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PS)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癫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副作用。方法73例癫患儿,其中56例新诊断者进入单治组,17例应用过其他抗癫药物治疗者进入加治组。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kg-1.d-1,最大剂量30~40 mg.kg-1.d-1,维持剂量中位值20 mg.kg-1.d-1,b id。加治组其他抗癫药物的使用不变。通过自身对比开放性观察,分析单治组与加治组52周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全部患者总有效率84.9%、控制率54.8%、累积退出率11.0%,其中3例(4.1%)失访,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退出者5例(6.8%),其中因皮疹退出2例(2.7%)。常见不良反应:乏力8例、烦躁7例,困倦和皮疹各2例。单治组临床控制率(62.5%)显著高于加治组(29.4%)。结论奥卡西平是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相对理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国产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癫(癎)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PS/SGTCS)或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新诊断的和未经正规治疗的PS/SGTCS或GTCS患者70例.成人OXC起始量均为每次150 mg,早晚各1次,维持剂量900~1 500 mg·d-1,分2次服用;儿童起始量4~5 mg·kg-1,早晚各1次,维持剂量25~30 mg·kg-1·d-1.进行自身对比开放性观察,同时分析单药治疗1,2,3,6个月内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 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2.86%,控制率为80.00%,累积退出率为7.14%,其中2例(2.86%)失访,2例(2.86%)因皮疹退出,经济原因退出1例(1.4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乏力、头昏、头痛、嗜睡、恶心、呕吐,且均为暂时性的.结论 国产奥卡西平单药治疗PS/SGTCS或GTCS 6个月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奥卡西平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三清  刘艳  周艳霞 《医药导报》2008,27(10):1217-1218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PS)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GTCS)癫痫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副作用. 方法 73例癫痫患儿, 其中56例新诊断者进入单治组, 17例应用过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者进入加治组. 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kg-1•d-1, 最大剂量30~40 mg•kg-1•d-1, 维持剂量中位值20 mg•kg-1•d-1, bid. 加治组其他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不变. 通过自身对比开放性观察, 分析单治组与加治组52周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和安全性. 结果 全部患者总有效率84.9%、控制率54.8%、累积退出率11.0%, 其中3例(4.1%)失访, 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退出者5例(6.8%), 其中因皮疹退出2例(2.7% ). 常见不良反应:乏力8例、烦躁7例, 困倦和皮疹各2例. 单治组临床控制率(62.5%)显著高于加治组(29.4%). 结论 奥卡西平是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相对理想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药物保留率.方法 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9月经小儿癫(癎)门诊诊治的87例各种类型癫(癎)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从开始处方用药到随访时间1~2年.其中单药治疗56例,添加治疗31例.通过逐步加量的方法达到目标剂量.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kg-1·d-1,最初1~2个月每周递增,以20~40 mg·kg-1·d-1为目标剂量,分2次口服.结果 总有效率81.61%(71例),完全控制率66.67%(58例).单药治疗总有效率87.50% (49例),完全控制率76.79%(43例);添加治疗总有效率70.97%(22例),完全控制率48.39%(15例).单药治疗和添加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6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年药物保留率76.40%.