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恶性肿瘤的生存年限得到一定延长,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因此呈上升趋势。本文就我院自1994年至今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74例脊柱转移瘤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74例病人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在33~用岁2间.平均5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腰背部疼痛一约半数病人有神经很症状.其中合例出现截瘫,大小便无力甚至失禁等脊鹏损伤症状。原发肿瘤包括肺癌21例,直肠癌13例,肝癌9例、乳腺癌7例,鼻咽癌.前列腺癌及胃癌各5例.胰腺癌及膀肽癌各3例…  相似文献   

3.
刘琳  李丽  王侃  杜庆蕾 《吉林医学》2013,34(23):4753-4754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方法:对15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脊柱转移瘤的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这类疾病的MRI表现。结果:①本组15例病例中,颈椎受累3例,胸椎受累8例,颈椎、胸椎同时受累1例,胸椎、腰椎同时受累3例,腰椎、骶椎同时受累2例。②MRI表现:多椎体受累,呈跳跃性分布,胸椎最多见,常累及附件,椎旁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而椎间盘无异常。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低信号或者混杂信号,T2STIR呈高信号。结论:MRI能显示脊柱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汪四河  谢敏 《当代医学》2013,(25):61-61
目的探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RI与CT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93.75%,明显高于CT检查的46.87%(P<0.05);MRI检出各种病变例次数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较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高,可作为目前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一种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椎体转移瘤分别进行CT、X线及MRI检查。MRI采用SE序列T1WI及T2WI及脂肪抑制技术(STIR),其中32例行GA—DTPA增强扫描。结果:40例病灶均累及椎体或椎体附件,脊柱转移灶单椎骨者有12例,多个椎骨转移者28例。结论:原发肿瘤怀疑有脊柱转移时,MRI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筛选手段,与CT及x线相比,MRI诊断椎体转移瘤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易于与骨结核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检查在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0.3 T开放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0例脑转移瘤患者的磁共振平扫、水抑制(FIR)和增强扫描-采用静脉快速推注顺磁性造影剂Gd-DTPA(0.2 ml/k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中单发病灶8例,多发22例,平扫发现48个病灶,FIR发现72例,增强扫描发现96个病灶,65个病灶直径大于3 cm;发现最小病灶直径3 mm;伴发空洞54例。增强扫描发现平均每个病人有3.2个病灶。结论:MRI是脑转移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低场强磁共振检查既可准确发现微小和特殊部位的转移灶,又可得到病灶的边缘形态和内部情况以便于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转移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多为中老年,约半数有肺癌或乳癌史、早期确诊本病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本就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MRI是显示骨髓最佳影像方法,显示早期骨转移最敏感,能准确显示侵犯部位及范围。MRI多轴位成像显示脊椎骨转移、椎旁肿块、硬膜外侵犯、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明显优于CT。低场MRI对脊椎转移瘤诊断效果及表现如何是本文研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脊柱转移瘤的磁共振SE T1WI、SE T2WI、STIR序列图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RI对脊柱转移瘤有肯定诊断价值,T1WI、STIR序列是脊柱转移瘤MR检查中重要且简捷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0.
吕旭光  丁朝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93-2793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病灶明确,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9例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表现。结果49例中,单椎节8例,多椎节41例,病变椎节共147椎节,T1WI上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37/49例(76%),等信号11/49例(22%),低信号1/49例(2%),伴附件破坏23/49例(47%),多椎体转移瘤病例中,呈跳跃分布29/49例(59%),椎旁软组织肿块12/49例(24%),椎管狭窄19/49例(39%)。29例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结论对于脊柱转移的诊断,MR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38例转移瘤共涉及166个椎体,单发转移5例,多发转移33例,其中呈跳跃式分布22例。134个受累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27个呈长T1短T2信号,5个椎体T1WI为低信号,T2WI上为混杂信号,STIR上139个受累椎体见高信号。合并压缩性骨折椎体数21个,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合并附件转移14例,无一例出现椎间盘受累征像。18例行增强扫描时,受累椎体、附件及相邻的软组织肿块均见轻—中度强化。结论:在低场强磁共振上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性表现,能有助于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高分辨率CT及MRI成像诊断脊柱转移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为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脊柱高分辨率CT及MRI成像影像学表现,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率为93.0%,明显高于高分辨率CT检出率的80.6%(P<0.05);MRI对于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附件、病理性压缩骨折及椎旁软组织受累情况的诊断均优于高分辨率CT(均P<0.05);2种检查方法对成骨性骨质破坏、混合性骨质破坏及椎管狭窄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高分辨率CT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各有优势,但MRI在发现早期病变、病理性压缩性骨折、附件及软组织受累等方面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24小时)脑挫裂伤低场强MRI表现特征,提高基层医院医师对本症的认识水平。方法:对60倒超急性期(〈24小时)脑挫裂伤低场强MRI信号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T1WI与T2WI在脑挫裂伤超急性期(〈6小时)、超急性晚期(6—24小时)各有特征性信号变化,T2WI明显优于TIWI;检查时间相对短,仅为缩短检查时间T2WI也能正确做出脑挫裂伤诊断;易于显示颅底、脑干、后颅凹等处CT不易显示的病灶;对于重症病人可携带简易监护设备进行检查,增加了检查的安全性。结论:超急性期(〈24小时)脑挫裂伤低场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准确认识这些征像,有助于超急性期(〈24小时)脑挫裂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王钧  李亮 《吉林医学》2010,31(8):1021-1022
目的:探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正确诊断40例,检出受累椎骨49块,CT正确诊断33例,检出受累椎骨39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结论:MRI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CT,应是脊柱转移瘤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冉隆富  俞琴 《四川医学》2003,24(9):914-915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好发于 4 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本院自开展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来 ,已明确诊断了 2 2例膀胱癌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2~ 82岁 ,平均年龄 6 7岁 ,使用安科公司ASM 0 15P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采用SE序列 ,T1加权像 5 0 0 / 30ms ,T2 加权像 180 0~2 0 0 0 / 90ms ,层厚 8~ 10mm ,常规作盆腔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患者于扫描前一天清洁肠道 ,扫描前30min饮水 30 0~ 5 0 0ml,以充盈膀胱。1 2 结果1 2 1 膀胱内病灶数 :17例为单发 ,其中 2例伴右髂内血…  相似文献   

