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90例例急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血甭中IL-12,IL-10,TNF-α和N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证明,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L-12,IL-10和NO水平与健康人接近;而TNF-α的水平明显增高,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12,IL-10,TNF-α和NO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增高。提示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与NO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活性与小儿肺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发病及病情变化与细胞因子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47例肺炎患儿(其中单纯性肺炎40例,重症肺炎7例)及4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入院第1天肺炎患儿血清IL-8、TNFα含量高于正常健康儿童(P<0.01),重症肺炎组血清IL-8含量高于单纯性肺炎组(P<0.01)。治疗过程中,单纯性肺炎患儿随病情的减轻IL-8、TNFα含量逐渐下降(P<0.01);而重症肺炎患儿则随病情的加重IL-1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连续检测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对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估计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汤联合CO2激光对尖锐湿疣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部分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复发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皮损加服参芪汤(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煎服),1日1剂,连用30 d,对照组仅CO2激光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和IL-12水平,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24%,对照组复发率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2分别是(61.27±26.42)ng·L-1、(82.43±25.81)ng·L-1;IL-12分别为(21.11±5.93)ng·L-1、(26.95±6.27)ng·L-1;IL-10分别为(34.07±9.13)ng·L-1、(25.21±8.58)ng·L-1,治疗后血清IL-2、IL-12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2、IL-12、IL-10水平分别是(65.18±22.96)ng·L-1、(23.17±6.15)ng·L-1、(29.87±8.36)ng·L-1,2组间治疗后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纠正Th1/Th2失衡,防止尖锐湿疣复发。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局部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构成了缺血损伤向炎症性损伤转变的基础,随后白细胞向缺血区的聚集和浸润导致了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和梗死面积的扩大。 白细胞进入缺血性脑组织是一个链锁过程。链锁过程的起始是在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首先释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与术后腹膜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125例尖锐湿疣患者和100例寻常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和CD4^ /CD8^ 的比值)、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125例尖锐湿疣患者和100例寻常疣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2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 ,CD4^ ,CD4^ /CD8^ 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尖锐湿疣患者组与寻常疣患者组相比各项参数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与寻常疣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57例C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进行检测,将其结果与52例本院体检部健康体检者比较. 结果 CA组患者血清水平IL-1β、TNF-α和sVCAM-1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1.66±4.13(pg/ml) 34.53±19.18(pg/ml)和 112.14±36.57(ng/ml),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CA患者其机体内皮功能受损,巨噬细胞被活化,引起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卵巢早衰与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谢端薇  欧汝强  杨宁 《广东医学》1999,20(11):831-832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2与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发病关系。方法 以ELISA方法测定卵巢早衰患者血清中抗卵巢抗体(AoAb)水平,以免疫放射和放射免疫卵巢早误事患者血清中IFN-γ、IL-2和TNF-α水平。结果 POF组的AoA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和IL-2较低,IFN-γ明显升高,这些细腻因子的水平与AoAb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系数分别为r=-  相似文献   

9.
马翠玲  金伯泉 《医学争鸣》1995,16(2):108-110
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状态并为其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结论:长病程尖锐湿疣患者IL-2产生能力降低,临床应用IL-2等细胞因子对长病程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将可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类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组织中HPV感染的类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组织中HPVDNA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结果 CA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为 96 2 0 % ,假性湿疣 (PCV)患者组织中HPV阳性率为 5 0 0 %。CA组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4 + /CD8+ T细胞分别为 (5 1 2 3± 5 5 1) %、(2 3 5 2± 4 90 ) %、0 90± 0 84均低于PCV组 (6 0 31±9 4 6 ) %、(35 13± 5 94 ) %、1 5 5± 0 77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6 1 0 1± 9 2 1) %、(36 4 6± 6 0 4 ) %、1 5 9± 0 78(均P<0 0 1) ;CA组外周血CD8+ T细胞为 (2 5 98± 5 78) %均高于PCV组 (2 2 6 7± 2 94 ) %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2 2 86± 3 0 1) % (均P <0 0 5 ) ;CA组血清中IL - 12产生水平为 (6 1 38± 5 38) %均低于PCV组 (82 0 3± 9 0 1) %和正常体检对照组 (81 75± 10 18) % (均P <0 0 5 )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CA患者之间外周血CD3+ 、CD4 + 、CD8+ 、CD4 + /CD8+ 和血清中IL - 12产生水平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不同型别HPV感染的CA患者之间细胞免疫功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kinase,DAPK),又称为凋亡相关蛋白激酶,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凋亡相关蛋白激酶,与已知的多条凋亡相关途径均有关,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2.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转移则已成为肿瘤的重要致死原因,因此,与肿瘤转移相关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1(TMSG-1),又称为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2,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重要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其主要功效是正性调节细胞凋亡以及负性调节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多种肿瘤的发展均与TMSG-1基因的表达相关,尽早将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透彻,对肿瘤的监测和治疗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GSTM1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77例肺癌患者和1 0 7例健康对照人群中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结果 患者组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 5 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缺失频率 42 .1 % (χ2 =4.81 1 ,P =0 .0 2 8) ,危险度分析得出OR =1 .93 8(95 % ) ,CI为 1 .0 70~ 3 .5 0 9。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胡斯明  罗雅玲 《医学综述》2009,15(7):975-977
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细胞因子,以可溶型和膜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通过与其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SCF及其受体c-kit在肺组织细胞中表达广泛,不仅是肥大细胞重要的活化与趋化因子,而且对嗜酸粒细胞的分化、增殖、活化、趋化过程起重要作用,参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过程。深入研究SCF对嗜酸粒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对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Maspin基因在肿瘤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相关基因关系的综述,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途径。Maspin基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表现在:(1)诱导细胞凋亡;(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3)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但是肿瘤的发生与演变是多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Maspin基因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同样需要多个基因的协作。  相似文献   

16.
鲁静 《医学综述》2013,19(10):1777-1779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只有多角度、深入的研究才能对该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目前对卵巢癌研究的热点是生存素(Survivin基因)。现回顾生存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阐述生存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该病预后、转移及血管生成的意义,总结目前较为热点的以生存素为靶位点进行基因修饰或干扰后卵巢癌的生长转移情况的临床研究,以期为卵巢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近年来,随着对小鼠DCs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本文在此对DCs亚群与T细胞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完整使心血管系统处在稳态状态。内皮受损且修复功能受限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在维持内皮稳态,促进血管内皮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EPCs的研究发现,其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其数量减少和功能紊乱都可能导致人类患高血压病风险增高。而高血压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血管内皮祖细胞有损伤作用。该文对EPCs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沛寰  陈辉树 《医学综述》2007,13(6):411-413
树突状细胞(DC)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中扮演重要角色,DC的改变可能使免疫调节机制受损,打破天然的免疫耐受平衡,导致自身免疫病。此外,DC激活T细胞、B细胞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认为DC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通路的枢纽。DC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从另一角度说明了DC与自身免疫病的密切关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病,DC在ITP中的病理作用对其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有重要的说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子夜  周林玉 《医学综述》2013,19(3):460-461,469
Pax基因是一类控制器官发育的基因家族,其中Pax-2与肾脏发育关系密切。该基因表达发生异常,会引起相关的遗传综合征,甚至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近来研究表明,Pax-2基因的持续表达与肾脏肿瘤的进程及转移关系密切,且该基因在肾脏肿瘤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很可能为肾脏肿瘤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分子水平方面的新指标和理论依据。现就Pax-2基因与肾脏肿瘤关系的研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