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癎)安全、有效,药物保留率高,有较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各型癫癎的疗效,评价个体化用药的方案及安全性.方法对77例部分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的癫癎患者予TPM单药治疗,成人初始量为25 mg·d-1,每周增加25 mg·d-1,达到75~100 mg·d-1;儿童服用TPM初始量0.5 mg·kg-1·d-1,每周增加0.5 mg·kg-1·d-1,达到2~3 mg·kg-1·d-1,然后观察疗效,并根据患者发作程度的变化调整维持用药剂量.平均治疗7 mo,对患者在加量期、稳定期发作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结果TPM治疗各型癫癎总有效率为88%,其中部分性癫癎发作的总有效率为86.4%,全面性发作的总有效率为90.3%,儿童组总有效率为90.6%,成人组总有效率为86.1%,2组比较,P>0.05.控制发作的平均用药剂量成人组为(93.9±17.2)mg·d-1,儿童组为(63.8±16.2)mg·d-1.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厌食、消瘦、言语减少、记忆减退等.结论TPM单药能有效控制各型癫癎发作,成人和儿童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癫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 阵挛发作(PS/SGTCS)或特发性全面性强直 阵挛发作(GTCS)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的和未经正规治疗的PS/SGTCS或GTCS患者70例.成人OXC起始量均为每次150 mg,早晚各1次,维持剂量900~1 500 mg&;#8226;d 1,分2次服用;儿童起始量4~5 mg&;#8226;kg 1,早晚各1次,维持剂量25~30 mg&;#8226;kg 1&;#8226;d 1.进行自身对比开放性观察,同时分析单药治疗1,2,3,6个月内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2.86%,控制率为80.00%,累积退出率为7.14%,其中2例(2.86%)失访,2例(2.86%)因皮疹退出,经济原因退出1例(1.4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乏力、头昏、头痛、嗜睡、恶心、呕吐,且均为暂时性的.结论国产奥卡西平单药治疗PS/SGTCS或GTCS 6个月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杜远敏 《中国药师》2009,12(9):1295-1296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CBZ)治疗癫痫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癫痫患者采用单用和添加奥卡西平治疗,其中19例未经过抗癫痫治疗进入单药治疗组,17例曾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无效而进入添加治疗组,两组服用奥卡西平疗程均达6个月。成人起始剂量为剂量为0.15g,qn,维持剂量600~1200mg·d^-1,最大未超过1.5g;儿童按10mg·kg^-1·d^-1,分两次服用,增加剂量每周不超过10mg·kg^-1·d^-1。分两次服用,最大不超过30mg·kg^-1·d^-1。分析两组6月以上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8.9%,完全控制为36.1%;其中单药治疗组控制率42.1%,总有效率为94.7%,添加治疗组控制率为29.4%,总有效率为82.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昏、头痛、嗜睡、皮疹、纳差等。单治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6%,添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安全、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新诊断癫(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癫(癎)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LEV单药治疗新诊断的癫(癎)患者120例,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成人初始剂量每次0.5g,bid,po,2周后增至每次1.0g,bid,4周后加量至每次1.5g,bid;儿童初始剂量10 mg·kg-1·d-1,以后每周增加10 mg· kg-1·d-1,3~4周增加至目标剂量(20~40mg·kg-1·d-1),每天分两次服药.观察治疗后2,6,12个月临床疗效、发作间期(癎)样放电(IEA)、脑电背景活动情况.结果 治疗后2,6,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2.5%,77.5%;IEA消失或减少>50.0%分别为48.3%,50.0%及52.5%.治疗6个月后脑电地形图θ、δ频段相对功率较治疗前降低,α频段相对功率增加,β频段相对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LEV对新诊断癫(癎)发作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可使(癎)样放电减少或消失,且能改善脑电背景活动.  相似文献   

9.
