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病因诊断价值,以协助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04年—2009年330例Af患者,分为中青年组(≤55岁,A组)和老年组(〉55岁,B组)。结果:中青年组中,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其波形以粗f波为主;老年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变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男女患病几率相近(P〉0.05),肺源性心脏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冠心病的心电图波形以细f波为主,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波形以粗f波为主。特发性Af以中青年男性居多,其余Af的病因由于例数过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Af病因的分析,有助于临床的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近年来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循证医学发展成果在基层医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干预程度。方法收集2004~2007年住院并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4例,将病因、心功能分级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住院患者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治疗以强心(地高辛)、利尿、扩张血管药物为主,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仍很低,能达到目标剂量的更少,与国内资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以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为主,其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循证医学成果在基层医院普及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地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病因构成和预防.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2005年至2006年住院的252例房颤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高血压性心脏病占29.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痛)占23.8%,风湿性心脏病占12.3%,心肌病占8.7%,肺源性心脏病占8.7%,退行性瓣膜病占5.5%,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占3.2%,先天性心脏病占1.2%,预激综合征占0.8%,特发性房颤占6.0%.结论 房颤病因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占主要地位,预防房颤的重点是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市级医院急诊科救治心力衰竭(HF)患者的病因及治疗状况。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1022例HF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HF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分布及治疗现状。结果:本组1022例HF患者中,女性363例(35.52%),平均年龄(59.86±12.54)岁;男性659例(64.48%),平均年龄(64.24±10.72)岁。引起HF的主要病因依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281例(27.50%),冠心病259例(25.34%),肺源性心脏病193例(18.88%)。在急诊科抢救室治疗HF的方法中,依次是氧疗993例(97.16%),静脉利尿剂815例(79.75%),静脉血管扩张剂795例(77.79%),抗生素481例(47.06%),华法林423例(41.39%),支气管扩张剂409例(40.02%),少部分应用钙通道拮抗剂、地高辛、硝酸酯、他汀类药物治疗。HF急诊治疗后好转951例(93.05%)。结论: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HF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主。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引起HF的主要病因。急诊抢救室治疗HF的措施以氧疗、利尿、扩血管为主,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应用抗生素、华法林、支气管扩张剂等对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老年性心力衰竭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础疾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常见;诱因以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为主;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治疗显效73例(60.8%),有效41例(34.2%),无效6例(5.0%)。结论老年性心力衰竭易被误诊和漏诊,临床上需认识其特点,进行综合治疗.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根据部分医院问卷调查,冠心病是我国心衰的第一病因,高血压是我国心衰的第二病因。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高,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本文回顾性地仅对老年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68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不同类型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及心功能状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1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以心律失常(206例,49.64%)和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99例,23.86%)最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位居第三位(67例,16.14%)。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以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为主,心功能多在NYHA I~Ⅱ级;妊娠合并非心律失常性心脏病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ST-T改变为主,主要病因为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Ⅲ~Ⅳ级多见于该病。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异常心电图以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ST-T改变为主。快速性心律失常易致患者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150例,分两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A组,54例)和不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96例),并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易患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比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表现陈旧性心肌梗塞史、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LBBB)、心界向左或向左下扩大、持续缺血的ST-T改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和重度右心衰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症状、体征相互掩盖,使病情更加复杂,漏、误诊率高,故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该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5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诊治要点.方法:对近5年内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左心衰蝎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治疗用药进行讨论.结果:58例平均年龄73岁,原有肺源性心脏病20例;合并有冠心病22例,高血压12例,高血压并冠心病8例,糖尿病8倒,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痛)2例.入院1~5天并发心力衰竭(心衰),诱发因素为着凉感冒39例,劳累9例,输液过快4例,无明显诱因6例,伴发热13例.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功能多已受损,且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易并发心力衰竭,临床易误漏诊,治疗中尤应注意利尿剂、胶体液及血管扩张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任宏生 《新医学》2006,37(10):700-700,F0003
