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miR-21的表达及其介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甲强龙组,通过改良版Allen's打击法复制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各组于造模后2 h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其中电针组予胸8~胸12夹脊穴电针治疗,甲强龙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处置。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并取损伤节段脊髓组织,通过Nissl染色观察脊髓神经病理形态的改变,RT-qPCR法检测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中凋亡蛋白(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丰度。结果:与除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BBB、神经元存活率和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高,组织中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Bax/Bcl-2的比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脊穴电针治疗能够明显升高ASCI大鼠术后BBB评分、神经元存活率和组织中miR-21的表达,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和Bax/Bcl-2的比值,抑制组织中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治疗可明显促进SCI后小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组织中miR-21的表达进而抑制Bax/Bcl-2/cleaved Caspase-3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维格列汀(Vild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16):Sham组、SCI组、SCI+Vilda组;采用血管夹压迫法建立大鼠SCI模型,成模后SCI+Vilda组按10 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药,SCI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在术后第1、第3、第7、第14、第21、第28天进行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BBB评分);术后第3天提取脊髓组织进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leaved Caspase 3,提取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情况;术后第7天提取脊髓组织进行尼氏染色检测存活神经元;术后第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足印迹步态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SCI组BBB评分显著降低,步态不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免疫荧光显示Cleaved Caspase 3表达增强,Western blot显示Bax、Cleaved Caspase 3表达上升,Bcl-2表达下降(P<0.05);与SCI组比较,SCI+Vilda组BBB评分明显提升,步态一致性更好,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增加,Cleaved Caspase 3荧光表达减弱,Bax、Cleaved Caspase 3表达下降,Bcl-2表达上升(P<0.05)。结论:Vilda可抑制SCI大鼠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大鼠SCI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脊髓损伤(SCI)后中枢性疼痛(CP)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7只大鼠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仅切断T9-T11椎板并显露硬脊膜,但不损伤硬脊膜)、SCI组(行SCI)及SGB组(行SCI后予SGB),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分批处死各组大鼠取损伤段脊髓组织,采用后肢行为测试评分量表(BBB)评分和Hargreavest法检测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热痛敏潜伏期(PWL),采用蛋白印迹技术和透射电镜检测各组大鼠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脊髓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家蚕隔离体蛋白1(p62)蛋白表达及自噬小体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SCI组大鼠BBB评分、PWL持续下降(P<0.001),LC3、p62蛋白表达升高(P<0.005),透射电镜下脊髓可见少量自噬小体;与SCI组相比,SGB组大鼠自我伤害相对减轻,BBB评分、PWL明显升高(P<0.001),LC3蛋白表达升高、p62蛋白表达降低(P<0.005),透射电镜下脊髓可见大量自噬小体。结论 SGB可缓解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microRNA-92a(miR-92a)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 制。方法 第一步,复制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30 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筛选目标miRNA。 第二步,分析miR-92a 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影响,将剩余54 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脊髓损伤+miR- 92a mimics negative control)和实验组(脊髓损伤+miR-92a mimics)。采用BBB 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 TUNEL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q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人 第10 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与miR-92a 的靶向关系。结果 ①脊髓损伤组与假手术组大鼠第1、 3、7、14、21 和28 天的BBB 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假手术组BBB 评 分高于脊髓损伤组(P <0.05)。脊髓损伤组与假手术组大鼠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Bcl-2 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脊髓损伤组与假手术组大鼠miR-92a、miR-132、miR-128、miR-107、miR- 202、miR-451、miR-17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大鼠 第7、14 和28 天的miR-92a 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实验组miR- 92a 表达水平最高(P <0.05)。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第1、3、7、14、21 和28 天BBB 评分在不同 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假手术组BBB 评分最高(P <0.05)。3 组大鼠细胞凋亡率、 Caspase-3、Bax、Bcl-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PTEN-WT 荧光活性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PTEN-MUT 荧光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实 验组大鼠PTEN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EN 与miR-92a 表达水平 呈负相关(P <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miR-92a 表达下调。过表达miR-92a 可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小RNA 411(miR-411)靶向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脊柱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模型组)、agomir-NC组、miR-411 agomir组;Allen′s法构建SCI模型;q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miR-411及HIF-1α表达。结果:相较于假手术组,SCI组脊髓组织中miR-411表达、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降低,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脊髓组织病理学程度、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增加(P<0.05);相较于SCI组和agomir-NC组,miR-411 agomir组miR-411表达、BBB评分增加,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脊髓组织病理学程度、IL-1β及TNF-α水平、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AIF表达降低(P<0.05)。结论:miR-4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 -3及 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补阳还五汤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 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CI 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阳性药物对照(MP)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于建立 SCI 模型后1、7、14、21、28 d 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 BBB 功能评分,观察大鼠 SCI 模型建立及恢复情况,并于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 real -time PCR 法检测脊髓组织 Caspase -3 mRNA 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脊髓组织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麻醉清醒后,SCI 模型组大鼠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 BBB 评分结果显示:术后第1~28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CI 模型组 BBB 评分明显降低(P <0.05);术后第7~28天,与 SCI 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和 MP 组大鼠 BBB 评分明显增高(P <0.05);补阳还五汤组和 MP 组大鼠 BBB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eal -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CI 模型组 Caspase -3蛋白及 mRNA 表达明显升高(P <0.05);与 SCI 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和 MP 组大鼠脊髓组织 Caspase -3蛋白及 mRNA 表达明显降低(P <0.05)。