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8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药物保留率。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9月经小儿癫门诊诊治的87例各种类型癫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治疗,从开始处方用药到随访时间1~2年。其中单药治疗56例,添加治疗31 例。通过逐步加量的方法达到目标剂量。奥卡西平起始剂量5~10 mg•kg-1•d-1,最初1~2个月每周递增,以20~40 mg•kg-1•d-1为目标剂量,分2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 81.61% (71例),完全控制率 66.67%(58例)。单药治疗总有效率 87.50%(49例),完全控制率 76.79% (43例);添加治疗总有效率 70.97%(22例),完全控制率48.39%(15例)。单药治疗和添加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63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62%,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年药物保留率76.40%。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安全、有效,药物保留率高,有较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程新旺  冯占辉 《天津医药》2012,40(10):1058-1059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新诊断小儿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小儿癫痫患者,给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5 mg/kg,至第4周加至目标剂量4.0~5.0 mg/(kg·d),分2次口服.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疗效.结果:80例患儿中完全控制31例,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病程≤1年患儿的疗效好于≥6年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发作类型中以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以皮疹、头痛、嗜睡较为多见,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癎)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出现率低,是治疗小儿癫(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赵昌云  周建邦 《医药导报》2006,25(11):1161-1162
目的 评价托吡酯治疗脑梗死性癫(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脑梗死性癫(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托吡酯片口服,每次25 mg·d-1,bid,持续7 d,以后按每周25~50 mg·d-1的量逐渐增加,依临床疗效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375~500mg·d-1;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口服,每次0.1 g,tid,逐渐加量,依临床疗效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1.0~1.2 g·d-1.两组观察期均为20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组中小面积梗死的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大面积梗死患者(60.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不良反应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结论 托吡酯单药治疗脑梗死性癫(癎)患者疗效较好,安全,尤其对小面积脑梗死型癫(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王爱茹 《医药导报》2011,30(3):325-326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与奥卡西平(OXC)对新诊断良性癫伴中央 颞区棘波(BCECTS)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新诊断BCECT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LEV组和OXC组各23例。LEV组给予LEV,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 次服用, 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0 mg•kg-1•d-1;OXC组给予OXC,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 次服用, 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10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5 mg•kg-1•d-1,两组疗程均6~1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LEV组实际完成治疗22例,因经济原因退出1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8例 ,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食欲下降、嗜睡各2例, OXC组实际完成治疗21例,因皮疹退出2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7例 ,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结论LEV与OXC治疗BCECTS疗效相仿,但LEV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13.
抗癫癎药物与癫癎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许多资料显示抗癫癎药物(AEDs)会使癫癎恶化,即原有类型癫癎发作增多,或激发新的癫癎类型。临床上可见以下4种情况:①非特异性的药物中毒表现:即患儿仅出现癫癎发作加重,而无其他中毒表现,减少剂量或取消不必要的多药治疗后就可好转。②药物选择失误。③药物副作用。④抗癫癎药物引起的脑病和多种类型混合发作的儿童癫癎性脑病[1]。 1 药物过量   早已报道苯妥英钠(PHT)中毒量可致癫癎恶化。国内报道PHT致癫癎恶化发生率8.6%[2]。Dhana报道4例卡马西平(CBZ)中毒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一系列全身性惊厥性癫癎发作[3]。尽管没有拉莫三嗪致癫癎恶化的报道,但当剂量增至20 mg*kg-1*d-1时出现新的肌阵挛性癫癎持续状态,撤除拉莫三嗪后临床症状很快好转。 2 药物选择不当   可引起癫癎发作、恶化和脑电图阵发性放电增加,如:CBZ可使失神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和肌阵挛性及失张力性已发作癫癎恶化。PHT也可使失神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恶化。临床应用以来,不少作者报道乙琥胺可致全身惊厥性癫癎恶化。苯巴比妥可使失神发作恶化并可能导致失神持续状态,应慎用[4]。有报道严重肌阵挛性癫癎患者添加拉莫三嗪治疗,其中16例(80%)病情恶化,表明拉莫三嗪不适用于严重肌阵挛性患者[5]。隐原性或继发性部分性癫癎患儿加用氨己烯酸后出现新的肌阵挛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托吡酯(妥泰)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于300例确诊为癫痫患儿进行托吡酯治疗,初始剂量为0.5~1 mg/kg·d-1,每周加量1次,每次加药量0.5~1 mg/kg·d-1,目标剂量4 mg/kg·d-1, 加量期为4~8周,West及Lennox-Gastau综合征用至30 mg/kg·d-1,随访观察2年,比较用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妥泰治疗儿童各种类型癫痫具有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89.3%,对于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最佳,其中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38例有效率均为100%,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有效率94.1%,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效率93.1%,不良反应100例,占33.3%,其中87例(87%)为很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托吡酯单药治疗各型儿童癫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新抗癫癎药影响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晓东  孙黎  袁孝蓉 《中南药学》2004,2(4):233-235
