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方法之一,人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受到刺激原或某些促分裂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化成淋巴母细胞,并进行有丝分裂。刺激原可分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结核菌素、破伤风类毒素、各种肿瘤抗原等;  相似文献   

2.
PMA是一种强促癌剂,对其促癌机理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PMA对细胞免疫功能也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PMA对小鼠脾粘附细胞的免疫扶佐功能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树突状细胞(deadritic cell,DC)是一类有很强免疫扶佐活性的细胞群。本文报道,从小鼠脾粘附细胞中分离纯化DC,观察经PMA预处理的DC在初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I°MLR)和氧化物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中的免疫扶佐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分析染色体畸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培养时间进行了研究,在动态观察中外周血的淋巴细胞36小时开始出现分裂相、40小时达第一次高峰,分裂指数为7.2%,分裂细胞全部为M_1期。52小时M_2细胞相达51.3%,M_3细胞相为0.3%。40小时淋巴细胞培养的分裂相10例均值为9.08%,分裂相中的中期为74.0%,全部为M_1细胞相,因而质量完全符合需要,故40小时培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实验法是分析染色体畸变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的小淋巴细胞在某些非特异性刺激物如植物血凝素(PHA)或各种特异性抗原的刺激下,能够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且发生分裂现象。淋巴细胞转化为母细胞的转化率,可以用细胞涂片法或同位素掺入法测定。由于这种能转化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是T淋巴细胞,因此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以作为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机体产生的维生素A、维生素D_3和蛋白性分化诱导因子(DIF),在体外培养中成为人骨髓性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诱导物质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前虽已确知,通过促细胞分裂剂刺激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存在着DIF,然而并未  相似文献   

6.
淋巴细胞在体外受到某些非特异性促分裂物质(mitogen),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球蛋白—A(goucouyalen—A)等的作用下,某些小淋巴细胞便能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发生这种转化的母细胞,有一部分处  相似文献   

7.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查,按常规方法至少需经48h培养。近年来由于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发现了早熟凝集染色体(Premature Condensation Chromosome,PCC)现象,对未进入分裂周期或处于间期的细胞也能进行染色体分析。本文介绍了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融合剂获得人淋巴细胞G_1-PCC的方法,还对影响细胞融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研究虚症与免疫的关系时,常检测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如花环、淋转试验、酯酶染色法以及测定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MIF)等。但上法操作繁琐,所需细胞量大,试验重复性较差。Geczy等介绍一种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凝血活性(简称LFCA)的方法。其原理是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接触致敬抗原时,可被激活并产生一种结合在淋巴细胞膜上的促凝血活性因子,可使正常人血浆凝固时间缩短。国内黄宇烽等研究并介绍了LPCA试验方法。我们参照此  相似文献   

9.
定量分析生物细胞内的特异mRNA水平,是研究专一蛋白质分子基因表达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Interleukin-2(IL-2)是T-细胞在促细胞分裂剂或抗原物质刺激下产生的特异天然蛋白(亦称T-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我们发现IL-2的产生与老化过程关系十分密切,为进一步探讨IL-2的基因表达与老化过程的关系,我们首次报告应用分子杂交打点定量分析法,直接测定淋巴细胞中的IL-2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实验表明,胸腺激素(或因子)可影响和调节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是否影响和调节B淋巴细胞,尚无直接证据。本文报道自制小牛胸腺肽制剂(TP)影响人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实验结果。 用浓度大于1μg(蛋白)/ml的TP可抑制人B淋巴细胞对葡萄球菌A菌体蛋白制剂(SAC)和山羊抗人IgM重链抗体IgG的F(ab~1)_2片段(anti-μ)刺激的增殖反应。抑制作用有剂量—效应关系。TP本身对B淋巴细胞没有促有丝分裂效应。在有无TP条件下,细胞培养72小时存活率均在90%左右故可排除TP对B细胞的抑制效应不是TP的细胞毒作用。TP的抑制作用也不是TP与SAC或anti-μ相拮抗从而减弱SAC或anti-μ的促有分裂作用,因为B细胞与60μg/ml予培养40小时再洗去TP后,B细胞对SAC或anti-μ刺激的反应仍然受抑制,提示TP一旦作用于B细胞,其作用可以持续一段时间。TP的抑制作用也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遇到外界侵入的细菌、病毒或各种毒素(如丝裂原等)可以分裂转化,以抵抗外来感染。利用这种特性,抽出入血作体外培养,加入各种丝裂原剌激淋巴细胞分裂转化:如植物血凝  相似文献   

