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并根据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随访18~72个月,平均34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翻修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部轻度酸痛22例。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4.3%,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床行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评价应用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应用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22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头、粗隆部骨折各3例。结果:22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9—66个月),无1例感染,无关节严重疼痛、功能障碍及DVT发生,无术后关节早期脱位,无假体松动、断裂、下沉等并发症发生,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28.2分恢复到术后的84.6分。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共48例,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68.8岁。新鲜骨折43例,陈旧骨折5例,骨折类型均为Garden Ⅳ型,术后对患进行随访。结果:对48例患进行随访6~48个月,无感染、脱位及假体松动现象发生,仅3例出现轻度活动后疼痛。Harris评分平均为92.5分。结论: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49例高龄(平均81.2岁)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10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结果 133例获随访8~62个月,平均38个月,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80分者95例,占94.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80分者46例,占95.8%。结论在积极有效治疗内科并发症、严格麻醉监护和规范手术操作的前提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比较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995~2001年在我院治疗的262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结果 按Harris评分标准,A组术后优良率达到93.8%;B组术后优良率达78.4%,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 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6.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探讨其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6例,其中半髋置换32例,全髋置换24例。骨折按Garden分型,型26例,型30例。结果5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行翻修术1例,入院期间患者无死亡。随访12~28个月,按Harris标准评分:优39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适宜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缜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组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3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Garden分型:Ⅲ型20例,Ⅳ型12例。结果手术时间为25~60min,平均为35min,出血量50—500ml,平均220ml。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为95.1分,终末随访优良率为87.5%。无切口感染、骨折、神经血管损伤、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55例,全髋关节置换79例。结果 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0年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全面了解其全身情况,可以耐受手术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1例,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6岁,对患者术前状况、骨折分型、合并症、手术类型选择等进行总结评价。 结果:术后1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Harris评分79.45-94.07分,3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Harris评分83.32-96.50分,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人工髋关节手术有85%以上的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治疗效果满意,可以较快速地重建髋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无坐骨神经损伤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22±3.8)个月。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7例(94分±2.8分),良5例(86分±2.3分)。结论采用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 Ⅳ型股骨头骨折手术简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 5 5例 ,全髋关节置换 79例。结果  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 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 ,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 ,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 ,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6月,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22例,男12例,女1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年龄为65~82岁,平均72岁;从骨折到行髋关节置换的时间为8~71个月,平均41个月.骨折内固定方法是多枚螺钉12例,滑动髋螺钉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2例,股骨近端钢板2例.失败原因是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7例,骨折不愈合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术前患髋Harris评分平均37分(32~45分),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l1例,骨水泥型全髋置换4例,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4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3例.标准柄股骨假体1 5例,长柄股骨假体7例.结果 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8分(84~95分),优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8%.无假体松动和下沉.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一种有效挽救关节功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及评价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术前做好全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者。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外侧直切口进入。术后应用抗生素,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8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6个月,平均8个月,无一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伤口均愈合,无一例感染,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应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01例103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或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置换)后进行1~5年的(平均3.2年)随访。结果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病人术后评分均有明显增加,较术前平均提高60分,病人得到较好的恢复,本组优70例,良18例,中13例,差2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人路对58例(58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结果经过3~19(8.5±0.5)个月随访,58例术后2~3周均恢复行走活动,无1例死亡。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优21例(21髋),良31例(31髋),可4例(4髋),差2例(2髋),优良率89.7%。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早期活动,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骨水泥固定16例与未用骨水泥固定18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1-10年,平均5年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骨水泥组疗效:优11例,良8例,尚可4例,差2例;非骨水泥组疗效:优11例,良10例,尚可5例,差1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府用骨水泥固定与非骨水泥方法.两者疗效并无显著善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5-04诊治的11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55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置换组),55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置换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总时间,术后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110例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全髋置换组,而全髋置换组术后24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总时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应用广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的优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更有效维持患者远期良好的髋关节功能,并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共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4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3个月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与全髋关节置换组相比,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总引流量较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有1例出现关节脱位,两组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创伤严重、手术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推荐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2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1~10年的随访观察,获得完整资料276例。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股骨颈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应用骨水泥固定与未用骨水泥固定,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和评价。结果本组优108例,良143例,尚可22例,差3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特别适用于老年新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臼已有病变者,宜选用全髋置换术。是否应用骨水泥固定,比较其中、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有骨质疏松者以采用骨水泥固定为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北京北郊肿瘤医院、北京潞河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至少随访12-36个月以上,平均随访21个月。功能评价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者18例,良者8例,可者2例,差者2例,1例在短期内死亡,无假体的松动、下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能够显著减轻髋部疼痛、改善功能、有效降低合并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