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钟紫外  陆晨  张特  毛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70-317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穿刺成功35例,穿刺成功率87.5%,对照组穿刺成功30例,穿刺成功率75.0%.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稳定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临床体会。方法抽取2012年2~12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50例,进行治疗前准备好医疗用具,并对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为其减少慌张、消极的情绪,并获得患者合作,对在手术时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污染、恶化)等实施护理与检查。结果对50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穿刺有效率为98%以上,少量患者术后出现异常情况。结论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进行各种临床护理后,有效提升患者穿刺率,避免术后其他病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相关穿刺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和结论护理人员只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加强观察和护理,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患者实施MRI检查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核磁共振室进行MRI检查的患者选取120例,在对全体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之后,进行随机平均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表现显著比对照组要好(P0.05),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进行MRI检查的患者中实施静脉留置针以及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使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方法,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由于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20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找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正确方法和护理措施。结论利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提升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护理干预在肾活检中提高穿刺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成效。方法对62例肾活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程序,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程序,能减少肾活检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不良情绪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0例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况、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评分为(26.43±6.93)分、抑郁评分为(27.28±6.04)分;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为(30.38±7.95)分、抑郁评分为(31.67±6.55)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2.5%,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7.5%,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两组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 0.05),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做好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术患者术前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为经皮肺活检诊断术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准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肾穿刺手术的护理工作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以本院肾内科收治并进行护理的患者为例,包括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手术准备、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术后休息、病情观察以及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护理的意义。方法:对甲状腺结节穿刺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患者减轻了紧张恐惧心理。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了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80例重度失血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5.00%的抢救成功率,而对照组患者则达到了65.00%的抢救成功率,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可以促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中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纳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临床路径式护理。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检查时间、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更高,检查时间更短(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依从性:实验组97.67%(42/43),对照组83.72%(36/43),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4.65%(2/43),对照组18.60%(8/43),差异(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可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发症,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4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无负压细针穿刺,观察组患者根据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采取相应的细针穿刺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细胞学诊断效能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确诊断率更高(P <0.05),无法诊断率、无明确诊断意义率更低(P <0.05),观察组方法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皆更高(P <0.05)。结论能量多普勒半定量分级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成功率和细胞学诊断效能,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张哲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319-3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且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125例经过术前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加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实践证明,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尽早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封管液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107例心血管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血管患者大多数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从而减轻心血管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受到广大患者认可接受。  相似文献   

15.
张小娟  李静 《河北医药》2016,(23):3669-3671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于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将2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套管移位、液体渗漏、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于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套管移位和液体渗漏减少;留置针保留时间延长;静脉炎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和静脉留置针护理知识学习,护士对可能引起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和严重程度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静脉留置针和穿刺血管的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的正确穿刺和有效固定,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灵活掌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知识的卫生宣教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士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高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套管移位和液体渗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反复刺对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静脉血管的感染、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方法本组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需要,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5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0%,无发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结论糖尿病患者静脉易损伤,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时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熟练掌握科学的穿刺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展情况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29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出血8例,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4例,手足抽搐10例,甲状腺危象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2例。将每组并发症患者均分两类,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和对应的专业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临床表现及护理后的痊愈情况。结果各组甲状腺并发症患者在经过专业护理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患者术后采用密切观察病情及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方案,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病情治疗效果。因此,对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套管针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的方法以及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本组共90例老年患者,采取浅静脉留置针方法进行浅静脉穿刺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浅静脉穿刺护理。结果套管针保留6h~7d,穿刺成功率为97.4%。5例患者出现局部血管发红的症状,经过合理的处理,症状消失。没有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可以减轻患者因为反复穿刺的痛苦,也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合理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以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其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2012年5月-2013年5月的50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试验组,按制定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出血率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实施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相应术后出血预防以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及其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224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并配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程度包括静脉滴注、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方面。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穿刺成功112例(100.0%),对照组穿刺成功99例(88.4%),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有利于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