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鞍麻和骶麻、局部浸润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小剂量鞍麻、骶麻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监测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小剂量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骶麻、局部浸润麻醉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小剂量鞍麻组和骶麻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比骶麻、局部浸润麻醉有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局部解剖变异少,是肛肠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鞍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鞍麻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60例。记录术前(T1),游离冠状沟(T2),切皮(T3),术毕(T4)的Bp、HR、SpO2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镇痛镇静评分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静脉麻醉组相比较,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改变更为平稳(P〈0.05);术后清醒时间短(P〈0.05);术后疼痛、躁动和SpO2下降等并发症明显少于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鞍麻用于小儿包皮手术,操作简单、安全,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与静脉全麻比较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等比重小剂量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TUV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人TUVP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SA组采用0.75%布比卡因1ml行腰麻,CEA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麻醉前、麻醉后、手术结束三个时段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起效时间SA组明显快于CEA组(P〈0.01),麻醉效果SA组麻醉满意,术中疼痛、手术部位牵拉不适发生明显少于CEA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后和手术结束各时段,SA组MAP、HR波动均在正常范围,CEA组MAP、HR变化明显,与SA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老年人行TUVP采用等比重小剂量腰麻,麻醉效果满意,血液动力学干扰小,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持续骶麻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与丙泊酚复合连续骶麻相比较。方法:选择择期下腹及会阴手术4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连续骶麻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持续骶麻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不同时段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A组与术前基础值相比,60 min和120 min的HR和BP显著增高(P〈0.05)。B组与术前基础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持续骶麻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小儿下腹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统计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MAP、HR情况、氯胺酮用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苏醒时间,以评价2种麻醉方法的效果。结果:MAP和HR比较。与基础值相比,观察组的MAP和HR仅在术后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术前和术中与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中,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平均苏醒时间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可以对患儿的MAP和HR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氯胺酮使用良,并极大的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芬太尼-罗哌卡因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芬太尼-罗哌卡因鞍麻组(观察组)和罗哌卡因局部麻醉组(对照组),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应激指标等,同时用改良的Bromage分级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指诊肛门括约肌阻滞程度.结果 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术后运动阻滞程度、术中镇痛效果均无统计学差义;观察组术中血压(BR)、心率(HR)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肌松情况及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血浆皮质醇、血糖和C反应蛋白浓度术后2 h时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而观察组又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罗哌卡因鞍麻可减弱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中肌松满意、术后镇痛时间长的特点,是适用于肛肠手术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麻在疝修补术中的麻醉管理及相关并发症,确定硬膜外麻醉在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择期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传统疝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患者共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50)和腰麻组(n=50),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和麻醉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术后尿潴留以及头痛发生率等。结果麻醉后硬膜外麻醉组 MAP、HR无明显变化,腰麻组 MAP、HR 波动明显(P <0.05);硬膜外麻醉组能通过咳嗽或憋气配合医生确认疝囊,腰麻组未能成功(P <0.05);术后尿潴留硬膜外麻醉组明显少于腰麻组(P <0.05);术后头痛发生率硬膜外麻醉组明显低于腰麻组(P <0.05)。结论与腰麻相比,硬膜外麻醉用于疝修补术,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小,循环稳定,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去枕平卧,患者舒适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李平  陈彩凤 《海南医学》2013,24(3):372-374
