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美艳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6):93-98,103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标本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探讨VM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EC中的表达情况及关系,并讨论二者与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D34-PAS双重染色法,检测EC组织、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M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E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VM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EC组织中分别为39.59%和68.02%,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分别为4.71%和21.18%,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分别为1.59%和4.76%,二者表达在EC组较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668,P<0.05;χ2=98.976,P<0.05)。VM和VEGF蛋白均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有关(P<0.0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93,P=0.000)。EC患者预后的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VM阳性和VEGF过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79.10%,低于VM阴性和VEGF低表达患者的95.80%和95.24%(P均<0.05)。EC患者预后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VM阳性和VEGF过表达是影响EC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 EC组织标本中存在VM,联合检测VM、VEGF对EC患者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二者可能作为诊断和评估E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膀胱癌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表达状况,并分析两者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资料完整的110例膀胱癌患者。观察患者膀胱癌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状况,记录病理参数,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预后情况,观察不同病理参数及预后的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癌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高表达率较癌旁组织低,Beclin1、LC3Ⅱ蛋白中低表达率较癌旁组织高(P <0.05)。高组织学分级、T2~T4分期、浸润性、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的膀胱癌患者Beclin1蛋白高表达率低于低组织学分级、Ta~T1分期、非浸润性、无淋巴结转移、预后良好的患者(P <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血管侵犯的膀胱癌患者Beclin1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组织学分级、T2~T4分期、浸润性、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的膀胱癌患者LC3Ⅱ蛋白高表达率低于低组织学分级、Ta~T1分期、非浸润性、无淋巴结转移、预后良好的患者(P <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血管侵犯的膀胱癌患者LC3Ⅱ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Phi系数相关性分析,Beclin1、LC3Ⅱ蛋白与预后不良均呈负相关(Phi=-0.277和-0.222,均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eclin1高表达[O^R=3.892(95% CI:1.504,10.072)]、LC3Ⅱ蛋白中低表达[O^R=3.358(95% CI:1.165,9.677)]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Beclin1、LC3Ⅱ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Beclin1、LC3Ⅱ蛋白中低表达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APN4(calpain small subunit 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非瘤组织中CAPN4的表达,并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APN4的表达,结合临床随访资料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APN4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瘤组织。CAPN4的表达强度与结直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P=0.000),TNM分期(P=0.000),病理分级(P=0.021)和生存预后(P=0.040)显著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显示,CAPN4高表达病例组生存时间明显少于CAPN4低表达病例组,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N4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其表达差异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患者生存预后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缺氧状态以及这2种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分析这2种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缺氧模型,检测细胞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并观察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HIF-1α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高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径≥4 cm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P均<0.05),VEGF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高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较深、肿瘤最大径≥4 cm、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和高病理分期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P均<0.05);HIF-1α阴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高于阳性患者(P<0.05),VEGF阴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与阳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缺氧模型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均增加(P均<0.0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均增强(P均<0.05),凋亡减少(P<0.05)。结论 HIF-1α和VEGF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有关,HIF-1α蛋白表达阳性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潘美华  孟刚  陈晶晶 《安徽医学》2017,38(10):1287-1289
目的 探讨弹力纤维(EF)及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病理形态特点及在临床TNM分期的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胃腺癌手术切除大体标本90例设为胃癌组,另选正常胃组织标本(距癌旁>5 cm)20例设为正常组,应用EVG染色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EF及E-cad在胃癌组与正常组的表达,分析EF及E-ca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组EF数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在胃癌组癌周间质纤维组织、平滑肌组织内分布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增多,纤维增粗,着色深,排列紊乱,部分呈团块状。EF随着病理组织分级增高,TNM分期增加、发生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高于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cad表达率呈减弱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EF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E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E-cad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EF、E-cad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TNM分期相关,EF及E-cad检测对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脑胶质瘤组织中Tip60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08例脑胶质瘤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Tip60蛋白表达,统计分析Tip60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部位、肿瘤类型、肿瘤直径和KPS评分等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中Tip60蛋白表达与肿瘤级别密切相关,高级别胶质瘤比低级别胶质瘤Tip60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01)。Tip60蛋白低表达组患者平均5年总生存时间25.3个月(95%CI:20.9~29.8),Tip60蛋白高表达组患者平均5年总生存时间38.9个月(95%CI:32.9~45.0);经Log-rank检验,低表达组平均5年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高表达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ip60蛋白低表达是5年总生存时间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62,95%CI:1.028~3.020,P=0.039)。结论 Tip60蛋白与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Tip60蛋白低表达是神经胶质瘤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P6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60例正常肝组织、6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N-cadherin、E-cadherin以及P6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CC组织中三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N-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则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织的P6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HC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织与HCC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adherin的高表达与HCC患者的高病理学分级、门静脉受侵犯、高临床分期等结局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高病理学分级、门静脉受侵犯、高临床分期等结局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高病理学分级、肿瘤直径、高临床分期等结局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7,P<0.01),而与N-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1)。结论 HCC组织中N-cadherin的高表达和P63蛋白、E-cadherin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FBXO11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CCRCC患者肿瘤及35例癌旁组织FBXO11蛋白的表达,分析FBXO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FBXO11蛋白表达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COX多因素模型,分析影响CCRC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FBXO1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CCRCC中为48.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7%(P<0.05)。FBXO1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无静脉内癌栓组明显低于有静脉内癌栓组(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高组织学分级、伴有远处转移和高表达FBXO11蛋白是CCRCC患者OS缩短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FBXO11蛋白是CCRCC患者OS缩短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FBXO1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CCRCC进展快及患者生存时间短密切相关,检测FBXO11蛋白对CCRCC患者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影响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确定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96例E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评估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癌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术前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错配修复表达情况、Ki67、P53等。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C患者LVSI的危险因素。结果 196例EC患者中,共有23例存在LVSI阳性,阳性率11.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l25≥35 U/mL(OR=3.539,95%CI=1.252~10.008)、肌层浸润深度≥1/2(OR=3.893,95%CI=1.323~11.451)和低分化(组织学分级)(OR=3.206,95%CI=1.030~9.978)是EC患者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CAl25≥35 U/mL、肌层浸润深度≥1/2和低分化(组织学分级)是EC患者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术前预测因子联合评估EC患者的LVSI状态可以帮助术者进一步评估淋巴结受累情况及预后情况,从而更好地选择手术方式,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薛琪  李绪清  沈孟荣 《安徽医学》2020,41(6):694-696
