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闫建军 《吉林医学》2015,(7):1452-1453
目的:探讨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艾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81例吸毒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实行健康教育干预的98例人员作为研究组,另83例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一组纳入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人员进行观察,对比两组对吸毒有关知识、艾滋病知识、吸毒与艾滋病关系的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吸毒有关知识得分、艾滋病知识得分及吸毒与艾滋病关系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从而自觉规避危险行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利用封闭式调查表,对海南三市县戒毒所l的506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干预教育。结果 吸毒人群平均年龄25.4岁,平均毒龄2.9年,平均戒毒1.5次。93.0%的人听说过艾滋病,其中38.0%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报刊杂志,有77.1%的人愿意接受上门宣传艾滋病知识。通过干预,吸毒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在3.3—24.0个百分点。结论 在吸毒人群及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非常必要,而且效果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监管条件下的强制戒毒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对新入戒毒所的2 530名吸毒人员分批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教育前后均用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答卷调查。结果吸毒人员在同伴教育培训干预后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正确认识比干预前平均上升27.30%,培训后吸毒人员对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态度)的回答正确率比干预前平均上升33.40%,培训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积极正确态度比干预前平均上升18.90%。结论同伴教育培训干预后的吸毒人员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认识,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减低危害方面的信息掌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近期内采用同伴教育手段对男男性接触(MSM)人群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2010年3~10月对佛山市MSM人群采用艾滋病同伴教育行为干预手段,并分别对同伴教育前和同伴教育后的MSM人群相关艾滋病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伴教育扩大了MSM各类人群干预覆盖面,总干预人数增加了184.01%,并成为主要干预手段;实施同伴教育前后该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同伴教育前后该人群高危性行为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同伴教育后检测人数上升,掌握该人群的H IV感染率为9.13%。结论短期内同伴教育对改变MSM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影响作用有限,但对扩大不同亚群MSM的干预规模以及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检测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并为长期开展MSM艾滋病综合防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干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和HIV抗体阳性率都比干预前低。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6.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干预效果,为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抽样,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两个组,即干预组(实施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三所高校对照组、同伴教育组干预前后在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院校的同伴教育组知识、态度得分均高于其他两所院校,而传统组仅知识得分高于其他两所院校。结论:同伴教育是大专院校值得推广的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转变对待H IV/AIDS态度和行为的有效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广州市3所中学中抽取初中493人、高中404人作为干预组,初中224人、高中148人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0个月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通过艾滋病知识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的认识和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有很大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中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开展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龙岗Ⅸ某工厂450名流动人几作为干预组,另一工厂的490名流动人口作为对照组.并对十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同伴教育半年后,干预组艾滋病问题基本认识与交流得分、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得分、艾滋病相关问题态度、行为与生活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P<0.05):"UNGASS"各指标的正确应答率和避孕套的使用率也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婚外性行为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同伴教育在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近期效果显著,适宜在流动人口中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吸毒者的安全性.方法 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探讨工作模式及方法,并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 I 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结论 加强艾滋病干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0.
林爱红  尹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704-1705
目的 提高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感染的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而改变高危行为,降低AIDS的危害。方法 按教育对象的年龄、教育程度,随机分为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的干预采用同伴教育形式。通过问卷形式对各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对比同伴教育组和非同伴教育组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行为改变情况,发现同伴教育使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有关艾滋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及安全套的使用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同伴教育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值得在其他类似人群中进行椎产,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对高中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上海市虹口区的高级中学中随机抽取3所学校作为样本学校.从每所样本学校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共143人作为干预组,另自每所样本学校中各抽取一个班级共152人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学生实施6个学时的艾滋病同伴教育,于同伴教育实施前及实施后1周和1年时,分别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生殖健康、艾滋病和性病知识.结果 干预组同伴教育实施前及实施后1周和1年的知识均分分别为21.66±8.71、31.72±7.78和30.97±8.46;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知识均分分别为22.32±9.24、22.61±8.66和22.51±9.16.统计学分析表明,同伴教育实施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知识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同伴教育实施后1周和1年的知识均分较教育实施前及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教育实施后两时间点间以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的知识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能显著提高高中生的相关知识水平,且具有长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暗娼开展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效果评价及伦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旨在探索高级场所对暗娼开展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效果及伦理对策.方法:运用健康教育前后对比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知识、行为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干预前调查140人,干预后调查87人.数据用SPSS10.0软包进行X2检验.