题目 A型题(第1题-第15题)请从A、B、C、D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不引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疾病是下列哪一种?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B.高血压性心脏病;C.扩张型心肌病;D.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 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及LVEF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1.868、21.556、-14.361,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患者的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依次上升而LVEF水平依次下降(P0.05),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水平与血浆NT-pro BNP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637)、血清hs-CRP水平(标化回归系数=-0.824)均具有相关性(P0.05),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 BNP水平(OR=1.753)、血清hs-CRP水平(OR=2.308)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典型表现,其水平与患者的LVEF和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式选择和围术期处理特点。方法:101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4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56例,搭桥数目1-5支,平均3.1支。结果:所有病例无死亡,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应用、辅助呼吸时间等指标上OPCAB组高龄患者均优于CCABG组。术后并发症14例,其中CCABG组8例(17.8%),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低氧血症5例,心律失常3例,脑梗塞2例。OPCAB组6例(10.7%),包括低氧血症5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根据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术式以及恰当的围术期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02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例,女86例,观察患者PCI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术后10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腰部酸痛不适最多为94例(46.53%),穿刺部位血肿10例(4.95%),尿潴留9例(4.46%),血管迷走神经反射7例(3.47%),造影剂反应4例(1.98%).其中出现2个及以上并发症患者16例(7.92%),所有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及时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均好转.[结论]PCI术后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患者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13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5例(A组),非典型胸痛58例(B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和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阳性并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B组(17、2%)有冠心病明显低于A组(92.3%),P〈0.01。B组中血脂水平、血糖水平、高血压发病率均低于A组,P〈0、05。TEAPT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中老年非典型胸痛(B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54.5%,特异性97.9%,准确性89.7%。B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显著高于A组(90.0%,38.2%,P〈0.05)。A、B两组累及血管顺序均为左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38.2%、28.1%、33.7%及36.4%、27.3%、36.4%,P〉0.05)。病变分型均以A型多见(66.2%及63.6%.P〉0.05),其次为B型(25.9%及27.3%,P〉0.05),C型少见。结论ECG可反映当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血管的对应病变;中老年非典型胸痛或非典型胸痛伴冠心病危险因素诊断冠心病要慎重;TEAPT阳性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正确率,为筛选阳性病例行CAG检查、明确诊断、尽早行药物或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5月—2010年3月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6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8.1±3.2岁。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1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3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瓣膜成形术17例,合并心瓣膜置换术48例,其中合并带瓣人工血管置换(Bentall手术)3例。平均每例作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1.96±0.85个。结果:术后早期病死8例(12.3%),共出现并发症17例(26.2%);住院病死患者中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重症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再次开胸止血3例。5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心脏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后随访48例,失访9例,随访时间1-67个月,平均随访32.2个月,随访期间病死2例,均为非心源性病死。其余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综合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老年人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对 35 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 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确诊冠心病 2 32例 ,阳性率 6 5 4%。单因素分析 ,增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体重增加、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致老年冠心病事件发生。多因数回归分析 ,性别、年龄、吸烟及LDL/HDL C为冠心病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年轻患者比较老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更高。因此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可为老龄患者带来的绝对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103例,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冠心病伴有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记录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血脂水平等相关资料。结果 103例冠心病患者中男性46例(44.66%),女性57例(55.34%),伴有抑郁情绪59例(57.28%),其中男性有21例(35.6%),女性38例(64.5%),男女冠心病患者伴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伴有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对老年冠心病抑郁情绪的发生、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心衰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衰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分析各种因素与其抑郁、焦虑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0名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结果。结果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抑郁得分(48.64±10.05)分、焦虑得分(48.10±8.47)分均高于中国常模(33.46±8.55,29.78±1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337、20.530,P〈0.01),其中SAS〉40分65例,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72.22%,SDS≥40分61例,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67.78%,抑郁和焦虑并存的发生率为65.56%。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与年龄、文化程度、病程长短、居住地、婚姻、家庭支持及经济状况有关(P〈0.05)。心衰越严重者,其抑郁、焦虑分值也越高(F分别为10.609、11.957,P〈0.01)。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心功能越差的患者其抑郁、焦虑情况也相应加重。因此,针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冠心病患者,尽早识别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实施有效地心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预后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 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治疗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心功能、血脂和NT-pro BNP指标的差别,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高于对照组(t=16.596、15.920、6.659、10.1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t=-15.023,P0.01);心力衰竭组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和肌钙蛋白(c Tn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7.481、20.496、25.009、19.423,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水平高于对照组(t=5.810、1.745、5.501,P0.01),HDL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8,P0.0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与LAD、RAD、LVESD、LVEDD、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Tnl、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LVEF、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心力衰竭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资料,与21例中青年人心力衰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加,NYHA心功能Ⅲ、Ⅳ的比例显著增加;(2)引起心力衰竭前3位病因分别为冠心病(67.9%)、高血压病(32.1%)、肺心病(26.8%),老年组及高龄组常为2-3种疾病并存;(3)各年龄组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59.8%),高龄组心律失常(51.4%)也是重要的诱因;(4)老年及高龄组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易致漏诊误诊;(5)高龄组并发脑梗死(25.7%)、心律失常-房颤(34.3%)及死亡(17.4%)的比例增加。结论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不典型,病情越危重,并发症越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