补阳还五汤组和 MP 组大鼠脊髓 Caspase -3蛋白及 mRNA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 SCI 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通过下调 Caspase -3的表达,从而抑制 SCI 大鼠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对脊髓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再根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3小组,即7d、14d、21d组。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在第7d、14d、21d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与干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在第7d、14d及21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模型组大鼠Bax蛋白表达在第7d、14d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和假手术组及正常组(P<0.01),而在第21天各组Bax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各时段凋亡神经元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促进VD大鼠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阻抑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减轻脑缺血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可避免脑卒中患者发展成VD。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细胞凋亡Fas和TRAIL死亡受体信号通路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模型组,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1、2、4 mL·kg-1)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的重物打击法构建大鼠急性SCI模型;按照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评价大鼠运动功能;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法检测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利用TUNEL试剂盒检测各组脊髓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BB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HE染色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病理病变严重;模型组尼氏染色着色较浅,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中4 597个基因差异表达,Fas、TRAIL、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为探究SCI 继发性反应的发生机制及SCI 早期干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10 周龄的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SCI 组和假手术(Sham)组(n=12),SCI 组行第9~11 胸椎(T9-11)椎板切除术,于T10 处用标定力为50 g 的动脉瘤夹完全钳夹脊髓并维持40 s,以制备急性SCI 大鼠模型。Sham 组大鼠仅行T9-11 椎板切除手术,而不损伤脊髓组织。SCI 后,根据BBB评分标准对实验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采用HE 染色和TUNEL 染色检测实验动物脊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并采用 Western blot 对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cleaved caspase3(c.caspase3)的相对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吴凯  封志云  胡小坚 《浙江医学》2019,(14):1464-1467,1476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脊髓损伤(SCI)后小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挤压型方法制作小鼠急性SCI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20只小鼠分为EGCG组和SCI组,每组10只。另10只未造模的小鼠仅行椎板切除,作为假手术组。EGCG组小鼠予EGCG(10ml/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SCI组小鼠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均1次/d,连续7d。术后第1、3、5、7天进行小鼠BMS评分;取脊髓组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和EGCG组小鼠BMS评分均降低,脊髓组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CI组比较,EGCG组小鼠BMS评分升高,脊髓组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GCG可明显促进SCI后小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前角中凋亡相关基因Bax与Bcl-2表达变化及电针对两者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糖尿病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电针组于糖尿病造模成功1周后取"足三里""胰俞"穴给予电针刺激,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共4周。观察造模后及治疗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脊髓前角的Bax与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脊髓前角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Bcl-2蛋白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脊髓前角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溶剂组和正常组大鼠的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相接近(P>0.05)。结论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凋亡增加;电针可明显拮抗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凋亡,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脊髓前角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3D打印载重编程IPSCs-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SCI)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制备3D脊髓支架,将UC细胞来源iPS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PSCs-NSCs组,每组各14只。采用改良 Allen’s 重物打击法制作SCI大鼠模型,1周后假手术组不做处理,模型组植入DMEM 培养液0.2ml,iPSCs-NSCs 组植入载iPSCs-NSCs的2~3mm支架预处理。于实验干预后1天、3天、7天、14天、28天采用 BBB 评分评估大鼠运动能力,28天后处死大鼠取伤段脊髓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改变;免疫组化与Western-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BBB评分:术后 7、14、28天iPSCs-NSCs组与模型组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iPSCs-NSCs组较模型组恢复更明显[(3.76±0.65)分比(2.22±0.46)分, (7.02±0.68)分比(4.41±0.42)分,(11.72±0.81)分比(7.52±0.53)分,P<0.05]。②HE染色:假手术组脊神经生长良好;模型组脊神经受到损伤,组织水肿,细胞稀疏,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IPSCs-NSCs组细胞生长较模型组紧密,各组织生长间隙缩小,空泡减小,组织水肿消失。③免疫组化检测:IPSCs-NSCs组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加[(0.32±0.02)个比(0.14±0.01)个,P<0.05];IPSCs-NSCs组Bax阳性细胞的表达较模型组少[(0.08±0.00)个比(0.23±0.02)个,P<0.05];④RT-PCR检测:IPSCs-NSCs组Caspase-3的mRNA含量较模型组减少[(0.96±0.07)ng/L比(1.33±0.03)ng/L,P<0.05];结论:3D打印支架联合IPSCs-NSCs移植治疗SCI可以显著促进Bcl-2的表达,降低Bax、Caspase3 的表达,改善SCI引起的运动功能下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Caspase3表达,降低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0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每组34只。