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脑血管疾病能达到抗渗出、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促进淋巴回流的效果.该药具有较强的血管刺激性,对局部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易发生静脉炎[1].为此,我们使用紫花烧伤膏湿敷预防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七叶皂苷钠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具有抗炎、抗渗出、化淤血、消肿胀、控制炎症的功能;可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提高毛细血管张力,改善微循环.常用于脑出血、脑外伤引起的颅内水肿及各种创伤和手术后水肿.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主要是静脉炎,患者常不能耐受而中断用药,甚至影响治疗.合理用药加上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七叶皂苷钠常见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诺维苯的化疗患者25例,共化疗98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例,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8%。结论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输注局部观察表,对120例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进行观察,每天观察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用药后发生静脉炎78例,占65%,其中,Ⅰ级静脉炎36例,占46.2%,Ⅱ级静脉炎25例,占32.1%,Ⅲ级静脉炎17例,占21.8%.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的选择、输液药物浓度、滴入时液体的温度和输液器的类型相关,并且用药时间越长,对静脉的损伤程度越重.结论 对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根据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玲  姚素玉  朱柳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68-1269
目的:观察对比分别使用如意金黄散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外周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名55~78岁接受静脉输液并发外周浅静脉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使用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治疗,对照组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如意金黄散及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外周浅静脉炎均有效,但如意金黄散依从性优于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赛肤润在防治七叶皂苷钠针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使用七叶皂苷钠针静脉输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输液时给予热水袋放置于输液侧手臂下热敷,每天晚上土豆片贴敷手背静脉穿刺处.观察组于每日输入七叶皂苷钠前后喷涂赛肤润,观察两种方法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 赛肤润能有效治疗七叶皂苷钠针静脉输注所致的红肿、疼痛,明显减少条索状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义(P 〈 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患者按发生时间的顺序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CMH=13.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9.
唐袁虹  吕敏 《护理与康复》2012,11(5):487-488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皂苷钠盐制成,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具有抗渗出、化淤血、消肿胀、清除自由基、控制炎症的作用,常用于各种创伤和手术后水肿、血肿,由于其疗效确定,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输液性静脉炎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据报道,80%以上的患者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病人健侧上肢静脉穿刺,实验组通过头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连续治疗7 d后判断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商品名:欧莱)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液渗漏患者总数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涂50%硫酸镁)2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在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文静  林玉琴  崔秀梅 《现代护理》2005,11(12):937-938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商品名:欧莱)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液渗漏患者总数8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涂50%硫酸镁)2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在治疗输液渗漏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宋小珍  杨蓉  黄雪花 《护理研究》2010,24(7):1829-1829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静脉输注β-七叶皂甙钠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病人健侧上肢静脉穿刺,实验组通过头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连续治疗7d后判断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程序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48例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应用七叶皂苷钠7d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2%,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患者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溶液pH值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观察改变溶液的pH值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接受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共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配液时加入5%碳酸氢钠1ml,将溶液pH值调整至7.4左右;对照组无干预,pH值约4.6。两组患者均接受每日1次该药物静脉输液治疗,连续治疗7d。判断并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6%,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七叶皂苷钠输液用溶液pH值调整至7.4左右,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程序对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48例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应用七叶皂苷钠7 d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2%,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患者应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友良 《当代护士》2014,(6):148-150
目的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预防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心血管内科输注胺碘酮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和对照组(外敷50%硫酸镁),观察注射部位及沿着静脉走向向上延伸有无发红及肿胀的情况。结果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组发生静脉炎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中,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能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乳酸依沙吖啶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81例因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导致静脉炎的患者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乳酸依沙吖啶治疗)及对照组(应用50%硫酸镁液治疗)。用4层无菌纱布浸湿药液后湿敷患处,比较3~5 d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为92.7%,治愈率61.0%;对照组显效率为77.5%,治愈率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酸依沙吖啶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显效率高,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仕梅  陈志珍  李亚轩 《全科护理》2014,(13):1186-1187
[目的]观察紫金锭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紫金锭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静脉炎症状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O.05)。[结论]紫金锭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脉冲式冲管在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创伤后致局部肿胀并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83例,按单双床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40~60滴/min,疗程7~10 d,并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室温控制在(22±2)℃。观察组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冲管,对照组采用在七叶皂苷钠输注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脉冲式冲管可降低七叶皂苷钠输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