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T检查的时间(HCT1)、损伤类型和部位、血肿量、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GCS和治疗总费用。对进展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常规复查组患者根据入院GCS分为3组(3~8分组、9~12分组、13~15分组),评价各组有无必要进行常规CT复查。结果两组患者间出院GCS、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GCS、HCT1、PLT越小越容易发生进展性出血(OR<1,P<0.05)。在常规复查组中,53例患者复查了161次CT;其中25例轻度创伤性脑损伤(GCS 13~15分组)患者中,仅1例(4%)发生进展性损伤且改变了...  相似文献   

2.
杨朝华  杨咏波  李鹏程  游潮 《四川医学》2011,32(8):1172-1174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大鼠顶叶局灶皮质挫裂伤模型。应用伊文氏兰(Evans Blue,EB)示踪,测定伤后不同时点皮层和海马脑组织中EB含量;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皮层和海马是否存在EB的渗出。结果损伤灶皮层和同侧海马中EB含量在伤后1~6h与伤后1~7d明显增多,高峰期在3h和3d。荧光显微镜下发现血脑屏障中间期损伤灶同侧海马仍然存在EB的渗出。结论大鼠顶叶局部脑挫裂伤后,损伤灶皮层和同侧海马BBB开放呈双相性变化,BBB开放中间期仍然有很少量EB渗出。  相似文献   

3.
葛胜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28-429,515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umbl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构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收集蛋白并做冰冻切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析Numbl的表达变化及分布,免疫荧光双标分析Numbl的细胞定位。结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umbl的表达降低,其主要分布在损伤区域的皮质中,免疫荧光显示Numbl主要定位于皮质的神经元中。结论:Numbl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表达减少,其主要定位于损伤区域的神经元中,有可能参与损伤诱导的神经元的凋亡及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症CT在检查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94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另选取75例来本院做CT检查的正常无脑损伤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常规颅内扫描,治疗3个月后,再次使用CT扫描对所有患者和正常人进行扫描,观察患者疗效,分析并评价。结果对照组健康成人在第1次CT检查和3个月后CT扫描检查时,脑脊液和脑实质容量VBP(脑实质容量)均无较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脑脊液含量平均为(210.5±39.7)mL,治疗3个月后,脑脊液含量显著上升,入院时观察组患者VBP含量为(1251.3±132.9)mL,治疗后VBP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症中早期CT对于诊断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脑部检查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及时采用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措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脑损伤是导致青壮年神经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脑损伤后,因血脑屏障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豁免地位随之改变,最终导致特殊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免疫修复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更好地理解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协调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之间的作用,加强对脑损伤后免疫系统的保护,平稳安全地恢复免疫系统稳态,将有助于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肿的分类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也称为脑外伤,是指由创伤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在当今社会仍是影响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损伤的原因大多为坠落伤、斗殴和交通事故。目前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断加重,其中交通事故占主要作用,虽然其引起的颅脑损伤在住院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死亡率、致残率却很高。一些国家每年达100万以上,死亡率为9/10万,占住院全部死亡数的1%;而在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创伤,其中50%死于致命的创伤性脑损伤,15%~20%的死亡者年龄在5—35岁。TBI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的发生和存在,引起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脑水肿治疗理想,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室灌注NGF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 ,在创伤后不同时间从损伤侧侧脑室分别灌注NGF和人工脑脊液 ,一半动物于伤后第 5天取脑切片 ,Nissl染色 ,TUNEL染色 ,并用NADPH -d组化染色及NGF -R、bcl-2、ChAT免疫组化染色。另一半动物于伤后 1月时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结果 :Nissl染色见损伤给药组损伤侧海马各区细胞排列整齐 ,仅部分细胞出现轻微肿胀变性。与损伤对照组比较 ,损伤给药组损伤区周围皮质及损伤侧海马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损伤给药组损伤区周围皮质、两侧海马及损伤侧隔区i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 ,损伤给药组损伤侧海马NGF -R阳性神经元数量亦减少、bcl-2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损伤侧隔区ChAT阳性神经元丢失不明显。与损伤对照组相比 ,损伤给药组避暗回避试验探索次数减少、滞留时间延长 ,跳台试验主动回避及总回避阳性率增高。结论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脑室灌注治疗 ,可能通过对神经元iNOS、NGF -R的表达抑制和bcl-2的表达促进作用阻遏损伤区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卢尚坤  李群  凌晓东  闫伟 《浙江医学》2009,31(6):737-739
目的 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内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及该通路下游分子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表达.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模型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对照组仅开骨窗不制作脑外伤.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外伤24h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细胞核内Nrf2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HO-1 mRNA、NQO1mRNA水平.结果 脑外伤后脑组织细胞核内Nrf2蛋白含量显著增加,HO-1 mRNA、NQO1 mRNA水平亦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脑外伤后脑组织内Nrf2通路被激活.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康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脑损伤 (traumaticbraininjury ,TBI)在欧美发病率较高 ,初步统计是创伤性脊髓损伤的 30~ 4 0倍 ,在某些方面 ,接近于脑卒中的发病率。其病因多为交通事故、体育活动、工伤和暴力袭击 ,主要为青年男性患者 ,美国统计 ,15~ 2 4岁青年男性的发病率≥ 5 5 0人 /10 0 0 0 0人口。严重TBI的良好结局依赖于长期的综合性康复治疗 ,大多数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较差 ,家庭和社会为此负担较大。1 预后评价和影响因素对TBI急性期患者进行预后评价 ,可以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功能基线 ,便于今后比较。康复治疗前的临床评价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有…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脑损伤后应激性肝损害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理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并应激性肝损害(Hepatic stress injury,HSI)的模型。