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献血者标本1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PASⅢM血小板保存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PASⅢM保存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作对照(血浆组)。分别在保存1、5、7、10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活化率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PASⅢM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和MPV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活化率在血浆组随保存时间上升,在PASⅢM保存组比较稳定。血小板聚集率在PASⅢM保存组比血浆组下降幅度小。PASⅢM保存组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PASⅢM保存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上优于血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血小板添加液(H-sol),并评价其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新型血小板添加液(H-sol)的组成成分:氯化钠80.0mmol/L、醋酸钠25.0mmol/L、氯化钾5.0mmol/L、氯化镁2.0mmol/L、枸橼酸钠15.0mmol/L、葡萄糖15.0mmol/L、碳酸氢钠13.0mmol/L、磷酸二氢钠4.0mmol/L、L-精氨酸180.0μmol/L。将超浓缩单采血小板(PLT≥10×109/ml)悬浮在H-sol和100%血浆(对照组)介质中,置22℃±2℃振荡条件下保存,分别于1、5、7d取样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pH、葡萄糖、乳酸、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HSR)、血小板形变能力(ESC)、CD62P表达率。结果血小板保存至7d时,H-sol组(含<10%的血浆)与对照组比较,PLT、MPV、PDW、CD62P表达率、HSR、ES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pH高于对照组(P<0.01),1~7d葡萄糖平均消耗量和乳酸平均产生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采血小板在H-sol中的保存效果与100%血浆相同,血小板在H-sol中保存能更好地维持pH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2种不同添加液对4℃冷藏血小板的体外形态、活力和活化程度等指标的差异,分析特定的添加液对4℃冷藏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方法取8份单采血小板,将其一分为二,各保留35%血浆,分别添加葡萄糖甘露醇腺嘌呤血细胞保存添加液(GMA)和血小板保存添加液Ⅲ(PAS-Ⅲ)2种不同保存添加液,置4℃条件下保存,于5d后取样测定有关指标。结果在保存5d期间,GMA-PCs的低渗休克反应明显高于PAS-Ⅲ-PCs;而P-选择素的表达则显著低于后者;另外,前者IL-6的产生亦显著低于后者;2组PCs的血小板形变能力、GPⅠbα表达、乳酸生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4℃冷藏条件下采用血小板保存添加液替代血浆保存单采血小板,对保持血小板体外质量,GMA优于PAS-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射线辐照在保存期内对浓缩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每袋浓缩血小板分为3组,将其中两组标本分别用35Gy、70Gy辐照(Biobeam8000辐照仪)另一组标本作为对照组。在辐照的第1、5(保存期末)天分别检测浓缩血小板的pH值、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溢出率。[结果]辐照组与对照组各项代谢指标在辐照后第1天和第5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存过程中,各组葡萄糖逐渐消耗,乳酸不断产生,pH值随之下降,乳酸脱氢酶溢出增多,乳酸脱氢酶的溢出率逐渐增高。[结论]在保存期内,70Gy的辐照剂量对浓缩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无显著性影响,与普通血小板制品相同。  相似文献   

5.
