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查体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24h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白蛋白/尿肌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指标,行统计学对比,并分析尿微量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为(318.9±107.9)mg,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为(38.2±1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r=0.31)。对照组受试对象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r=0.07)。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较健康者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脑梗死程度、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表明,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恶化及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笔者观察了脑心通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中医辨证为虚实两种基本证型的患者其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探索中风病虚实两种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在脑梗死发病中的规律。方法:临床随机观察120例脑梗死患者,并根据中医辨证随机分为虚证与实证型两组;以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中医辨证为实证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明显升高,与虚证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脑梗死患者辨证为实证者与尿微量白蛋白异常有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82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择5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作为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3组尿微量白蛋白的差别,并探讨STEMI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依次升高;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多支冠脉病变比例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均<0.05);术后6个月STEMI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者(P<0.05)。结论 STEMI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尿微量白蛋白是STEMI行PCI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与慢性冠脉病(CAD)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确诊为慢性冠脉病的患者132例为CAD组,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单支、双、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尿微量白蛋白为CAD的独立危险因素;Gensini积分与尿微量白蛋白具有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r=0.921(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975例于山西某社区体检的人员,测量和测定其代谢相关指标,以尿微量白蛋白30 mg/L为界,分为非微量白蛋白尿组(非M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代谢综合征采用IDF2005标准。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较非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和腰围均高;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与各代谢异常组分聚集的增加而增加;收缩压(OR=1.037,P〈0.001)、胰岛素抵抗(OR=1.110,P=0.02)、空腹血糖(OR=1.298,P〈0.001)是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独立相关,代谢异常组分集聚的个体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8例,按合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种中的一种、二种、三种、未合并分为4组,另设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体重、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公式(MDRD)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各组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增高,GFR降低;冠心病合并越多的危险因素,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增高越明显、GFR降低越明显。结论冠心病早期出现肾脏损害,合并危险因素越多,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病情程度及其冠心病发病与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47个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患者的发病病程、住院治疗时间及再入院情况,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及一般信息。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研究对象分组,比较病情程度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冠心病发病率,并以冠心病事件为因变量、尿微量白蛋白和年龄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的病程较增高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0 5),尿微量白蛋白与病程和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21、0.29,P<0.05);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增高组(P=0.042),成功建立了尿微量白蛋白、年龄因素和冠心病事件的Logistic回归模型(P=0.03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病情程度的估计和预测的因素,反映代谢综合征的病情程度,对预测冠心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药三芪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5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汪何  吕雄  刘乡  谢建军 《中医杂志》2002,43(7):530-53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DN的诊断以持续微量白蛋白尿为重要标志。本研究采用中药三芪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45例,观察其对早期DN微量白蛋白尿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下肢血管痛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和正常蛋白尿组(28例),比较2组下胺动脉血管病变程度、感觉阈值及发病率.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蛋白尿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程度重.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敏  王瑾 《中国针灸》2007,27(7):549-551
目的:依据临床相关研究资料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脑梗死相关关系及可能致病机制。方法:对临床关于HP与脑梗死相关关系及可能致病机制的研究资料作综合论述。结论:多数研究者认为HP感染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对HP感染与脑梗死发病正相关趋势的研究,尚无定论。对于HP感染可能致脑梗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HP可能单独或通过影响其危险因子的方式参与脑梗死发病,其致病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免疫、干扰脂代谢等多方面。但HP感染是否确为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确切发病机制为何,尚待进一步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月81例诊断为心源性脑栓塞的住院患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分为HT组和非HT组.共列入16项可能相关的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脑梗死面积、血脂、血糖、NIHSS评分等.结果:吸烟、大面积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入院时血糖升高、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在HT组和非HT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吸烟、大面积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入院时血糖升高、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高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生HT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脑梗塞患者伴发焦虑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量表、卒中量表(NIHSS)以及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对105例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状况、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神经缺损程度及中医证候要素进行评定,按照SCL-90的焦虑因子分为脑梗塞伴发焦虑障碍组与脑梗塞不伴焦虑障碍组,分析两组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脑梗塞伴发焦虑障碍与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额叶、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睡眠状况、“瘀血”证呈正相关,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呈负相关。结论女性、额叶梗塞、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塞、强迫、抑郁、“瘀血”、病情严重,社会支持程度及生活质量差是脑梗塞患者伴发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在防治脑梗塞的基础上应加强心理疏导,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适当选用抗焦虑药物治疗,促进脑梗塞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E-选择素水平及基因S128R多态性,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脑梗死组73例,对照组85例,用PCR-RFLP法对DNA多态性进行分析,ELISA法检测血浆E-选择素水平。结果发现3个基因型(SS、SR、RR),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风险度分析,R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脑梗死的风险性是S等位基因的4.958倍;脑梗死患者血浆E-选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13.139,P〈0.05),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E-选择素浓度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E-选择素基因S128R多态性与山西汉族人群脑梗死的发病相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山西汉族人群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脑梗死患者血浆E-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且浓度与有无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712例,以合并脑梗死者106例作为病例组,无合并脑梗死者6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暴饮暴食、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用药不规则、血糖控制欠佳、TG≥2.6 mmol/L、LDL-C≥3.36 mmol/L、HDL-C≤0.91 mmol/L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应该提倡戒烟、控制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调控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712例,以合并脑梗死者106例作为病例组,无合并脑梗死者6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阃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暴饮暴食、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用药不规则、血糖控制欠佳、TG≥2.6mmol/L、LDL-C≥3.36mmol/L、HDL-C≤0.91mmol/L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应该提倡戒烟、控制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调控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2例(Ⅱ组)患者与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78例(Ⅰ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组病例均记录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Ⅱ组收缩压、舒张压、2 h PG、TC、TG、LDL-C、HDL-C与Ⅰ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其余高血压患者在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高血压与无高血压患者在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FPG及脉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强调综合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达到有效降低糖尿病终点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头体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及对脑梗死的防治。方法:收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对Hcy及脑血管危险因素与脑梗死TOAST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血浆Hcy水平在TOAST1型和TOAST2型脑梗死中明显升高。Hcy与传统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降低,头体针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头体针疗法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能够减轻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心、脑梗塞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心、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分析颈动脉IMT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塞性疾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非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塞患者明显增厚,斑块数量增多。结论:2型糖尿痛合并心、脑梗死患者血糖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怡  王健  黄洁云 《河北中医》2014,(1):116-118
目的:观察脑梗死辨证施护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下进行辨证施护。通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测定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指标(血压、血糖、血脂),分析辨证施护在脑梗死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血压、血脂四项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辨证施护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脑梗死患者复发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