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ITP多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输注机采血小板及脾切除等,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等弊端。既往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TP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此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论述近年来中药治疗ITP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血液系统中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现今中医药对其的防治因具有特有优势而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推广,本文将从病名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等方面论述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于ITP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3.
从病因病机、分型论治、分期治疗、专方治疗等方面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出血的证候特点,前人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病机概括为外感邪热妄行,脾气受损而不摄血,肝肾阴虚灼络,瘀血内阻使血不循经。后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将其病机总结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中医治疗此病多强调结合虚实、脏腑、出血之缓急辨证论治。常用组方有清瘟败毒散、二仙汤、二至丸、犀角地黄汤、归脾汤等经典方剂加减。  相似文献   

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过去称为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目前西医治疗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这些疗法效果肯定,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停药后易复发等弊端,因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之一,一般以无明确诱因的单纯性血小板数减少为特点。基于人口基数的ITP流行病学数据国内无报道,而国外报道成人ITP年发病率为(2~10)/10万,老年人、育龄期女性为高发人群。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无症状、皮肤黏膜瘀斑瘀点、内脏出血及致命性颅内出血均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存在。老年患者的内脏出血及致命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大于年轻患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对成人ITP诊治专家共识逐步进行了4次更新,2018年发布了《中国成人ITP治疗指南》。ITP国际工作组及美国血液学会在2019年均对其既往发布的共识、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结合国内临床研究进展及实际情况,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召集国内专家对《中国成人ITP诊治指南(2018版)》进行修订,旨在为成人ITP诊治提供最新的临床指导。目前,ITP发病机制较为经典的共识是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即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ITP归属于中医学“紫斑”“血证”“葡萄疫”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总结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d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a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可以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等相关免疫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的生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指标,从而达到治疗ITP的作用。故本文从ITP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体液免疫的角度综述了中医药治疗ITP的相关实验进展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低毒副、多靶点的优势,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多条通路以及多个环节,最终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9.
黄世林教授从医六十余载,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医药诊治方面造诣颇深,尤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黄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见解独到,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efractory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RITP)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对西药反应不佳。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五脏功能失调、内伤疾病转化;外因有外感六淫邪气、肠胃毒邪侵袭、药毒损伤气血,在热、毒、虚基础上,可发生血脉瘀阻的病机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可明显提高西医方案治疗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对RITP仍缺乏系统认识,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循证证据,未来要采取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临床研究策略,通过调研完善对RITP中医病因病认识,加强发病机制与中医药治疗效应机制的基础研究,争取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展示中医药治疗RITP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过多的临床综合征,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生命。ITP患者因出血风险增大、疾病转归的不可预测性、对疾病的恐惧感、需长时间治疗、社会活动减少、影响工作等各种因素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甚至低于癌症患者。ITP目前尚无法根治,西医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随着激素的撤减许多患者出现激素依赖,易复发,治疗效果差,严重增加患者负担。近年来,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在治疗ITP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近5年来常见单味中药及提取物防治ITP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患儿迁延难愈,转化为慢性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张炜教授从中医辨证角度,认为慢性ITP(CITP)病机虚实夹杂,主要病理因素为"风、火、湿、瘀、虚",以辨虚实标本为则,以疏风散热、清热燥湿、益气养阴、补益肾气为法,活血贯穿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食管炎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总结放射性食管炎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及实验研究的新进展,探讨目前放射性食管炎中医研究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应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检索出2006年以后相关文献,对其符合分析的共16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辩证论治、专病专方、中药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穴位贴敷等治法,能提高放疗完成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实验研究中发现中药能抑制其COX-2、MMPs等mRNA和IL-8、TGF-β1等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辐射所引起的食管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中医药防治本病,可使其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从而使患者得以完成放疗疗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治疗方法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尚需建立统一疗效标准,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医病因病机涉及湿、痰、毒、瘀、虚。辨证论治与扶正祛邪是淋巴瘤中医治疗基本原则,利湿、化痰、解毒、化瘀、扶正是淋巴瘤的重要治法。当代中医发展了益化汤、紫牛散、克瘤胶囊、吴氏消瘤散等淋巴瘤治疗复方,以及淋巴瘤中医药治疗专利37项。中医药治疗淋巴瘤作用机制涉及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研究淋巴瘤细胞特异中医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胃癌病机与治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抑制胃癌,防治转移复发,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胃癌的病因病机、辩证以及胃癌中医治法的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过敏性、多发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临床特点,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瘙痒、风团为主,或合并血管性水肿,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胸闷、恶心等全身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慢性感染、凝血机制、维生素D缺乏等相关。其中自身免疫可能是引发慢性荨麻疹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研究多以免疫球蛋白E,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等,补体C3,C4为主开展机制探索。西药治疗多采用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且有镇静、抗胆碱等副作用,而第二代虽中枢神经抑制作用降低,却易发生心脏毒性,且停药后易复发。故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尤为重要,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病因病机为素体禀赋不足,卫外不固或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应用祛风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等经典处方和自拟方,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此外通过降低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E水平,改善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补体C3,C4水平等途径,降低Ig E水平或减少过敏毒素的释放,减少对肥大细胞的刺激,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获得满意疗效。故笔者将近5年中药调节慢性荨麻疹免疫机制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而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ITP治疗的基本法则,辨证治疗能够体现个体化,能够量体裁衣的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身心受益的治疗方法或方药。单方治疗ITP也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成年患者多属于CITP,其病程漫长,迁延难愈。脾胃处于虚弱状态,长期服用汤药的依从性较差。2各家对ITP病机和证候认识的差别,用药也有明显差异,导致临床疗效的重现性较差,不能形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重大科技成果。3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协作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难以对其治疗结果给出肯定的结论。4用药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具有肯定治疗效果的有效处方,给新药研发带来相当难度。5批次药材质量对治疗结果也会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中医古籍文献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病因病机的规律和特点。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设定病因、病机分析类目,构建用以分析的类目内容,对相关内容的条文进行编码、频数统计。结果:中医病因以内因为主,饮食、外寒、情志构成FD病因的主体,占总病因的87.69%。中医病机以气滞、气虚、寒为主体,占总病机的87.86%。结论:饮食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因,寒邪内侵、脾阳被遏为本病的病因特点.FD中医病机以气滞为特点,或因气虚气滞,或因寒凝气滞是其病机规律,虚实夹杂或两实相兼的复合病机是FD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年来胰腺癌中医药治疗与实验研究进展。分析胰腺癌发病的病因病机虚实皆存,其治疗需攻补兼施。临床研究包括中医内治疗法和中医外治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实验研究则涵盖了中药复方和中药提取的单体成分研究。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20.
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脱发最常见类型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及临床,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报道对雄激素性脱发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如下: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生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和人体血、精、气、阴的状态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有湿邪、热邪(包括湿热和血热化燥)、(肝郁)血瘀、肝肾亏虚(包括精血亏虚和阴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