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TBI后6 h大鼠血清肝酶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同时光镜和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鼠肝组织从变性到坏死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可成功建立TBI后HSI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CT在创伤性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半小时内完成64排CT检查,并针对病情给予相应临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64排CT检查后明确诊断,配合相应的临床干预,出院时按格拉斯哥分级标准(GCS)评定预后,治愈86例,中残1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 64排CT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特殊部位颅骨骨折、脑组织损伤及CT图像计分等方面应用,明显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率,有效指导了临床后续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地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1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入院血糖水平检查并定时复查,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两组: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病死率、入院GCS计分及GOS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血糖升高组与非血糖升高组对比,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GOS评级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的发生是增加患者死亡、降低GOS评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x vivo retrovirus-mediated gene transfer therapy with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FGF)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PLXSN-SPaFGF, a recombinant retroviral vector expressing biologically active aFGF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cultured embryonic astroglial cells which were injected into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contusion in the rat left parietal cortex. From 3 d to 1 month after the implantation, the survival of and aFG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implanted astroglial cells were examined, and neuronal apoptosis and rat motor function impairment evaluated. Results: The implanted aFGF-transduced astroglial cells survived and expressed aFGF mRNA and protein evidently at 3 d after grafting. The number of and aFGF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stroglial cells increased remarkebly 7 d and decreased to some extent 1 month after the implant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aFGF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neurons surrounding the contusion at 7 d that decreased to relatively low levels 1 month after the implantation of aFGF-transdued astrocytes. Diminished neuronal apoptosis (P<0.05)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previously impaired motor function (P<0.05) of the rats were observed from 7 d to 1 month after the implantation. Conclusion: This experiment successfully conducted ex vivo aFGF gene transfer therapy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hich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rescuing injured nerve cell from death and enhancing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创伤的可行性.方法:取孕14周流产胎儿脑组织,进行NSCs培养及鉴定,并应用Hoechest33258标记细胞.54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损伤组(A组)、治疗对照组(B组)及NSCs移植组(C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后,C组给予NSCs移植,B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不打击脑组织.3组分别于移植术后2 d及7 d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分别于植术后2周和4周行Y迷宫试验测学习和记忆评分.移植后3 d、7 d脑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存活情况,移植后2周、4周行GFAP、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NSCs移植后2 d行为学评分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移植后7 d行为学评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移植后2周学习评分和4周记忆评分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B、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C组脑组织GFAP、NSE染色阳性,可见标记的NSCs.结论:人NSCs植入大鼠创伤脑内后,可存活并和宿主组织融合在一起,促进大鼠行为学恢复,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NSCs移植为治疗脑创伤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靶向调控运输蛋白(Chromosome region maintenance1,CRM1)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法检测脑损伤后CRM1在脑中的表达变化。结果:(1)假手术组皮质CRM1蛋白水平低,在损伤后12小时逐步增加,在损伤后3天达到高峰,之后恢复到正常水平。非手术对侧皮层中CRM1表达没有明显改变。(2)免疫组化荧光测定:损伤后CRM1表达水平不但上升,且有入核的亚定位变化,主要定位在神经元中。而假手术组和对侧则主要定位在胞浆中。结论:推测CRM1在创伤性脑损伤后与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孢素A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O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 4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 ,依次为假创伤组、脑创伤生理盐水治疗组及脑创伤环孢素A(CsA)治疗组。脑创伤模型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建立 ,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 ,Griess法检测各组伤后 2 4h、4 8h脑组织及血清中NO含量变化。结果 :脑组织与血清中NO含量变化趋势极其类似。B组伤后 2 4h、4 8h脑组织NO含量为 (2 97.83±6 .2 8) μmol/g及 (381.4 0± 7.12 ) μmol/g ,较A组对应时间点NO含量明显升高 ,而经CsA治疗的C组分别为(2 30 2 7± 6 0 4 ) μmol/g、(30 0 .4 2± 6 .6 1) μmol/g并伴超微结构的显著改善。结论 :环孢素A能够有效抑制NO在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 ,其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是否可以替代头颅CT用来估测小儿存在创伤性脑损伤。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3月就诊于该院急诊的116例脑外伤患儿进行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同时登记他们的临床资料,测定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等相关指标。采用相关统计,分析哪个指标可以替代脑CT用来评估患儿脑部损伤情况。结果单变量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用来评估患儿的脑损伤情况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且优于格拉斯哥评分(GCS)。500 pg/μL作为临界点的特异度是94%。其他的指标,如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等不能用来评估患儿的脑损伤情况。结论 D-二聚体水平较低的患儿多未见明显的脑损伤,可替代头颅CT用于评估患儿的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TI对22例TBI患者(伤后1~7 d)和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膝和后肢、胼胝体膝和压部的FA值。比较两组相同ROI的FA值,并比较TBI组患侧与健侧对称ROI的FA值。对TBI组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组各ROI的F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对称ROI比较,TBI组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P<0.01);TBI组各部位的FA值与GCS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TBI患者的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