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对8株包括质粒介导与染色体介导产酶菌株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并与其它4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细菌β-内酰胺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水解率.结果头孢匹罗对各产酶菌株β-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5%,尤其对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3、SHV-4及染色体介导Ⅰ型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及其他头孢菌素.结论头孢匹罗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新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第四代注射用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对 8株包括质粒介导与染色体介导产酶菌株 β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并与其它 4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细菌 β -内酰胺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酶对抗生素的水解率 .结果 头孢匹罗对各产酶菌株 β -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 <5 % ,尤其对质粒介导的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TEM - 3、SHV - 4及染色体介导Ⅰ型 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头孢噻肟及其他头孢菌素 .结论 头孢匹罗对 β -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调查广州地区产SHV型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各种亚型的流行分布情况,试图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分子诊断及其流行病学监测的新方法.方法 对73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进行SHV质粒基因扩增,分别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测序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以明确基因类型,并建立各个已知SHV基因亚型的特征性DHPLC图谱库.结果 73株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中68株确定为SHV基因型,其中62株为已知基因型,分别为SHV-1225株,SHV-1a 14株,SHV-17株,SHV-2a 8株,SHV-28 5株,SHV-2 2株,SHV-26和SHV-33各1株;6株为新的SHV基因型,其中5株获得命名;非SHV型菌株5株,分别为LEN-4型1株,OKP型4株.经过DHPLC分析,全部样本均表现为异常的洗脱峰,各种亚型的异常洗脱峰的形态迥异,其敏感性达100%(68/68),特异性为93.2%(68/73).SHV型质粒基因的突变集中在nt92、nt324~nt402及nt703~nt786这3个区段.结论 SHV-12是广州地区产SHV型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主要的基因亚型,高比例基因变异的检出预示本地区即将或已经面临肺炎克雷伯菌新耐药机制的抵抗和流行,因此必须加强对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时调整抗菌策略;DHPLC可作为一种快速敏感的筛查方法用于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4.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其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主要机制。近十余年该科细菌中不同种属、特别是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且常为多重耐药株,已引起临床注意。 根据ESBLs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稳定性分为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的ESBL和对其耐药的IRESB两大类,根据其衍生来源分为TEM、SHV型及非TEM、SHV型,ESBLs酶蛋白表型已近70种,几乎都由耐药质粒介导,耐药性极易传播。通过NCCLs推  相似文献   

5.
以16种β-内酰胺抗生素对临床分离产酶株(克氏肺炎杆菌2株、大肠杆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和6种标准产酶株(TEM_5、SHV_4、PSE_3、OXA_5、D_(31)、K_1)进行药敏试验及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显示:1.均对头孢唑啉(CEZ)、头孢哌酮(CPZ)耐药(MIC)分别≥32、64mg/L)。2.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相对水解率(RR)均较高,而染色体介导的D_(31)、K_1酶对头孢类水解作用较强。对于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美诺培南(MRPN)、亚胺培南(IMP)及头孢三代头孢他定(CTZ)对酶高度稳定;头孢噻肟(CTX)、头孢三嗪(CTRX)、头孢呋辛(CXM)优于CPZ;AMP、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等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方法 以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 AMOX/SBT2:1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作用优于各单药;对产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产SHV型酶菌株;且强于AMP/SBT2:1,与PIP/TAZ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敏感,AMOX/SBT等合剂则对产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产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MRP、IMP对酶高度稳定。结论 将碳烯青霉素美罗培南或AMOX/SBT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用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等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及β-内酰胺酶稳定性.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β-内酰胺酶对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 AMOX/SBT 2:1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作用优于各单药;对产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产SHV型酶菌株;且强于AMP/SBT 2:1,与PIP/TAZ 8:1相近.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产ESBLs菌株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不敏感,AMOX/SBT等合剂则对产ESBLs菌株有较强抗菌活性,但对产染色体介导的D31、K1等菌株MIC值降低不明显.MRP、IMP对酶高度稳定.结论将碳烯青霉素美罗培南或AMOX/SBT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合剂用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AMX/SBT 1:1、2:1、4:1和AMX单用进行体内、外抗菌活性药效学评价。不同配比AMX/SBT对200株临床分离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较AMX单用强2~128倍.以2:1为最佳。AMX与SBT联合对质粒介导的标准产酶株均优于各单药;对TEM型β-内酰胺酶菌株的抗菌活性强于SHV型酶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阴沟肠杆菌所产CTX-M型β-内酰胺酶进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方法以产CTX-M型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45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CTX-M、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TX-M基因克隆到pGEX-6P-3表达质粒并转入感受态BL21.选择阳性菌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和1067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CTX—M-9和CTX—M-3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CTX-M-3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噻肟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重组质粒pGEX-6P-3/CTX—M构建成功,CTX—M-3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增加,亲和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志贺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严重细菌性痢疾尤其是儿童菌痢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使其耐药性日益严重.为了了解温州地区临床分离志贺菌的耐药特点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机制,我们对从本地区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60株志贺菌,进行TEM、SHV、CTX-M、VEB、PER、GES、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和膜外排机制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比较了青霉烷砜(Cp45899)与邻氯青霉素((MCIPC)对12种标准β—内酰胺酶和9种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儿童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从儿童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2株,所有菌株为非重复菌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法检测KPC、IMP、bla(s)、VIM、SPM和整合酶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对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质粒消除试验检测质粒的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药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1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41.7%、58.3%、8.3%、8.3%、33.3%;12株菌均携带有KPC-2基因,且同时携带有TEM-1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SHV-11-like和SHV-1 2-like各6株;11株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4株为CTX-M-14-like基因,6株CTX-M-15-like基因;2株携带有OXA-10型基因,1株携带有PER-1基因.