16.
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民 《当代医学》2010,16(18):99-100
目的观察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检查结果 ,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3月脊柱转移瘤25例分别进行MRI与CT检查。结果 25例患者联合CT、MRI检查结果显示各种病变132例次,CT检查显示各种病变70例次(60.61%,80/132),诊断脊柱转移瘤12例(48.00%,12/25),MRI检查分别为124例次(93.94%,124/132)、22例(88.00%,22/25),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存在差异,MRI比CT更敏感(P〈0.05)。结论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敏感性高于CT。  相似文献   

17.
尚静  杨玖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85-4086
目的:通过对58例椎体转移瘤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的分析,旨在提高早期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扫描技术的应用。方法:对58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行MRI扫描,常规序列及自旋回波和DRIVER,PS3D及PS序列扫描,部分患者加扫STIR序列扫描。结果:转移瘤改变于T1WI呈低信号,于T2WI呈高信号,58份病例中57例伴有程度不等的压缩性骨折改变,54例伴有椎弓根信号改变且有程度不等的膨大现象。58例均有程度不等的椎旁软组织肿块。MRI诊断57例,其中1例误诊,诊断率为97.4%,敏感性100%,特异性95%。结论:MRI是椎体转移瘤诊断最可靠的影像学诊断,它视野大,无创伤,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尤其对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I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3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3例中,共累及152节椎体。50例多椎体受累。112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24节椎体前后缘隆突。35节椎体压缩性骨折。115节附件破坏中,80节附件外形粗大。53例中,40例可见跳跃征。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 T2*WI FFE序列成像在颅脑血管性及出血性病变检查中的敏感性。方法:分析110例临床可疑颅脑出血患者的常规MRI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以及T2*快速场回波序列(T2*WI FFE)资料,比较常规序列、T2*WI FFE序列对颅脑出血病灶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并探讨T2*WIFFE序列的可行性。结果:T2*WI FFE序列为显示颅脑出血灶最敏感的序列,能显示常规序列所不能显示的脑微出血。无论在检出脑出血灶,还是图像信噪比,T2*WI FFE均能满足临床需求。结论:低场强MRI T2*WI FFE序列能明显提高颅脑出血灶的检出率,进而提高颅脑血管性及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其在临床颅脑出血筛选方面具有常规MRI序列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