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綜述了許多学者,在一些发皰性疾病,細胞学研究的結果,在天皰疮时,病理切片証明,水皰內有纖維素,白血球及上皮細胞,有时呈現許多同質性細胞,很难分出核和細胞浆,且証明棘細胞变大呈椭圆形,核大染色深,基底細胞亦有同样变,且認为所为氏征与棘細胞层松解有关。氏指出天皰疮皰底刮片显示出上皮細胞核很大,核周为硷性原浆,当疱疹样皮炎时找到血源性細胞,氏指出在天皰疮皰底刮片上,具有很多上皮細胞,自由散在或聚集在一起,当疱疹样皮炎时,相似的棘細胞,也能見到,但数目不多,在带状疱疹,单純  相似文献   

2.
免疫过程是在神經系統調节下的細胞体液性反应。在細胞反应方面目前已經公认,淋巴組織与抗体形成有关。自从Fagraeus对浆細胞产生与抗体形成的关系,在体內与体外进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以来,許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形态学、細胞化学、組織移植、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細菌学检查中,常常遇到一些細菌性状与大肠杆菌近似,同时却又具有某些致病性肠道杆菌(沙門氏菌、痢疾杆菌等)的某些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細菌概称之为副大肠杆菌。这些細菌的检出,要求回答許多問題:如与大肠杆菌、沙門氏菌、痢疾杆菌等的鉴別問題,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問題,与临床和預防医学实践的关系問題等。这些問題在肠道  相似文献   

4.
1910年Franke观察了結腸的淋巴管,但記載較为簡单。井上(1936)专門研究了降結腸的淋巴管。1957年Великоречин<3>在20具屍体上細致地观察了結腸的淋巴管。  相似文献   

5.
頜骨原发的中心性肿瘤甚少,其中属于牙原性的肿瘤以造釉細胞瘤較为常見。此种肿瘤无論从临床、病理、X綫象上都表現出許多不同类型的变化,在診断和治疗上发生許多爭論。过去一股学者都认为造釉細胞瘤是属于良性肿瘤,但因手术不彻底而局部复发率高,局部浸潤性大,可以引起广泛的骨貭破坏等特征,临床学者公試为是“局部恶性肿瘤”;一部分病理学家則訊为是“低度恶性肿瘤”。近年来在临床上曾发現許多不典型的造釉細胞瘤有恶性病  相似文献   

6.
若干种細菌如化膿性葡萄球菌与A组鏈球菌对于化学疗剂的抗药性,已証实与細菌的型别有关,因此考虑到近年来上海市所見痢菌对磺胺药与氯霉素抗药性的增高,是否也与細菌的型别有关。所试痢疾菌株系1954—1957年由本市卫生局防疫站所分离,共計600余株,其中弗氏痢菌約占62%,宋内氏痢菌占34%,許密茲氏痢菌占2—3%,試驗药品为磺胺嘧啶与氯霉素,采用重点稀釋法,在100mg%磺胺嘧啶与6μg/ml氯霉素中仍能生長者,视为抗药菌株。  相似文献   

7.
1.基底細胞癌的基本病理改变: 基底細胞癌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皮下有許多夹心的细胞块,外围为排列整齐的柱形細胞,中央为梭形細胞,癌細胞排列紧密,細胞核染色很濃而胞浆甚少,細胞块的中央有时可以看到发育不全的毛囊,其引起皮肤潰瘍者,則在潰瘍附近可以看到癌細胞和皮肤的基底层相連之处,由此足以証明基底细胞癌可以來自皮肤,亦可以來自皮下的毛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内脏淋巴管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以成年活体狗为实验材料,采用墨汁填充剂,分别加压灌注肠,胃、心、肺管内脏器管,制作淋巴管标本,显示淋巴管道的走行,分布情况。结果,墨汁沿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各器管淋巴管道均能显示清楚,结论:以成年活体狗为实验材料制作成的淋巴管标本能清楚显示结构,可用于各层次、各专业的解剖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9.
用标准方法进行水中大肠杆菌檢驗时,需要较长的时間始能获得結果,而在这等待檢驗結果的过程中,水媒傳染病往往可能傳播得很广了。因此許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縮短檢鹼的时間。 普通的标准檢驗方法是将細菌接种于普通的乳縯肉湯中,然后培养而观察其发酵結果,本文作者們应用放射性同位素C~14制成的乳糖,按标准方法配制成乳糖肉湯,然后接种細菌,培养于37℃的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器官内淋巴管铸型方法进行改良。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水溶性淋巴管铸型剂,对家兔甲状腺、子宫等器官作器官内实质注射,所得铸型在光、电镜下观察。结果:得到了完整的家兔器官内淋巴管铸型。结论:对器官内淋巴管铸型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得到了较大的淋巴管铸型,铸型剂更易为淋巴管吸收。  相似文献   

11.
角膜內皮細胞对毒素等刺激非常敏感,在許多原发或继发性角膜病变中,常見其发生退行性变、再生、甚至增殖。当眼球发生广泛退行性变时,諸如青光眼,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等,增殖的內皮細胞可达虹膜表面成单层排列。同时还能在虹膜表面产生与角膜后彈力膜相似的玻璃样膜。此种  相似文献   