目的 探讨乳腺癌基因-1(BRCA1)、癌抗原125(CA125)及甲胎蛋白(AFP)在不同病理因素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EC患者作为EC组,同时期选择6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子宫内膜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BRCA1、CA125和AFP的阳性表达情况并比较。探讨EC组此3个指标阳性率在不同病理因素(组织分化、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EC组BRCA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CA125和AF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患者BRCA1阳性率在病理学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三项病理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6、7.488、5.621,P=0.030、0.022、0.018);EC患者CA125阳性率在组织分化、肌层浸润深度两项病理因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0、6.648,P=0.002、0.010)。结论 EC患者BRCA1、CA125、AFP阳性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正常患者不同,其BRCA1、CA125阳性率在不同病理因素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SW579细胞置于6孔板中培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阴性对照组、OPN siRNA干扰组3组,每组3个孔,每个孔2 m L,细胞密度为1×10~4/m L。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OPN阴性序列,OPN siRNA干扰组转染OPN siR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并比较转染后3组细胞OPN、MMP-2、MMP-9、Caspase-3的mRNA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转染后3组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3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后3组细胞的侵袭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OPN、MMP-2、MMP-9、Case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 OPN siRNA干扰组的OP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组,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OPN、MMP-2、MMP-9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Casepase-3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OPN干扰后SW57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凋亡蛋白caspase-3水平增加,MMP-2、MMP-9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月50例垂体腺瘤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组)、1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组)及15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PINCH蛋白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的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4.06,P<0.05)。Ⅲ~Ⅳ级垂体腺瘤中PINCH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Ⅰ~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的PINCH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的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Knosp分级呈正相关(r=0.9974,P<0.01)。结论 PINCH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相关,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张洁  刘春玲 《安徽医学》2018,39(8):922-925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内脏转移与KIAA152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TNBC患者119例,按是否发生内脏转移分为转移组(73例)和非转移组(4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AA1522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表达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分析各因素(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以及KIAA1522蛋白表达)对TNBC内脏转移的影响,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TN-BC内脏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KIAA1522蛋白在TNB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87/119),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0.34%(4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TNBC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KIAA1522蛋白表达是TN-BC内脏转移的可能影响因素,将这些可能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P=0.009)、组织学分级(P=0.011)及KIAA1522蛋白阳性表达(P=0.021)均是TNBC内脏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KIAA1522蛋白的高表达是TNBC患者内脏转移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Dys)胃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抑癌基因蛋白P16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IM)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善胃方;对照组30例,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6个月。[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中药组治疗后多数患者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患者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改善不明显,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抑癌基因蛋白P16表达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16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通过适当提高P16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胃黏膜病理逆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小RNA-30b(miRNA-30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miR-30b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1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正常组织(距离肿瘤组织>5cm),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30b的表达情况,并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miR-30b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miR-30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突变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miR-30b高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MiR-30b在NSCLC中的表达是下调的,可作为NSCLC预后的一个新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DPC4/SMAD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mad4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 56例子宫内膜癌Smad4的表达情况,并与 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 42例各型增生性子宫内膜对比。结果Smad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性子宫内膜(P<0. 01,P<0. 05),且与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 (P<0. 01,P<0. 05),而与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Smad4蛋白的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牛艳昕  王楠  刘杰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0):142-144,56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卵巢疾病患者,按照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卵巢癌组43例与良性病变组64例。选择同期于笔者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E4、CA125、VEGF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血清HE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血清HE4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P<0.05);血清HE4+CA125+VEGF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检测血清HE4、CA125、VEGF(P<0.05)。结论 血清HE4、CA125、VEGF在卵巢癌患者中呈高表达,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具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10月就诊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208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血清CA125联合HE4检测、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活检子宫内膜、宫腔镜下诊刮术,以宫腔镜下诊刮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的取材满意率,比较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宫腔镜诊刮、TVS、血清CA125联合HE4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结果 (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活检内膜取材满意率86.5%(180/208),宫腔镜诊刮取材满意率92.3%(192/20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活检子宫内膜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63.6%、100%、96.2%,均高于TVS及CA125联合HE4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可获取较满意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较高,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白细胞介素-6(IL-6)在奥拉帕利治疗卵巢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19例,按是否使用奥拉帕利分为奥拉帕利组(n=66)与常规化疗组(n=53),两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铂类化疗,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