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是指机体在某种诱因刺激下,网状细胞一时性反应性增多;病因去除后,这种增生可消退。但是在临床上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不易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区别,为了讨论两者的区别及诊断要点,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10例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50年代,我们曾注意到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及细胞和病理学的特点,提出过这种病早期表现的异质性,细胞形态学的多样性;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深入研究。60年代初由于组织学的进展,我们认识到,原来所认定的网状细胞,就是组织细胞。国内外都把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这  相似文献   

3.
恶性网状细胞病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有许多不同的命名,如恶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性髓性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等。1960年以来,国内有不少报道,1964年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拟订了诊断标准和统一名称,对本病有了比较统一的看法。兹将我院1968~1980年住院的、经过临床详细观察、末梢血涂片和骨髓穿刺检查确诊的10例恶性网状细胞病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本组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0岁以下4例,21~30岁1例,  相似文献   

4.
恶性网状细胞病(Malignant Reticulosis)又名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也称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国内早期报告称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症(Histiocytic Mydullary Reticulosis)。恶性网状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网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已得到确认。国外自1938年首次报道本病以后,至1975年累计报道约为100例。大组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5.
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或称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下简称恶网)是原发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异常网状细胞呈肿瘤样增生,伴有对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的吞噬现象;病变可累及全身,病程凶险短促,预后极差。临床诊断十分困难,特别是原发于内脏的病例,易致误诊,有的直至尸解时始被证实。随着对本症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细胞形态学研究的逐步进展,本病报导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多毛细胞性白血病(Hairy cellLeukemia简称HCL)是不同于其它类型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曾有多种命名,早在1923年由Ewald报导一例,命名为“白血病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以后又相继报导称为“组织细胞性白血病”、“网状细胞增多症”、“恶性白血病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非白血病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等。1966年Schvek提出毛细胞性白血病的概念,1978年我国全国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建议称为“多毛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7.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是网状内皮系统中异常网状细胞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1939年 Scott 等首先叙述本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在国内1957年田鸿生等报道1例关于“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继之郁知非等报告了18例。近年来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以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Midline Melignant Reticulosis)是由Kassel最先提出的病理概念,习称中线恶网。以前曾有人称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Lethal Midline Granuloma)和多形性网状细胞增多症(Polymorphic reticulosis)。  相似文献   

9.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最初称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多症。1964年全国血液学术会议以后,国内通常称为恶性网状细胞病。有关本病临床和病理方面的报告,国内尚不少见,但至今未见超微结构观察的报导。我们最近遇到一例,对其骨髓内异常细胞进行电子显微镜(下简称电镜)观察,现报告如下,并对本病的命名和超微结构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恶性网状细胞病是网状内皮系统肿瘤性疾病。最初被认为是不典型的何杰金氏病。1938年Scott及Robb-Smith根据淋巴结的标本材料,把它从何杰金氏病中分离出来,并提出用网状细胞增殖症(Reticulosis)这个名词来描述所有进行性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的疾病。他们从组织学的观点出发,将网状细胞增殖症分为14型,其中一型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织细胞增殖症(Histiocytic Medullary Reticulosis)即恶性网状细胞病。许多学者对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疾病的定名、归类、临床病型及异型细胞的形  相似文献   

11.
成人之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近来有增多的趋势,各地报告日多,而小儿之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较少有系统报导,现把我院儿科所见7例整理报告如下: 例1 男,6个月,住院号41586,1976年5月11日入院。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40天躯干出现白色丘疹,并经常感冒发热,面色日渐苍黄,近20天来左颈淋巴腺肿大,发热增高,近10天来躯干皮疹转呈  相似文献   

12.
恶性网状细胞病(简称恶网病)为网状内皮系统中异常网状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主要累及骨髓、肝、脾和淋巴结。临床上多见的症征为发烧,进行性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出现出血、黄疸等。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根据国内文献报导,恶网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黄河以南发病率较高。自1957年以来,各地陆续报导了300余例。除潘氏和郑氏报导共5例勒-雪氏病外,绝大  相似文献   

13.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亦称恶性网状细胞病,自1938年Robb-Smith首次以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为名报告以来,国内外文献有关本病的报告日益增多。现将我院儿科经过反复检查确诊的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东云  梁建平 《微创医学》2000,19(4):552-554
近年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表明,以往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者,实际上只有极少数起源于网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1],绝大多数是属于T/NK细胞,是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粘膜坏死为特征,并与EB病毒(EBV)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恶性网状细胞病是一种全身网状内皮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表现在网状内皮系统有大量异常网状细胞增生,甚至血液中亦往往出现异常网状细胞。由于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鼻腔T/NK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云 《医学文选》2000,19(4):552-554
近年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表明 ,以往称之为“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者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起源于网状细胞和 B淋巴细胞 [1 ] ,绝大多数是属于 T/ NK细胞 ,是以面部中线部位的粘膜坏死为特征 ,并与 EB病毒 (EBV)密切相关的一类淋巴瘤。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 ,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特点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1 病因  近年来应用核酸分子技术研究 EBV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报道越来越多 ,日本的押味和夫报道 [2 ] 鼻腔的淋巴瘤是一种病毒相关的淋巴…  相似文献   

17.
恶性网状细胞病是网状细胞肿瘤性增生疾患,它不同于网状细胞肉瘤及淋巴网状细胞肉瘤(何杰金氏病),本病过去曾有多种命名,恶性网状细胞病是1964年3月全国第一次血液学学术会议所命名的,以后国内也有人主张称之为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国外,首先报告本病为Robb—Smith(1938)及Scott(1939),国内,郁知非报告18例(1959),均称之为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生症(Histocytic Medullary Reticulosis),1972年Liao等则称之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Maglignant Histiocytosis)。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经活检证实的10例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MMR)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诊断问题进行了探讨。MMR的诊断应根据:(1)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上呼吸道中线坏死或毁坏性损害;(2)局部病灶活检特殊的病理学改变,即在明显的凝固性坏死的组织下有各种不同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炎性细胞间见及散在的,或虽成片但互不粘附的异形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9例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着重对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进行探讨.病理诊断依据是:1、有显著的坏死.2、炎性浸润及异形淋巴细胞(ALC)浸润,并浸润粘膜上皮及缸管壁.3、ALC 的形态分大、中、小3型,数量随临床分期而变化.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病变组织中 ALC 呈 UCHL_1,LCA 膜阳性反应,而 K、λ、Mac_(387)、Lysozymc 均呈阴性反应,提示是 T 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20.
Sweet氏综合征,又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在已报告的病例中,部份病人合并癌,但未见报道合并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下称恶网)者。本院近年收治一例,特报道如下。 ×××,男,62岁,住院号253000,因面、颈、四肢出现浮肿性剧痛之红斑块,伴畏寒发热8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