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健脾止泻汤治疗慢性腹泻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用健脾止泻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6例用思密达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3%、对照组8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梁永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60-16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予自拟健脾止泻饮治疗,对照组26例予优降糖、谷参肠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之84.6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健脾止泻饮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用治老年糖尿病性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赵克学 《陕西中医》2014,(9):1131-113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止泻方(炒柴胡、防风、炒白芍、凤尾草、辣蓼草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并设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止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止泻方配合针灸热敷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合并慢性腹泻3个月以上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温肾止泻方加减配合针灸热敷加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糖尿病基础治疗,配合服用易蒙停,疗程1个月,停药1个月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远期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结论健脾温肾止泻方配合针灸热敷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健脾止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4例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健脾止泻颗粒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腹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胶囊、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止泻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慢性腹泻相关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西药联合健脾止泻颗粒治疗慢性腹泻,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用小儿泻速停颗粒治疗,观察组用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疗效、止泻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5.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止泻时间观察组(28.37±11.22)h、对照组(34.64±13.6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湿热型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优于小儿泻速停。  相似文献   

9.
祁彩娟  周桂芳 《新中医》2016,48(9):129-131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健脾利湿汤口服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必奇颗粒、乳酸菌素片口服。治疗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效率55.1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显效率40.27%。2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止泻、止吐、退热、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止泻、止吐、退热、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止泻汤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病毒唑注射液加思密达散剂,并酌情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健脾止泻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大便次数、性状及量、其他临床症状、疗程,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5%、95%,对照组为42.5%、75.0%。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郑进科  李付根  黄甡 《河南中医》2016,(12):2185-2188
目的:观察化积止泻手法治疗小儿伤食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小儿外治中心2016年1—6月收治的伤食型泄泻患儿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化积止泻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有效率为92.3%,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舌苔恢复时间、指纹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积止泻手法治疗小儿伤食型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从“脾胃后天之本”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泻是艾滋病患者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艾滋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对腹泻的影响意义深远。从调理"脾胃后天之本"的角度出发来防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是中医学"治病求本"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相结合的反映。深入研究调理"脾胃后天之本"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中的作用,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祛泻壮元袋外治虚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病人60例,平均年龄47.72岁±I2.89岁,给予祛泻壮元袋外用;对照组病人30例,平均年龄47.33岁±12.04岁,给予补脾益肠丸口服,每次6g,3次/d,两组疗程均为60d,并与治疗前后分别行大便常规、纤维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等临床检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达80%.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祛泻壮元袋对虚寒性腹泻病人疗效显著,尤其对病人所表现的腹部畏寒喜暖、脐周冷痛、腹胀、肠鸣、腹泻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疗效。方法:48例小儿伤食泻患者采用清胃经、补脾经、补肾经、逆运内八卦、取天河水、乾坎艮入虎口、下推七节骨及龟尾等推拿手法治疗,随症加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4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手法脾肾同调治疗小儿伤食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姚芳  杨维华 《世界中医药》2012,7(5):408-409
目的:观察芜荑消积膏敷脐治疗小儿食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辨证为食积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1予以芜荑消积膏敷脐,治疗组2予以口服加减消乳大安丸配方颗粒并配合芜荑消积膏敷脐,对照组予以加减消乳大安丸配方颗粒口服。结果:临床疗效及治愈率治疗组2均优于治疗组1(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芜荑消积膏敷脐能明显改善小儿食积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与口服药配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疗效,并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慢性腹泻主要病因为湿、寒、热、瘀血、虚、暑、郁等,均可掺杂其间,分寒湿、湿热、脾虚、肝脾不和、肾阳虚、寒热错杂、血瘀肠络六型辨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医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之腹痛腹泻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复方地芬诺脂片口服,治疗组同时煎服抑肝扶脾的痛泻要方加味,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症状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2周后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总有效率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用中医药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缓解腹泻、腹胀、腹痛、情绪障碍等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宁肠汤对束缚应激致腹泻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浆酪神经肽(NPY)的影响,探讨宁心安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williams改良方法建立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致大鼠泄泻模型,观察宁肠汤对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NPY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NP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大剂量宁肠汤能明显降低已经升高的大鼠血浆NPY含量。结论:宁肠汤可调节束缚应激致腹泻大鼠的小肠运动功能,大剂量宁肠汤能明显降低已经升高的大鼠血浆NPY含量。  相似文献   

19.
李中梓为温补学派医家和易水学派重要代表。在《医宗必读·泄泻》中创立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法,升提法,清凉法,疏利法,甘缓法,酸收法,燥脾法,温肾法,固涩法。对泄泻提出了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症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检对象486例均为1岁半以内腹泻婴幼儿,采用新鲜粪便pH值、醋酸铅法、层析法检测,小儿乳糖不耐受症(LI)诊断标准为:pH<6,醋酸铅法( ),层析法( )。对其中148例LI的患儿分3组治疗观察,Ⅰ组为常规西药治疗,Ⅱ组为常规西药及去乳糖饮食疗法,Ⅲ组为中药治疗,并根据急性(湿热)和慢性、迁延性(脾虚)各给予止泻Ⅰ号、止泻Ⅱ号,急性腹泻观察5天,慢性、迁延性腹泻观察10天。结果486例婴儿腹泻中LI发病率为54.73%,其中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病率为72.73%;对急性腹泻LI,各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慢性、迁延性者,则Ⅱ、Ⅲ组疗效优于Ⅰ组(P<0.05);去乳糖饮食疗法对急、慢性、迁延性腹泻LI有较好疗效,慢性、迁延性腹泻LI应用中药治疗能迅速缓解吐泻、腹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