模型组和丁苯酞组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丁苯酞组大鼠建模后给予丁苯酞(4.5 mg·kg-1)治疗,假手术组大鼠每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表现,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38、磷酸化p38(p-p38)和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Bcl-2、p38和MAPK mRN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核和细胞膜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破裂,细胞核固缩;丁苯酞组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细胞结构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降低(P<0.01),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MAP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MAPK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丁苯酞可通过抑制海马组织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对脊髓继发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造模法建立脊髓损伤(SCI)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和雌激素组,每组42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SCI后凋亡调控因子Bax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检测各组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术后4周内经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有少量散在的Bax蛋白表达,SCI组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雌激素组较SCI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与SCI组比较,雌激素组MDA含量明显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1周雌激素组较SCI组BBB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雌激素可通过下调促细胞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和减少活性氧产生,从而可能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 (Trk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BWSTT-A组(低强度训练)、BWSTT-B组(中强度训练)和BWSTT-C组(高强度训练),每组10只。应用自制的打击器制备SC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行椎板切除术暴露硬脊膜,不予打击,直接缝合,术后不给予任何治疗;SCI组大鼠造模后不给予任何治疗;BWSTT组大鼠在SCI后给予康复锻炼,3组大鼠步行速度分别为7、15和21 cm·s-1。在造模后35 d采用Basso、Beattie和Bresnahan (BBB)评分评定SCI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尼氏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尼氏小体的形态和数量。结果:与SCI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1);与BWSTT-A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1)。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SCI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rk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SCI组比较,BWSTT-B组和BWSTT-C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尼氏染色法检测,与SCI组比较,BWSTT组细胞尼氏小体数量较多,细胞形态较好。结论:中和高强度的BWSTT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组织中TrkB和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义  牛延坪  戴俊 《广西医学》2022,(6):616-621
目的 分析X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组、SCI+2 Gy组、SCI+10 Gy组、SCI+20 Gy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Allen法建立SCI模型。术后2 h,给予SCI+2 Gy组、SCI+10 Gy组和SCI+20 Gy组大鼠相应剂量的X线单次照射治疗。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4天,采用巴索-贝蒂-布雷斯纳汉(BBB)量表和斜板试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的情况;术后第14天,取脊髓组织观察空腔面积比例和尼氏小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Sham组相比,其他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最大倾斜度降低或减小,术后第14天的脊髓空腔面积比例增大,而尼氏小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降低(均P<0.05);术后第14天,SCI组、SCI+2 Gy组、SCI+20 Gy组、S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槲皮素的干预作用,探讨槲皮素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雄性健康SD大鼠通过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30只;槲皮素低剂量组和槲皮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槲皮素10、50 mg/(kg·d)腹腔内注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7 d;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第6小时、1天、2天、3天、7天通过前肢放置试验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缺损,采用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肿周围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在脑出血后第3天、7天及槲皮素高剂量组在第2天、3天、7天的前肢放置试验评分和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在第3天、7天及槲皮素高剂量组在第1天、2天、3天、7天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槲皮素能减轻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孕酮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孕酮组、BMSCs组、BMSCs+孕酮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为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的脊髓损伤(SCI)模型鼠.按上述分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将BMSCs移植到损伤部位,和(或)在脊髓损伤后第1~5天腹腔注射孕酮(8 mg/kg).脊髓损伤术后第0、3、7、14、21、28天用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损伤后第0天和第28天局部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孕酮或BMSCs移植单独应用均可以有效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二者联合运用效果更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第0天各脊髓损伤组局部组织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第28天孕酮组、BMSCs组和BMSCs+孕酮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孕酮+BMSCs组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 单纯孕酮或BMSCs移植均能促进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上调损伤局部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促进髓鞘和神经元再生,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Nogo/Ng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阻断剂组、电针+阻断剂组、假手术组,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备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治疗后1、7、14 d对各组大鼠进行BBB功能评分;在7、14 d于损伤处提取脊髓组织,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ogo-A、NgR、LINGO-1蛋白的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Nogo-A、NgR、LINGO-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造模大鼠1 d后BBB评分均为0分;治疗7、14 d后,各治疗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电针+阻断剂组优于电针组、阻断剂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同时间点模型组各基因表达均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5);电针+阻断剂阻组与电针组比较,同时间点LINGO-1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Nogo/Ng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后神经的再生与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电针通过抑制Nogo/NgR信号通路而对脊髓损伤大鼠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类分子(CSGPs)表达和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80只,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督脉电针组(40只),督脉电针组于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于术后第1、3、7、14、21、28天进行BBB(Basso-Beattl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类分子(CSGPs)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第3~28天,督脉电针组的BBB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第1天,对照组和督脉电针组受损脊髓中CS-GPs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天时均达到高峰,但督脉电针组低于对照组(P〈0.05)。第7、14、21、28天,与对照组比较,督脉电针组CSGPs表达也较低(P〈0.01)。结论:督脉电针使脊髓损伤后CSGPs表达减少,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这可能有利于抑制脊髓损伤后抑制因子的表达、消除脊髓继发性损伤,保存了残存正常脊髓组织并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