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肛肠科手术中应用中医肛俞穴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麻醉,给予观察组中医肛俞穴麻醉,将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高于观察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0度尿潴留34例,Ⅰ度尿潴留6例,Ⅱ度尿潴留5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肛俞穴麻醉用于肛肠科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肛俞穴麻醉用于肛肠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肛俞穴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中医腰俞穴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5%(52/55);对照组麻醉优良率78.2%(43/55),两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26,P0.05)。结论 :中医肛俞穴麻醉用于肛肠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高伟峰  胡益浓  鲁银焕  洪玲  周浩 《新中医》2015,47(4):243-244
目的:观察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手术治疗的236例肛肠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15例采用局部麻醉,观察组121例采用肛俞穴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尿潴留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病手术中应用肛俞穴麻醉的方法,患者发生术后尿猪留概率与局部麻醉方法相当,但肛俞穴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是肛肠病手术中理想的麻醉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医肛俞穴麻醉应用于肛肠科的疗效。方法:300例肛肠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采用中医肛俞穴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满意度为88.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肛俞穴麻醉应用于肛肠科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疾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尿潴留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腰俞穴注入1.0%的利多卡因15 m L、生理盐水5 m L;对照组腰俞穴注入1.0%的利多卡因10 m L、生理盐水10 m L。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的评价指标:麻醉满意度、术中患者疼痛度及术后尿潴留度。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满意度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疼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利多卡因15 m L加生理盐水5 m L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疾病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8例肛肠疾病患者,以随机法划分成两个小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腰俞穴麻醉治疗,观察组给予肛俞穴麻醉治疗。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后者较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肛俞穴麻醉对肛肠疾病患者实施治疗与其他的麻醉相比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麻醉用于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肛肠病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局部麻醉,观察组实施腰俞穴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维持、切开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优良率观察组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维持、切开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腰俞穴麻醉应用于肛肠病手术中,可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热炎痛贴敷腰俞穴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方法:选取50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术后腰俞穴贴敷自然炎痛贴,对照组术后不贴自然炎痛贴,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腰俞穴贴敷自然炎痛贴预防尿潴留者,有效230例,无效20例;对照组未贴敷自然炎痛贴者,有效180例,无效70例。两组发生尿潴留需要导尿处理的发生率(8%/2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俞麻醉或肛周局麻术后,腰俞穴贴敷自热炎痛贴能有效预防尿潴留,无不良反应,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麻醉下手术治疗混合痔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麻醉在手术治疗混合痔中的效果。方法: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麻醉组20例和药物麻醉组20例。针药结合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5mL注入长强穴,同时电针针刺腰俞穴、长强穴20min。药物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20mL注入腰俞穴,10mL注入长强穴。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疼痛,术中发生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均为100%(P>0.05),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针药结合麻醉组与药物麻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麻醉组明显少于药物麻醉组。结论:针药结合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麻醉作用肯定,术后并发症发生少,适合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结合麻醉组经骶管裂孔注射1%利多卡因5mL,同时电针针刺腰俞穴、长强穴20min,肛门松弛后再加用5mL 1%利多卡因于肛周病变处行局部浸润麻醉;药物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20mL注入腰俞穴。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疼痛,术中发生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均全部有效,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针药结合麻醉组明显少于药物麻醉组。结论针药结合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麻醉作用肯定,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中医肛俞穴麻醉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观察。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肛肠科疾病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中医腰俞穴麻醉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肛俞穴麻醉方法,对比两组患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应用中医肛俞穴麻醉方法,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且麻醉时间较长,是一种有效的中长效麻醉方法,应当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肛俞穴麻醉是肛肠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肛俞穴麻醉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基础,目前又有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肛肠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笔者认真查阅和总结了最近十几年肛俞穴麻醉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特点,对中医肛俞穴麻醉新技术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制定出关于中医肛俞穴麻醉治疗规范。本文就中医肛俞穴麻醉技术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术前针刺治疗应用于肛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肛周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腰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术前肛周针刺镇痛;对比两组血压、心率,评估并对比两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术后统计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术中追加麻醉药物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全程平均SBP、DBP、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与Bromag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27.6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针刺治疗应用于肛周手术麻醉中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起效、苏醒时间,并可降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联法在预防肛肠科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肛肠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三联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量及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法能使肛肠科术后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提前及尿潴留的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7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给予中医的肛俞穴麻醉方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记录术前、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满意率为57.1%,观察组患者麻醉满意率为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好,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临床麻醉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联合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俞穴拔罐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糖浆治疗,观察组采用肺俞穴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痰湿蕴肺型咳嗽采用中医治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翟润  鹿文青  王世萍  郭小文 《新中医》2019,51(8):205-20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2组术前护理、麻醉诱导、维持麻醉方案以及心电体征监护等处理均相同,对照组术毕刻按0.75μg/kg剂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 min内注射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制剂参附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1.5 mL/kg;观察比较2组手术麻醉相关指标、寒战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唤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寒战发生率观察组为7.81%,对照组为20.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寒战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适症状。2组患者轻度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和心动过缓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发生具有显著防治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7年11月台山市妇幼保健院60例剖行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28例,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肌松度、麻醉后1 min、5 min及10 min低血压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肌松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麻醉1 min、5 min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10 min,观察组低血压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各时段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0.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起效更快、肌松度更明显、用药量更少,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手术患者3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3例,观察组194例。观察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维持输注,对照组异丙酚靶控维持输注。观察两组麻醉中血压、心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