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供血机构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条件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纵观输血发展史,无论是重要的血液安全政策的实施还是重大的技术革新的应用,都能明显降低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国内血站采用ELISA试剂筛查血液传染病指标,由于该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使临床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依旧存在。随着自动化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的建立,已逐步应用于血液的病毒筛查,对降低因输血感染病毒而引起经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3.
最近30多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输血传染病(或输血传播的疾病)筛检方法与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保障输血安全、预防控制输血传染病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输血传染病的筛检方法与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病毒血清学(抗体、抗原)检测方法与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表现在病毒核酸检测技术(NAT)的引入和不断改进.现就血液筛检中病毒血清学技术与NAT的应用现状及及今后的发展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4.
实施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策略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避免经输血传播HBV、HCV、HIV,世界各国采供血机构都对献血者进行了严格的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测,但由于现有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存在"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沉默等原因造成的漏检--这些漏检的血液虽然检测不到病毒,但可能具有感染性--使血液质量尚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chnology ,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罗氏诊断公司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2型)核酸联合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对2013年4月~7月本血站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9418例血液标本进行 HBV DNA、HCV RNA和 HIV RNA1+2联合检测,先对6人份混样标本进行检测,如为非反应性,则该合并检测池中的标本均为非反应性,如合并检测呈反应性,再进行拆分检测。本试剂盒合并和拆分检测使用相同的复合PCR扩增系统,单管实时荧光 PCR检测3种病原体,通过将探针标记不同的荧光信号分辨HBV、HCV、HIV‐1+2反应性病原体种类。结果对9418人份ELISA检测 HBsAg、抗‐HCV、抗‐HIV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标本共检测出HBV DNA阳性6例,阳性率为0.06%;HCV RNA阳性1例,阳性率为0.01%,HCV RNA阳性血液病毒定量为4.27×106 IU/mL ;未检测出HIV RNA。结论 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HBV、HCV反应性的标本,常规开展NAT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上海浩源生物科技公司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对2011年8月~2012年5月本血站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36 678人份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 RNA-1项联合检测,先对8人份混样标本进行检测,如为非反应性,则该合并检测池中的标本均为非反应性,如合并检测呈反应性,再进行拆分检测.本试剂盒合并和拆分检测使用相同的复合PCR扩增系统,单管实时荧光PCR检测3种病原体,通过将探针标记不同的荧光信号分辨HBV、HCV、HIV-1反应性病原体种类.结果 对36 678人份ELISA法检测抗-HIV、抗-HCV、HBsAg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标本共检测出HBV DNA阳性57例,阳性率为0.16%;未检测出HCV RNA和HIV RNA.结论 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HBV、HCV和HIV-1反应性的标本,常规开展NAT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输血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有: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以及人工操作错误,其中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献血是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血站采用2个不同厂家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传染病指标。由于该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使乙肝、丙肝、艾滋"窗口期"造成临床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依旧存在。核酸检测(NAT)是对病原体核酸直接检测,病毒感染数天即能检出极微量的病毒核酸,不仅能大大缩短"窗口期"且能避免免疫静默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是一种新兴的血液传染病检测方法,可检测因"窗口期"感染、免疫静默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而漏检的污染血液.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我国也有多个血液中心进行了血液NAT的评估性研究工作[1] 2010年11月本站开始应用核酸检测系统对常规血清学筛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和HIV的NAT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健康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窗口期"患者的发生率,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标本进行HIV、HBV和HCV核酸检测的可行性评估。方法从无偿献血人群血浆中提取HIV、HBV和HCV核酸,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进行检测,同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HBV和HCV抗原或抗体。结果 53 431份献血者血标本中检测出HBV"窗口期"标本25份,检出率0.047﹪;未检测出HIV,HCV"窗口期"标本。结论核酸检测可有效的检测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HBV和HCV的"窗口期"标本。天津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HBV的"窗口期"潜在感染的危险,应考虑在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进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0.
献血者HBV、HCV、HIV的单人份核酸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Procleix ULTRIO Assay和Procleix TIGRIS System进行献血者单人份病毒核酸检测(ID-NAT),以了解ELISA法筛查的HBV、HCV、HIV漏检率,同时对ID-NAT和汇集NAT(MP-NAT)模式进行比较。方法在进行2次ELISA法筛查的同时,应用ULTRIO试剂在TIGRIS系统上行ID-NAT检测,对有活性的标本再分别进行HBV、HCV、HIV的鉴别测定,对ID-NAT阳性标本再进行8个(MP-8-NAT)和16个(MP-16-NAT)样品的模拟混样检测。结果在10064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10例ELISA法阴性、ID-NAT阳性标本,ELISA法筛查漏检率为0.99‰,该10例标本经鉴别实验确定为HBV DNA阳性;共检出28例ELISA法阳性、ID-NAT阳性标本,其中HCV6例、HBV22例。将28例ELISA法阳性、ID-NAT阳性及10例ELISA法阴性、ID-NAT阳性标本进行8个、16个样品模拟汇集,结果 MP-8-NAT、MP-16-NA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下降为78.6%、75.0%和30.0%、20.0%。结论 2次ELISA法血清学筛查模式存在较高的HBV漏检;ID-NAT的灵敏度高于MP-NAT,对于ELISA法阴性、ID-NAT阳性标本,MP-NAT存在很高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11.