目的 探讨肛肠病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肛肠病手术患者60例,其中局麻组19例,骶麻组17例,小剂量腰麻组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麻组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且麻醉效果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局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骶麻组为23.53%,腰麻组为16.67%,与骶麻组和局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组于首次排便时、术后24h内以及换药时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腰麻具有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发生率低的特点,是肛肠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应用效果和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均分为两组,I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Ⅱ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观察并记录两组注药前(T1)、注药15min(t2)、注药30min(T3)时的MAP、HR、SpO2及术中病人出现牵拉反应次数。结果:两组病人的MAP均有所下降,T2时Ⅱ组MAP明显低于I组(P〈O.05),T2、T3时牵拉反应例数Ⅱ组明显低于I组(P〈O.05)。结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快且确切,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尤其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达唑仑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成年患者分别进行丙泊酚一氯胺酮麻醉(P.K组)或咪达唑仑一氯胺酮麻醉(M.K组),麻醉过程中观察MAP、HR、SpO2、苏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P.K组注药后MAP稍升高,HR、SpO2较术前均有一过性下降(3min内恢复),M.K组注药后较术前HR、MAP稍升高,SpO2无明显变化。两组同时间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停药后P.K组呼唤能睁眼和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间较M.K组明显缩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效果均可满足手术麻醉,但P.K组麻醉呼吸循环平稳。术后苏醒快,更适合烧伤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杨小平 《当代医学》2013,(32):60-61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选择骶管麻醉,对照组选择局部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9.00%、84.69%,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8.00%、74.4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给予骶管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切口愈合时间短,甲级愈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祝秀华  彭洪  赵君健  陈玲  李阳 《西部医学》2010,22(11):2168-2169
目的评价直肠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在痔上粘膜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分析50例应用直肠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和骶管麻醉患者PPH中或术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与50例应用单一骶管麻醉实施PPH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及术后下腹部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实施PPH效果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加用直肠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可减少术中或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下经肛门手术的麻醉安全性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在全凭静脉麻醉下经肛门手术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3μg/kg、丙泊芬2~3 mg/kg诱导,以丙泊酚6~10 mg.kg-1.h-1持续输注维持麻醉。B组诱导前静脉给予曲马多1.5~2 mg/kg,3~5 min后以芬太尼1.5μg/kg、丙泊芬2~3 mg/kg诱导麻醉,维持麻醉同A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出室前以及术后8 h内疼痛和镇静进行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麻醉后需用血管活性药物者9例,B组麻醉后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1例,明显少于A组(P<0.01)。B组出室前及术后6 h内镇痛效果优于A组,VAS显著低于A组(P<0.05~P<0.01)。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在经肛门手术静脉全麻中运用,术后6 h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中芬太尼的用量至1.5μg/kg,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年龄3个月至1岁拟择期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n=20),全麻+骶管阻滞组(Ⅱ组,n=20).Ⅰ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Ⅱ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予0.5%利多卡因溶液行单次骶管阻滞.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围术期平均体温Ⅰ组比Ⅱ组高,全麻用药量Ⅰ组比Ⅱ组多,术后清醒、拔管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结论 单纯全麻比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有利于小儿术中保暖,更有利于术后复苏.  相似文献   

15.
为小儿骶管阻滞选定麻药用量做对比观察,一组采用坐标法,另一组采用计算法共70例.观察指标为用药总量、维持时间、辅助药物使用、平面符合率、平面不足及麻醉效果.临床实践表明坐标法简便易行,可靠,实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股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联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肢前内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行下肢前内侧手术小儿随机分成3组:股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A组,n=25),骶管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组(B组,n=25),单纯静脉麻醉组(C组,n=25).结果 术中A、B组循环功能较C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  相似文献   

17.
刘文佩  高国一 《吉林医学》2012,33(4):704-705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INB)在婴幼儿单侧腹股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INB组和骶管阻滞组,基础麻醉后分别行INB和骶管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切皮前、切皮时、术毕HR、SpO2、RR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疼痛刺激评分,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NB组局麻药用量少于骶管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B应用于婴幼儿单侧腹股沟区手术麻醉效果与骶管阻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方法简单、易于实施、用药剂量较小,有利于患儿术中管理和减少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不同麻醉方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娅冬  宋海涛 《重庆医学》2011,40(21):2131-2132,2134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78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全麻组、局麻组各39例,对两组的疗效以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周、6周及12周疗效比较,全麻组均优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局麻组比较,全麻组在手术开始、手术结束以及术后2 h的疼痛计分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