GMA保存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糖甘露醇腺嘌呤(GMA)作为添加剂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将GMA替代血浆制备的浓缩血小板(GMA-PC)和以ACD血浆为介质的浓缩血小板(ACD-PC)置22℃水平摇箱内保存,于各时间段取样测定有关指标。结果:两组PC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和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平行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 0.05),在保存120h 期间,GMA-PC的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低于ACD- PC,前者的形态积分则显著高于后者,提示用GMA 保存的血小板其形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优于用ACD血浆保存的血小板。结论:初步证实用GMA替代血浆制备和保存浓缩血小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保养液与血浆混合保存血小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保养液与不同比例血浆混合保存单采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选用枸橼酸钠、醋酸钠、磷酸钠和氯化钠等组成血小板保养液,(22±2)℃振荡条件下保存单采血小板7d;按保养液与血浆混合比例,实验组分为实验Ⅰ组(50%保养液+50%血浆)和实验Ⅱ组(80%保养液+20%血浆),分别于1、3、5、7d取样检测血小板数(Plt)、pH值、葡萄糖消耗量、乳酸产生量和血小板膜CD62p的表达情况,并与100%血浆保存的血小板(对照组)比较。结果血小板保存到5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pH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pH仍>6.0;实验组血小板膜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和36%,比对照组的28%略高(P<0.05)。血小板保存到第7天时,Plt、pH和血小板膜CD62p阳性表达率,实验各组较对照组为差(P<0.05);1—7d葡萄糖平均消耗量实验Ⅱ组比对照组和实验Ⅰ组为高(P<0.05),而乳酸平均产生量则实验各组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结论采用血小板保养液与20%或50%比例的血浆混合,短期(5d)保存单采血小板的pH值和血小板数量与用100%血浆保存单采血小板的效果基本相同,但保存在保养液与血浆混合液中的血小板更易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添加海藻糖的血小板添加液替代70%血浆冷藏的血小板进行动物体内输注效果评价。方法采集兔心脏血,按常规方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将浓缩血小板分3组保存。血浆常温组:添加100%血浆,22℃保存;添加液低温组:添加70%PAS-ⅢM/30%血浆,10℃保存;冰冻保存组:添加100%血浆,-85℃保存。以新鲜血小板为对照,常温血浆保存组在d 3,添加液低温保存组在d 3、7、9,冰冻保存组在d 20复苏后分别检测血小板缺乏兔模型的血小板24 h回收率和生存率。结果除保存9 d的添加液低温组血小板存活率明显低于新鲜血小板存活率(P<0.05)外,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以及新鲜血小板的24 h回收率和存活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保存组血小板24 h回收率和存活率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改良的PAS-ⅢM能够替代血浆在低温条件下用于血小板的保存,能维持血小板的体内功能。  相似文献   

8.
改良血小板添加液低温液态保存血小板的形态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使用改良的血小板添加液替代70%自体血浆在低温(10℃)液态条件下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采集6名供者单采血小板,每一名供者单采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A组(常规保存组)加入100%血浆、22℃保存:B组(添加液10℃保存组)加入70%PAS—ⅢM/30%血浆、10℃保存;C组(冰冻保存组)加入100%血浆和海藻糖、-85℃保存;另设D组(血浆4℃保存组)加入100%血浆、4℃保存,作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照组。A、B组在第1、5、7、9天取样,C组在20天后复苏取样,分别检测CD62p、HSR、PAgT、LDH的变化。血浆常温组、添加液低温组于保存后第3、9天取样扫描电镜观察,血浆低温组于保存后第3天取样观察.冰冻组在20天后复苏取样观察,同时使用新鲜血小板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保存期内随保存时间延长,A组和B组CD62p表达增加,HSR和最大聚集率降低;A组的LDH释放、CD62p表达、HS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LDH释放明显较其他两组增多,但CD62p表达较少(P〈0.05)。A、B组血小板形态保持较好,C组血小板形态保持差。结论:改良的PAS—ⅢM保存液能够替代血浆用于血小板的保存,在低温条件下能够很好地保护血小板的功能,保存效果优于血浆常温保存。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用一种新的血小板保存添加剂——酸化葡萄糖营养液(AGN)于22℃水平振摇条件下,在国产PVC塑料袋内保存从ACD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血浆悬液(PC)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保存5天的PC其血小板计数、pH值、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等指标皆优于对照组(未加AGN的ACD-PC),用新鲜血浆孵育2小时后,其聚集率和低渗休克反应有较明显的恢复。透射电镜显示,在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形态完整、无伪足出现。用上述方法保存120小时的PC,其保存效果与国外一些实验室用第二代血小板保存袋保存的CPD-PC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添加液(PAS)是用合成的晶体液部分代替血小板制品中的血浆来保存血小板.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浓缩血小板都是悬浮在200~250 mL自体血浆中来贮存的.与保存在血浆中的血小板相比,用血小板添加液保存血小板具有诸多优点.由于血小板添加液中血浆比例减少,使过敏反应和输血反应减少,避免大量血浆输入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循环超负荷.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为改善血小板(PLT)质量,比较加入T-Sol和PAS-27a两种不同保存液的超浓缩血小板(hcPCs)和标准的浓缩血小板(stdPCs)的血小板活性,PAS-27a与T-So的差别在于前者含有葡萄糖,磷酸盐、钾、镁、碳酸氢盐。