近10年来,对癫癎的研究迅速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批新的抗癫癎药物(AEDs),如奥卡西平、氨己烯酸、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加巴喷丁、硫加宾、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与传统的抗癫癎药物相比,疗效相似,而耐受性更好.另外几个新抗癫癎药物的疗效相近,治疗谱相似.癫癎患者需要长年用药,甚至终身服药,因此,选择抗癫癎药物主要是基于药物的耐受性、避免对身体和精神的不良反应、防止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认知功能损害是影响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癫痫患儿的用药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癫痫患儿138例,随机分为OXC组36例和TPM组102例,其中TPM组又分为低剂量亚组(TPM1组)54例和高剂量亚组(TPM2组)48例.OXC组服用OXC,从8~10mg·kg-1·d-1开始后逐增到l0~30mg·kg-1·d-1,每天2次;TPM组给予TPM,TPM1组从0.625mg·kg-1·d-1开始逐加至治疗剂量,但≤4mg·kg-1·d-1;TPM2组从1.5mg·kg-1·d-1开始加至到8mg·kg-1·d-1为止.结果 OXC、TPM及TPM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85.2%和7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2组ADR发生率为56.2%(27例)高于TPM1组的33.3%(18例)和OXC组的27.8%(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和OXC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ADR少而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对照治疗成人癫痫13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托吡酯(TPM)及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发作成人癫痫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33例患者入组,自愿选择进入TPM组58例和CBZ组75例.起始剂量TPM 25mg·d-1,nd,CBZ100mg·d-1,bid.根据患者的发作情况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并充分观察该剂量下的疗效及耐受性,以达最佳或最终剂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平均发作次数变化和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的病例比例评价药物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时间TPM组(8.10±6.35)个月,CBZ组(15.69±10.23)个月.最佳或最终剂量范围TPM组50~300mg·d-1,CBZ组100~600mg·d.按照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或发作增加、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分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及68.0%(P=0.033 6),因不良反应退出比例TPM组明显低于CBZ组(1.7%vs 14.7%).结论:TPM单药治疗成年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的疗效与CBZ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明显优于CBZ.  相似文献   

18.
陈桃  郭渠莲  税利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06-2307
目的 观察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 选择69例各种类型癫痫患儿,其中男42例,女27例48例单用奥卡西平治疗为单药治疗组,21例为采用1种或1种以上的其他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发作未控制而添加奥卡西平治疗者为添加治疗组.起始剂量5~10 mg/(kg·d),每5~7天增加5~10 mg/(kg·d),维持剂量为20~40 mg/(kg·d),每天分2次口服.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单药治疗组控制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9.58%;添加治疗组控制率为19.05%,总有效率为80.95%.单药治疗组疗效略高于添加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用药物治疗分为联合组和奥卡西平组,各46例。2组患者均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奥卡西平组予奥卡西平治疗,联合组在奥卡西平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2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每年发作次数与单次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指标(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奥卡西平组的73.91%(χ2=10.839,P=0.001);治疗后,2组每年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联合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奥卡西平组(P均<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5%,低于奥卡西平组的26.09%(χ2=8.425,P=0.004)。结论 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奥卡西平和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癫痫患儿的用药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癫痫患儿138例,随机分为OXC组36例和TPM组102例,其中TPM组又分为低剂量亚组(TPM1组)54例和高剂量亚组(TPM2组)48例。OXC组服用OXC,从8~10mg·kg-1·d-1开始后逐增到l0~30mg·kg-1·d-1,每天2次;TPM组给予TPM,TPM1组从0.625mg·kg-1·d-1开始逐加至治疗剂量,但≤4mg·kg-1·d-1;TPM2组从1.5mg·kg-1·d-1开始加至到8mg·kg-1·d-1为止。结果 OXC、TPM及TPM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85.2%和7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2组ADR发生率为56.2%(27例)高于TPM1组的33.3%(18例)和OXC组的27.8%(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和OXC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ADR少而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