未检出NDM-1、GIM、SPM、SIM、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12株均为Ⅰ类整合酶基因(int1)阳性.2株通过接合试验把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C600.所有接合子blaTEM-1基因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阳性及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接合子ESBL基因型与供菌一致.2株菌经质粒消除后对亚胺培南的MIC值均有较大程度降低,消除后KPC-2基因扩增为阴性.12株KPC-2基因阳性菌株经PFGE分成5个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结论 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已经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中播散,常伴随携带多种类型的ESBL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部分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播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分离自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的大肠埃希菌,VITEK-II鉴定细菌,K-β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药敏,多重PCR、PCR、测序及比对等对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共收集79株大肠埃希菌,PCR扩增产物测序、比对:20株大肠埃希菌产TEM-1型β-内酰胺酶;仅有的-株产SHV-1型β-内酰胺酶,未检测出TEM型和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40株产CTX-M型超广谱B-内酰胺酶,CTX-M-1群20株,CTX-M-9群26株,其中有6株菌同时产两群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测序比对出CTX-M-3、CTX-M-15、CTX-M-14等八种基因型。结论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液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超广谱B内酰胺酶最常见为CTX-M型,CTX-M-14是最常见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和湖州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BLA)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0年7月~2004年2月间从省立同德医院和解放军第98医院各分离2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基因(TEM和SHV)及AMEs基因[aac(3)-Ⅰ、aac(3)- Ⅱ、aac(6′)-Ⅰ和ant(3″)-Ⅰ]类型.结果两地分离株多重耐药严重,但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均无耐药.杭州分离株中TEM、SHV、aac(3)-Ⅰ、aac(3)- Ⅱ、aac(6′)-Ⅰ和ant(3″)-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5.0%、0.0%、55.0%、15.0%、35.0%和60.0%,湖州分离株分别为100.0%、30.0%、50.0%、10.0%、55.0%和65.0%.序列分析确认为TEM-1亚型广谱BLA和SHV-12亚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98医院HZ40株的TEM-1序列及HZO2株的SHV-12序列均已登录GenBank(GenBank注册号分别为:AY263331和AY259163).结论浙江湖州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TEM、SHV基因阳性率均高于杭州分离株(Ρ分别<0.01和<0.05),但4种AMEs基因阳性率差别不大(Ρ均>0.05).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SHV-12 及TEM-1基因分别为国际及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Aztreonam(AZ)、亚胺硫霉素(IMI)属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本文以其它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为对照,观察它们对11种标准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它们的抑酶作用。用头孢噻啶(CRD)作底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以及它们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研究结果表明,AZ、IMI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甲羧肟、头孢氨噻类似,对11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除酶K-1对头孢氨噻相对水解率达25%外,其它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成都市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与机制.方法: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水解Nitrocefin法定性初筛β-内酰胺酶;K-B纸片法初筛ESBLs;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从成都市医院分离的6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45.16%、29.03%、27.42%、30.64%、58.06%、58.06%、67.64%.有24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初筛有3株产ESBLs,其中有3株高产AmpC酶.结论:产生β-内酰胺酶是这62株从成都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0-23脱氧核酶对细菌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细菌β-内酰胺酶SHV-5基因的10-23脱氧核酶、反义寡核苷酸和无关对照寡核苷酸,采用电穿孔法将其分别导入表达β-内酰胺酶SHV-5的大肠杆菌中,观察耐药菌在导入脱氧核酶后,在含β-内酰胺类抗菌素培养基中的生长活力及β-内酰胺酶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10-23脱氧核酶导入表达blaSHV-5的大肠杆菌后,在含头孢他啶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活力明显低于反义寡核苷酸和无关对照DNA转化的大肠杆菌,导入脱氧核酶的大肠杆菌其β-内酰胺酶表达量也明显低于反义寡核苷酸和无关对照DNA转化的大肠杆菌。 结论: 10-23脱氧核酶能特异性地抑制细菌β-内酰胺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9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2001年4月-9月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无重复株共1184株,采用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进行了ESBLs产酶的识别,E-test法检测各亚型ESBLs的MICs值,质粒接合及电转化实验,耐药质粒提取及酶切指纹分析,等电聚焦电泳,PCR通用引物扩增TEM、SHV、CTX-M、VEB、PER、SFO基因及其克隆测序进行ESBLs基因分型和质粒定位。结果:革兰阴性苗ESBLs的检出率为14.6%(173/1184);获得产ESBLs接合子67株,电转化子11株,其中产CTX-M-14型ESBLs为33.3%(26/78)、CTX-M-3为23.1%(18/78)、CTX-M-9为14.1%(11/78)及SHV-2a为2.6%(2/78),未定型为5.1%(4/78);29.5%(23/78)野生株伴广谱酶TEM-1或SHV-1型;各型ESBLs基因约定位在35-190kb大小的可接合性低执行者拷贝数天然质粒上;CTX-M型ESBLs以对头孢噻肟高水平高耐为特征。结论:华南地区质粒介导的ESBLs以CTX-M型衍生酶为主,其次是SHV型酶。  相似文献   

19.
青霉烷砜为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各种缓冲液和人体内极为稳定,对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葡萄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青霉烷砜与β-内酰胺抗生素配伍联用对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报道用青霉烷砜与氨苄青霉素按1: 2配伍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病人30例.以对照药头孢噻肟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03年9月~2004年3月间分离的1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及其机制,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分离及鉴定肺炎克雷伯杆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及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杆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M IC值;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定性筛选细菌的β-内酰胺酶;通过NCCLS2004年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初筛ESBLS;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结果: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1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11.1%,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都达到了22.2%~44.4%;18株实验菌中有11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有9株产ESBLS和1株产AmpC酶。结论:产生β-内酰胺酶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