研究设计与方案从每名献血者进行2次机器单采血小板(n=14),每单位又分成两份。这样从每名供者获得4份hcPCs:每份含有2000×109血小板,保存于T-Sol或PAS-27a,stdPCs每份含1400×109血小板,保存于65%T-Sol或PAS-27a和35%酸性柠檬酸盐葡萄糖血浆中。在1到4天,做混旋计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H、血气、葡萄糖、乳酸盐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脂(TG)对机采血小板保存的影响。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MCS+)采集浓缩血小板(PC)24份,用高浓度TG贫血小板同种异体血浆(PPP)制备血小板悬浮于高TG血浆的模型,调整每份PC的TG终浓度分别为正常人群中值(2.3 mmol/L)的1倍、2倍和3倍,用低浓度PPP调整PC的TG使其终浓度为正常人群中值的0.7倍作为对照。样本于22℃保存,并分别于d 0、1、2、3、4、5测定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膜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各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呈下趋势;相同保存时间内,TG含量越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越明显;在保存的d 1—5,高T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在保存的d 0—5,高TG组的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对照组。结论悬浮于高甘油三脂血浆的血小板体外保存研究表明,高含量TG不利血小板的保存质量,可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和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提高机采血小板血浆中的含氧量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将机采血小板样品分为实验和对照2组。实验组在无菌条件下提高机采血小板血浆中含氧量(溶解氧)后,两组同时放置(22±2)℃水平振荡的血小板振荡仪器中保存。分别在血小板保存0、1、2、3、4、5天检测血小板量数量、血小板聚集反应功能、血小板液乳酸含量和血小板CD62p表达量。结果显示2组的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反应功能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2组间比较,血小板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聚集反应功能实验组在保存2-3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小板乳酸含量、血小板CD62p表达量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2组间比较,实验组的血小板乳酸含量和血小板CD62p表达量在保存1-3天时低于对照组(P<0.05);机采血小板的含氧量在0天时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高血小板血浆中的含氧量(溶解氧)可弥补保存袋中血小板代谢的供氧不足,提高血小板的有氧代谢和血小板的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添加液(PAS)是用合成的晶体液部分代替血小板制品中的血浆来保存血小板。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浓缩血小板都是悬浮在200-250mL自体血浆中来贮存的。与保存在血浆中的血小板相比,用血小板添加液保存血小板具有诸多优点。由于血小板添加液中血浆比例减少,使过敏反应和输血反应减少,避免大量血浆输入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循环超负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低温液态条件下血浆对保存于葡萄糖甘露醇腺嘌呤(GMA)血细胞添加液中血小板体外质量的影响。方法取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Cs)7单位。每单位等分成3份,分离部分血浆后,按比例加入GMA血细胞添加液,制成10%血浆-PCs、35%血浆-PCs和100%血浆-PCs,置4℃冷藏5d。检测0d和5d的血小板计数、pH、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HSR)、血小板形变能力(ESC)、P-选择素(P—selectin)、磷脂酰丝氨酸(PS)、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Ibα以及乳酸和RANTES(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T—cell Expressed,and Secreted)的生成。结果4℃冷藏5d后,35%血浆-PCs与100%血浆-PCs比较,血小板计数、pH、MPV、HSR、P—selectin、GPIbα和PS以及乳酸和RANTES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0%血浆-PCs与35%血浆-PCs和100%血浆-PCs比较,P—selectin和PS表达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SR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9);10%血浆-PCs与100%血浆-PCs比较,血小板计数下降,乳酸的生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GMA保存液4℃保存血小板时,35%ACD血浆可维持冷藏血小板的膜的完整性、正常代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保存期内单采血小板体外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存期间不同含量和纯度的单采血小板体外特性的变化。方法根据血小板的含量和纯度,将单采血小板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22±2)℃震荡条件下,100%血浆保存7 d,分别于d 0、d 1、d 5、d 7取样检测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形态、pH、葡萄糖、乳酸含量、CD62p、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和细菌培养等指标。结果血小板保存到d 7时,各组乳酸生成量、MPV、CD62p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H、PAgT显著降低(P<0.05),但Ⅱ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程度比Ⅰ、Ⅲ组低,且pH仍>6.7;与d 5相比,Ⅱ组血小板的新陈代谢指标、形态学、活化与体外功能指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亦未见细菌生长。结论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确实存在保存损伤,不同含量和纯度的血小板制品损伤程度不一,只要将每袋血小板计数控制在(1.0—5.0)×1011,白细胞污染率控制在1.0×106以下,可以将保存时间由目前的d 5延长到d 7。  相似文献   

17.
