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2000年4月~2006年7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16例,均经X线片诊断Pilon骨折.6例不伴腓骨骨折者行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结合石膏托或外固定架固定;10例伴腓骨骨折者采用有限切开腓骨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中2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加用拉力螺钉固定,继以石膏托或超踝关节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按Helfet疗效评价标准,总优良率为93.8%(15/16).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高向华 《临床医学》2010,30(9):72-73
目的探讨腓骨钢板加胫骨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加胫骨撬拔复位、植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有移位合并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岁~62岁,平均34.5岁。闭合骨折12例,开放骨折4例。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9例,Ⅲ型4例。结果本组16例随访8~30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4个月。临床疗效参照Helfer评分标准,优9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腓骨钢板加胫骨有限内固定技术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费用低,是治疗Pilon骨折既实用又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以往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及螺钉、骨栓及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术式,但存在固定不牢靠、对合不良等弊端。目的:通过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内固定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下胫腓钩板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征。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对象:选者2001-10/2004-03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的患者23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前外展型5例。其中双踝骨折14例,三踝骨折9例。方法: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2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常规摄X射线片。1周即可进行距小腿关节功能锻炼,2个月左右即可部分负重行走。功能测评根据改良Mazur标准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主要观察指标:①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11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及功能测评结果: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2-18周;优16例,良5例,可2例。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患者下胫腓间隙无分离,内、外踝与距骨之间的距离对称,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治疗胫腓联合分离伴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并能恢复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功能,其内固定稳定,生物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方式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估,旨在提出最佳方案。方法:自1995—2000年共收集Pilon骨折42例,根据Rtiedi—Allg?wer分型其中I型8例,Ⅱ型16例,Ⅲ型18例。10例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16例行切开复位三叶型钢板内固定;16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平均随访34.6个月,根据Bourne标准,Ⅰ型优良率:100%,Ⅱ型优良率75%,Ⅲ型优良率50%。3种治疗方法在不同类型的Pilon骨折各有所长。结论:根据Pilon骨折的特点,对Ⅰ型选择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较佳,Ⅱ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种治疗方法,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对Ⅲ型及开放性Pilon骨折应视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t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单侧胫骨pilon骨折患者18例,根据R0edi-Allgow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8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0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1~38(22.3±1.5)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其中可8例(1I型5例,111型3例);差10例(Ⅱ型3例,Ⅲ型7例)。术后发生创面不能闭合1例;切口感染4例,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表浅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关节退行性变10例,其中3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强直11例。【结论】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与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难点在于关节面的重建和软组织保护,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具有三维固定等优点,与以往普通固定材料相比有一定优势。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的结构特点以及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的疗效。方法:对2004-03/2010-08收治的7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57例,Ruedi-AllgowerⅡ型31例,Ⅲ型48例;部分开放性损伤者行急症处理,闭合性损伤者于伤后7~12d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形态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或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4~19个月随访,应用Tornetta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Ruedi-AllgowerⅡ型优良率为97%,Ruedi-AllgowerⅢ型优良率为79%;Ruedi-AllgowerⅢ型患者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优良率达88%,支架外固定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均不满意;外固定者创面均有浅部感染及部分软组织坏死,经对症处理全部愈合,未发生骨髓炎及骨不愈合情况。结果可见应用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疗效理想,治疗要点在于保留软组织覆盖和重建稳定的关节面。  相似文献   

8.
Pilon骨折是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 ,作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共 2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 6例 ,女 5例 ;年龄 1 6~ 61岁 ,平均 32 2岁 ;致伤原因 :车祸 1 2例 ,坠落伤 7例 ,钝器伤 2例 ;骨折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1 ] ,Ⅱ型 1 3例 ,Ⅲ型 8例。治疗方法 :先用钢板固定腓骨 ,恢复腓骨的高度 ,然后安装外固定支架 ,其近端螺纹钉固定在胫骨上 ,远端螺纹针固定在距骨或跟骨上 ,撑开恢复胫骨长度。直视下整复胫骨关节面 ,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骨块。有骨缺损者用髂骨植骨。术后外…  相似文献   

9.
Pilon骨折指胫骨远端累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本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针对闭合性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治疗2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14例,女6例;年龄17~56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伤5例,运动损伤2例;行急诊手术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5例,15例先行跟骨牵引及消肿抗炎对症治疗,待踝部肿胀部分消退、水泡消失、皮肤褶皱出现后再行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T型钢板内固定;按Ruedi和Allgower分型[1]:Ⅱ型14例,Ⅲ型6例。1.2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仰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分步延期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28例,其中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6例;入院后均行急诊手术,开放性骨折组先行清创术,一期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胫骨骨折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软组织条件改善后,二期拆除外固定行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二期手术间隔时间9~21 d,平均12d。16例采用切开复位、植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12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并发症:皮缘部分坏死2例,浅表感染2例,术后无外固定针眼相关软组织感染,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病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按Mazur评分系统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结论分步延期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既能促进严重损伤的软组织条件明显改善,减少软组织相关并发症,又能解剖恢复关节面和可靠内固定,有助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是治疗复杂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