结果:在暗娼中开展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目标人群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安全套使用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值.结论:保证人力资源的配备;坚持尊重的原则;体现人性关怀;同伴教育是提高干预效果的做法及伦理对策.对暗娼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病、艾滋病蔓延的有效方法,运用这一"理性工具"来降低艾滋病在社会蔓延的危险性,同时也保护了暗娼她们自己,体现了医学伦理的人道主义;也增加了不同人群的信任与团结,是构建伦理共同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志愿者在大学生中预防艾滋病活动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以河北大学2014、2015级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学生为干预组,以河北大学2014、2015级临床医学院学生为对照组.在干预组中通过培训志愿者,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并通过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接受同伴教育前后,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953%和4137%,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4352%和5612%,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63%和6547%,以及艾滋病正确态度持有率分别为3731%和4712%,均有所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不足60%,且在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大学生中依托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但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改善并不理想,还需在今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与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持续开展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在实施前后分别进行艾滋病防治、防治资源利用及危险行为和态度等相关内容问卷调查,从而评价同伴教育效果。结果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使参与活动的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服务知晓情况及行为意识均有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实施前的14.3%提高到37.9%,增长了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7,P〈0.05);传播途径知晓率从实施前的39.3%提高到78.6%,增长了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P〈0.05);实施前有56.3%(79/140)实施后有85.0%(119/140)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工作,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7,P〈0.05)。结论在校外青少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洪江区吸毒人群分布状况,探索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艾滋病自愿咨询、公安机关配合登记询问、健康教育及关爱支持等措施,在社区和戒毒所内开展清洁针具销售和针具回收等干预措施,应用共用针具率、男性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洪江区吸毒人群以城区人口、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男性及未婚者为主,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性行为降低,针具销售大幅度上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大幅度上升。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有助于提高吸毒者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变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对高中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上海市虹口区的高级中学中随机抽取3所学校作为样本学校.从每所样本学校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共143人作为干预组,另自每所样本学校中各抽取一个班级共152人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学生实施6个学时的艾滋病同伴教育,于同伴教育实施前及实施后1周和1年时,分别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生殖健康、艾滋病和性病知识.结果 干预组同伴教育实施前及实施后1周和1年的知识均分分别为21.66±8.71、31.72±7.78和30.97±8.46;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知识均分分别为22.32±9.24、22.61±8.66和22.51±9.16.统计学分析表明,同伴教育实施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知识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同伴教育实施后1周和1年的知识均分较教育实施前及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教育实施后两时间点间以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的知识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能显著提高高中生的相关知识水平,且具有长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洪江区吸毒人群中针具交换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军  陈曦  蒲洪波  庄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06-1807,1790
目的探讨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的可行性,评价其预防注射吸毒者HIV感染效果。方法通过政策倡导、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在社区开展清洁针具交换。结果开展清洁针具交换活动后发放和销售针具比基线调查时上升了173.91%,注射吸毒人员最近一次共针率从31.86%下降到12、87%,最后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从33.66%和20.79%上升到70.80%和80.7%。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以同伴教育为主的针具交换活动有助于提高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滦南县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和试剂,对400例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本次调查女性性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为28.62±5.99岁,未婚占57.25%,户籍所在地遍布全国各地,本省占67.00%,省外占33.00%,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0.00%。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00%,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6.75%,有吸毒行为的很少,仅有4人,均不是注射吸毒。最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服务的有298人,占74.50%。血清学检测没有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感染者,梅毒抗体阳性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9例。结论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应改变行为干预方式方法,加强同伴教育服务的开展,提高同伴教育服务的可及性,促进她们的行为改变。同时,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性病感染率较高,在预防艾滋病的同时应该加强性病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艾滋病预防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600名,其中200名为来自职业中等学校,200名来自二甲医院的医护人员,200名来自某知名企业职工。将不同职业的6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00例)和实验组(3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艾滋病教育,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程度和掌握程度。结果:经过教育后,实验组对艾滋病的知晓程度和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职业的人群采取健康干预方式可明显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及掌握程度,有助于预防艾滋病,值得在人群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东湖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监测艾滋病相关行为,分析它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东湖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在吸毒人群中抽查400名吸毒人员,调查其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及血清学信息.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00%、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为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6.96%.吸毒人群HIV检测并知晓结果68.75%.血清HIV检出率1.75%;梅毒检出率为4.25%;丙肝感染率为46.25%;吸毒人群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2.75%.结论吸毒者共用针具吸毒比例有所降低;感染率均处于低水平,表明东湖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仍需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进一步遏制HIV、梅毒和丙肝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