12.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具有刺激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且无种属的特异性,国内临床应用证明,促肝细胞生长素具有降低血清ALT及血清脸红素的作用。胸腺肽是一种多肽物质,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它能刺激前T淋巴细胞转化为有细胞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诱导人淋巴细胞形成E一玫瑰花结,增加抗体的形成及恢复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此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历选择:选择我院自1992-01~1996-0580例急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其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在17~59…  相似文献   

13.
中医历来强调“脾”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如“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百病皆由脾胃衰也”(《脾胃论》)。国内许多单位,从免疫学角度研究“脾”的本质,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细胞免疫研究中,有人用 PHA 培养转形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现治疗前转化率低于正常者占50%,转化平均值仅为57.76±8.7%(正常60—70%)。在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总 E 玫瑰花环活率和活性 E 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一种适宜人淋巴细胞生长的天然培养基。方法:在冰冻漏出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小牛血清为实验组的培养液,以培养基RPMI 1640作为对照组,体外常规培养25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裂相质量、有丝分裂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含血清的漏出液与含血清的漏出液比较,淋巴细胞转化率、分裂相质量、有丝分裂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不添加血清的漏出液更适宜淋巴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5.
体外细胞免疫测定细胞免疫反应的表现往往并非单纯是 T细胞的作用,而会牵涉到其他免疫细胞,故细胞免疫的检测除针对 T 细胞外,也需要对其他免疫细胞进行检测,以便比较全面地了解体内的免疫状况。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T 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在培养液中加入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的促分裂因子(PHA、Con—A 等),T细胞能被激活而发生转化,形成体积较大,代谢旺盛,并能进行分裂的淋巴母细胞。淋转反应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有密切关系。PHA 等非特异淋转率反映机体总的细胞免疫情况。特异性抗原的淋转率则可反映机体对该抗原的细胞免疫水平。此法可用于某些慢性传染病免疫功能的测定及癌肿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治疗效果好者,淋转率上升,缓解期延长;病情恶化者,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体外培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致分裂原诱发产生增殖反应,出现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其形态学变化已有详尽的描述。本实验试用本院研制的显微图象测量仪(简称测量仪)客观地、定量地证实经母细胞化的淋巴细胞及其核增大的特征性变化。 材料和方法 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3d。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单纯培养的正常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细胞培养成功率.方法 本文共收集42例新生儿样本.用经适当改良法培养:离心沉淀法获取富集T淋巴细胞全血层;接种量减至0.1 ml/每5ml 1640培养基;延时培养至96h实施阻断(其中前20份样本同时作常规法培养对比).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有丝分裂相比率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常规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71.95%,分裂相比率为6.92%;改良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86.95%,分裂相比率为9 59%,两种培养效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细胞培养经过适当的改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放射免疫测定鼠脾淋巴细胞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宗文漪汪寅章陆思珍黄兆坚我们应用改良后的人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放射免疫分析(RIA),建立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内免疫反应性ACTH(irACTH)的方法,为研究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提供有力工具。一、材料...  相似文献   

19.
淋巴细胞膜脂区流动性是细胞膜的一种动力学性质,它与细胞的多种功能有关。近年来已用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来探讨疾病病因机理。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较正常人低,我们认为这与淋巴细胞膜性质有关。本文用荧光探剂1,6-二苯基-1,3,5-已三烯(DPH)嵌入小鼠完整淋巴细胞膜双脂层中,用荧光偏振法测定正常小鼠和阿脲致糖尿病小鼠的淋巴细胞膜脂区流动性;同时用~3H-d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免疫增强剂多抗甲素对淋巴细胞合成核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及^14C-UR渗入淋巴细胞标记法,体外培养,观察多抗甲素对淋巴细胞DNA及RNA合成功能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多抗甲素(1-10mg/L)可使淋巴细胞合成DNA及RNA功能增强;高浓度(30-100mg/L)作用相反。结论:多抗甲素对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剂量有关,随剂量增加而出现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