12.
淋巴造影是用对此剂使淋巴管和淋巴结在x綫照片上显影,以便研究局部淋巴管解部关系,生理功能性特点以及发生生理渗透性紊乱时局部淋巴管显影的变化等。目前淋巴造影还外于动物试验阶段,很少应用到临床上。kintmonth氏(1)会用专利兰在人体下肢皮下注射使淋巴管着色,而后切开皮肤寻找着色的淋巴管直接将造影剂注入淋巴管内使之显影、虽然此法已应用于人体,但操作复杂,直接切开皮肤进行造影,不易使病人接受。Tan氏(2)用硫化氢浸浴的方法改变血管的生理渗透性在狗身上进行血  相似文献   

13.
著者报告了一例43岁男性慢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T-CLL)患者的周围血单核T細胞的特性。著者使用了5种異种抗血清及6种单克隆抗体試剂进行了研究。这5种異种抗血清是:①抗-HTY,此血清用細胞毒試驗可識別T-PBMC(周围血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显示牛心浅表淋巴管的新方法。方法用新型淋巴管铸型剂灌注及酸腐蚀技术显示牛心浅表淋巴管。结果灌注后肉眼可见牛心浅表淋巴管,腐蚀后显示18条完整立体管型结构及其淋巴结。结论该灌注法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淋巴管的外形分布,并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5.
关于盲肠、阑尾及回盲部淋巴管的形结构,马场弘道、安腾郎、王云祥等人都作了研究,但研究对象各异,方法及研究结果也颇不一致。因回盲部淋巴管在炎症、肿瘤的转移和扩敞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尚未看到有关家兔盲肠和阑尾淋巴管的报导,本文用家兔研究了盲肠和阑尾淋巴管的分布、淋巴管间的联系以及淋巴液的流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眼底检查是近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診断方法。眼底检查中所发现的变化,有的只对本眼本病有診断价值;有的可以預料另一眼亦将发生同样变化;还有一类,則为全身性病变的部分现象。視網膜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眼底,既属最后一类,临床上常以此作为全身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的診断依据,預后估計和选择治疗措施的参考。本文就其常见的眼底变化,作一綜述,并指出其在診断上的价值,以供同道参考。自1836年Bright首先敘述腎炎病人的末期有失明现象以后,Von Graefe,Nettleship,Pickering,Wagener,Keith,Salus等許多学者,对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眼底变化,做了許多有价值的研究和报告,总結他們的报告,常见的眼底变化,可归納为十一項。一、視網膜动脉一般变細,分枝呈銳角:許多眼科学者,认为此种现象是高血压病及全身动脉硬化的早期主要变化之一。1951年Holze及Lee更用裂隙灯証明高血压患者的結膜动脉,亦有細小现象。1937年Lobeck用測微仪測定高血压患者的視網膜小动脉横經,証明可自正常的134~80微米縮細到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前Fischer氏首先报告用猩紅染料涂抹兔耳可以引起細胞的殖,但沒有惡性变,而且当停止涂抹后这种增殖可以停止,随着偶氮染料化学方面的进展,不久就肯定其作用部分为2~′,3-二甲基对氨基偶氮苯,但是偶氮染料的致癌作用的确証应归功于日本学者Yoshida氏(1931),他把一种偶氮染料混于食物中喂飼大白鼠引起实驗性肝臟腫瘤,以后的20多年来已經发現了許多同系的致癌質,其实驗性致癌的研究与芳香多环  相似文献   

18.
膈淋巴管三维构型和淋巴吸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行合成的新型铸型剂PAES-3,用扫描电镜淋巴管铸型技术对5例人胎膈淋巴管的三维构型进行研究。人胎隔淋巴管分布较密集,多形成淋巴管网。隔淋巴管网主要由集合淋巴管、淋巴吻合管和毛细淋巴管组成。在膈肌性部,有两层淋巴管网,即浆膜下淋巴管网和深淋巴管网,两者由丰富的淋巴吻合管相沟通;在膈中心腱部,仅一层淋巴管网,淋巴吻合管与集合淋巴告密集相连,呈密网状。膈中心腱部淋巴管网较膈肌性部密集。在膈淋巴管网中,毛细淋巴管常延续为呈扁平状膨大的淋巴陷窝。在集合淋巴管和淋巴吻合管的表面,有许多切迹和缩窄。经透射电镜证实,这些切迹和缩窄即是淋巴管瓣膜所在部位。通过本实验,对腹膜腔淋巴转归径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 1 材料和方法 过氯乙烯混合填充剂配方如下:过氯乙烯10g;5%有机玻离溶液5ml;四氢呋喃95ml;色料少许。 2 结果与讨论 研究人体管腔、管道形态结构的重要方法是铸型法。将具有塑型能力的填充剂注入管腔、管道内,硬化成型,腐蚀掉固有组织,保留管腔、管道塑型,能立体完整的显示管腔、管道的形态结构。目前制作管腔、管道塑型标本的填充剂有松脂、低熔合金、赛璐珞及各种合成树脂。用上述原料作填充剂制作的铸型  相似文献   

20.
在淋巴管的研究中,以往多用5’-Nas-Alpase双重染色的酶组化法和Ⅳ型胶原蛋白及Laminin免疫组化法来区分淋巴管与血管。近年来,由于淋巴管的特异性标记物如LYVE-1,prox-1,podoplanin和D2—40等的发现,使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区分淋巴管与血管变得更为客观,但以上反应条件限制较严格,试剂较贵,很难应用于日常教学用淋巴管的显示,基底膜特殊显色反应一般用于观察毛细血管,用此法鉴别血管与淋巴管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