对2种不同纽成成分的晶体盐液分别进行过滤除菌或高压灭菌处理,并用自体血浆作对照,分别保存同一份血小板样品。晶体盐液Medium_(13)(MD_(13))含有枸橼酸盐、磷酸盐和葡萄糖等成分,Medilum t(MD_t)除上述成分外,还含有茶碱(1,3-二甲基黄嘌呤),血小板在不同类型的介质中保存7天后,血小板的功能及形态变化各组间无显著差别,但pH与第一天相比均显著下降;MDt溶液保存血小板7天后,其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同期在血浆中保存者,而pH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根据试验结果,我们认为MD_(13)和MD_t2种晶体盐溶液能代替自体血浆保存血小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在M-sol(mixture of solutions)血小板保存液中添加花生四烯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ANA)对体外保存血小板的影响.利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血小板,血小板保养液为M-sol,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0.1-50 μmol/L的ANA,未加入ANA的另一组作为对照,置于22 ±2℃振荡仪中保存.于第7d取样,用MTT比色法分析血小板的存活率.选定最佳浓度的ANA加入血小板保存液中,分别于第1、5、7、9和11d取样,检测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表达以及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含量.结果发现,加入终浓度为0.5μmol/L ANA的血小板存活率(91.23 ±5.44%)最高,与对照组(62.54±4.7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第1、5、7、9和11d实验组与对照组BPC均有下降趋势,但两组相比差较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存期间血小板MPV和PDW有增加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存到第9和11d血小板膜外PS的表达,在实验组PS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69±1.82% vs 11.21±2.03%;10.74±1.78% vs15.37±1.9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存期间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在两组中均有增加趋势,实验组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0.19±2.03 ng/mL vs 39.18±2.66 ng/mL; 34.52±2.64ng/mL vs 43.23 ±2.58 ng/mL),两组相比差较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低浓度ANA加入血小板M-sol保存液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血小板贮存损伤.  相似文献   

19.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得浓缩血小板(PCs)保存前混合,不管是用血浆(PS)或是添加液(AS)保存应该都是合理的,其产品质量应该同白膜法或单采法制得血小板制品相当。研究设计与方法在0天,以无菌连接管汇集PS PRP PCs至一新的1.3L保存袋(ELX,PALL Medical),制得的血小板加入低pH含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该研究的目标是调查SSP+血小板添加液延长随机供者混合血小板保存期的效果。材料与方法8份白膜制备的血小板,保存液为混合75%SSP+和25%血浆,采用Fresenius/NPBI Composelect血小板光滑滤器系统滤除白细胞。血小板浓缩物在聚烯烃保存袋中保存19天,在保存期间不同的时间点取样做体外分析。结果血小板收获率较用100%血浆常规方法制备时要低,SSP+保存血小板的体外质量可维持到第9天。第12天时葡萄糖消耗尽,并且伴有pCO2迅速降低,pO2升高和乳酸盐产生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