血站开展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0年初,卫生部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的通知》和《2010年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1],决定在全国12个省(市)15家血站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成都市血液中心被卫生部纳入核酸检测试点的首批15家血站之列。血站如何按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HBV、HCV和HIV血清学阴性献血者中的核酸反应性比率,探讨开展血液筛查NAT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2011~2012年68 781份ELISA检测阴性或单试剂反应性待检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HCV和HIV 3项联合筛查,并对联检反应性标本做进一步分项鉴别试验。结果 68 781份ELISA检测阴性或单试剂反应性待检标本中,NAT共检出反应性84例,总反应性比率为0.12%(84/68 781);经鉴别后共检出HBV反应性30例,未检出HCV和HIV RNA反应性标本,联检反应性标本可鉴别率为35.71%(30/84)。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经常规酶免筛查后仍存在较高比例的HBV DNA感染,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降低酶免法漏检造成的输血风险,有必要进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3.
病毒核酸检测在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自上世纪80年代初报道艾滋病可经输血传播以来,血液安全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其中HIV、HBV和HCV三种病毒感染危害尤其严重,被世界各国列为献血者及临床供应血液的必检项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规定,血站使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抗-  相似文献   

14.
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为了解抗 - HCV阴性和阳性与 HCV- RNA检测分析的符合率 ,选取 HCV检测的筛查方法。方法 用现代分子技术 ,对 30 0 0例 EL ISA抗 - HCV检测阴性和 2 80例 EL ISA抗 - HCV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 HCV- RNA检测分析。结果  EL ISA抗 - HCV阴性样本中 ,HCV- RNA检测阳性率为 0 .17% (5 / 30 0 0 ) ,EL ISA抗 - HCV阳性样本中 ,HCV- RNA检测阳性率为 87.8% (2 4 6 / 2 80 )。结论  EL ISA抗 - HCV阴性样本中有 HCV感染窗口期漏检样本 ,EL ISA抗 - HCV阳性样本中 HCV- RNA阴性检出率为 12 % (34/ 2 80 ) ,血液 HCV感染的检测需同时使用 EL ISA和 HCV- RNA两种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偏倚是否能被献血者筛查及血液检测标准接受。方法校准品和质控物组成的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X),实验室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待评检测系统(Y1),实验室内酶标板速率法待评检测系统(Y2),献血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待评检测系统(Y3),献血车干式生化分析仪待评检测系统(Y4);每天在测定标本前测定2种靶值(41.1U/L,120 U/L)室内质控物各1次,连续20 d,标本采用献血者新鲜血液经干化学试纸条Y4系统测试后血清在其它系统中检测。计算试验方法(Y)与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1/2允许误差(10%),作为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可接受标准;同时以批间CV值CLIA'88 1/3允许误差(6.7%)为不精密度可接受标准。结果 Y2、Y4与X不精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Y4检测ALT质控物水平1(40.9 U/L)不精密度6.7%外,其他均6.7%,系统误差部分不能被临床接受。Y1和Y3与X不精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物批间CV值6.7%。结论应对不同ALT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学比对,判断其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血液报废和献血者流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集中化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开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6年1-6月,对重庆市14家基层血站送往重庆市血液中心的32 137份集中化检测标本的运输、检测、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等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结果在2016年1-6月的32 137份重庆市集中化标本中,对55份标本进行了不同原因的拒收,基层血站标本的NAT单反应性率为5.1‰(164/32 137),同期重庆市血液中心为2.3‰(129/55 859),鉴别检出率基层血站为1.8‰(57/32 137),重庆市血液中心为0.6‰(35/55 859)。结论重庆市血液中心开展病毒核酸集中化检测的效果已逐步显现,基层血站检测实验室与血液中心血筛实验室在检测能力和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逐步提高集中化检测程度,有助于血液检测效率和血液安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习燕  洪缨  廖耘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2):1092-1094
<正>献血者最关心的是采血器材的安全性,受血者最关心的是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明确提出:"采供血所使用的关键物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献血者健康和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关键物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只有合格的物料才能投入使用"。本中  相似文献   

19.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是否存在输血传播HBV、HCV和HIV的残余风险。方法对无偿献血者样本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的同时,应用NAT技术检测HBV、HCV和HIV。NAT检测阳性ELISA HBsAg阴性或NAT检测阴性ELISA HBsAg阳性的样本,进一步跟踪确认。结果12 000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未发现ELISA法检测抗-HCV和抗-HIV阴性,NAT检测HCV和HIV阳性的情况,发现2例HBV DNA阳性HBsAg阴性。1例HBV DNA阳性,乙肝免疫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均为阴性,跟踪11周后采血检测HBV DNA阳性,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另1例HBV DNA阳性,乙肝免疫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均为阴性,抗-HBc为阳性,跟踪3周后采血检测,2次检测结果相同,HBV DNA定量检测均为1000IU/ml左右的低含量。结论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存在输血传播HBV风险,原因可能为HBV的免疫"窗口期"、隐匿性HBV感染等,建议现有的血液检测体系下,为了阻断HBV的输血传播,增加HBV的病毒核酸检测和抗-HBc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酶联免疫法的窗口期HIV血样。方法将酶联免疫法阴性标本采用六混样用2种试剂进行平行核酸检测,在检测出阳性标本后,亦用2种试剂对其拆分进行单管核酸检测。结果 10个月内共筛查16 769例酶联免疫阴性标本中,核酸检测出1例HIV阳性标本,罗氏一代试剂由于该标本病毒载量浓度过高体现出抑制作用,罗氏二代试剂未显示出抑制作用。结论目前现行开展的检测技术仍有安全隐患,为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开展核酸检测可以提高临床用血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