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热解毒合剂中平贝母、甘草、紫苑、麦冬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主成分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液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157~0.78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n=5),RSD为1.6%。结论:本方法可作为清热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定桃红接骨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的三七、栀子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结果:黄芩苷在0.011 96~0.191 4 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3%(RSD为0.89%).结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之焕  周全  王其中  曾贝贝  叶惠珍 《医药导报》2009,28(12):1632-1633
[摘要]目的建立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和黄芩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102~1.0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98.92%(RSD1.02%,n=6);黄芩苷在0.166 ~1.6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6),平均回收率98.91%(RSD=1.18%,n=6)。结论建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以用于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清热合剂的质量新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处方中连翘、青蒿、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法分别检出连翘、青蒿、大黄,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24979~1.24895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103.28%,RSD为0.28%(n=6).结论该实验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芎菊上清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芎菊上清丸(大蜜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芷、菊花、栀五、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00496~0.248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6%,RSD=1.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芎菊上清丸(大蜜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胸肋行气活血合剂,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当归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建立简便,灵敏,可靠的TLC,黄芩苷的含量不少于16mg。结论胸肋行气活血合剂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桑芩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黄芩、金银花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Diamo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8 nm,柱温为25℃。结果薄层色谱图中能清晰检出黄芩、金银花;黄芩苷进样量在0.061 5~1.84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40%,RSD为1.61%(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可较好地控制桑芩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凤梅  于美丽 《中国药房》2008,19(24):1887-1888
目的:建立儿咳宁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莱菔子、浙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中可清晰检出莱菔子、浙贝母;黄芩苷进样量在0.319~2.6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0.83%(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儿咳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静晕灵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章玺 《齐鲁药事》2010,29(6):340-342
目的建立静晕灵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静晕灵合剂中的白术、当归、川芎、葛根、黄芩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白术、当归、川芎、葛根均能检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芍药苷在0.02~0.1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为0.37%(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静晕灵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芪归合剂中3种药材的鉴别及芍药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芪归合剂中的3种药材并测定有效成份芍药苷。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方中的黄芪、当归、西红花;采用HPLC法测定芪归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好;0.56~5.60μg芍药苷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4),回收率为99.59%,RSD=1.06%(n=6)。结论所用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芪归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支扩宁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黄芩、桑白皮、枳壳、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检测浓度在15.81~252.9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1.80%(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支扩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柴白安神合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柴白安神合剂的质量标准,有效控制柴白安神合剂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柴胡、百合、白芍、五味子、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可定性鉴别柴胡、百合、白芍、五味子、川芎5味药材,且Rf值合理,重复性好;HPLC中黄芩苷在0.1032~1.032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4%(n=6)。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简单、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柴白安神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消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花地丁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日本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5℃。结果样品与紫花地丁对照药材的薄层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芩苷在0.076~0.9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1.046%。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产后补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木香,延胡索,血竭,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henomenexLuna5μC18 4.6mm×250mm;以甲醇-2%冰醋酸(53:4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8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在4.3-215m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1.2%(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三黄清热胶囊中大黄、黄芩、黄柏的定性鉴别方法,及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显微观察法鉴别制剂中大黄、黄芩、黄柏,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黄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粉末显微鉴别法可以鉴别出大黄、黄芩、黄柏,薄层色谱中检出大黄、黄柏可用于定性分析。黄芩苷在62.4~1246ng(r=0.99998)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98.29%,RSD为0.23%。HPLC法可用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三黄清热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彭佐成  李小梅 《中国药房》2007,18(9):667-668
目的:制备瘫康Ⅰ号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将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石菖蒲、远志等经煎煮、过滤制成合剂。对方中黄芪进行显微鉴别;对方中黄芪、当归和川芎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考察合剂稳定性。结果:在显微镜下,黄芪细胞清晰可见;在TLC中检出了黄芪、当归、川芎的特征斑点;合剂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所建标准可为该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抗感利咽糖浆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按处方和制备工艺要求制备抗感利咽糖浆。依据《中国药典》中糖浆剂的相关规定,制定可行的质量标准,对其性状、相对密度、pH等项目作规定;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青叶、连翘进行鉴别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处方中黄芩、虎杖的主要成分黄芩苷、虎杖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TLC中特征斑点清晰;黄芩苷、虎杖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黄芩苷在16.0-24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71%,RSD为0.67%;虎杖苷在32.0-48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7.02%,RSD为1.03%。抗感利咽糖浆质量稳定,其性状、相对密度、pH值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抗感利咽糖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牛黄清宫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大黄、栀子、金银花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了含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46∶54∶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专属性强;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17 5~1.175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为1.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