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进行ICU气管插管的患者10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51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51例为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在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提高ICU患者器官插管的安全性,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护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药物镇静在减少ICU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进行气管插管常规护理及应用药物镇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进而降低治疗费用、反复插管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控制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之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CQI),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后非计划拔管(UE)的发生率及再次置管概率。结果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7.14%,气管切开置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1.43%,中心静脉置管(CVC))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4.29%,观察组经口气管插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43%,中心静脉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后需再次置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患者置管后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原因。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ICU不良事件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镇静不充分、约束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当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及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1年患者530例,根据是否给予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两组各265例,观察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8年7月诊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且清醒的患者58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护理中给予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对插管治疗的耐受性,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事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综合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非计划性气管拔管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6月ICU机械通气气管插管9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为2014年7月至12月ICU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9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流程工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品管圈活动,并按计划实施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堵管、导管移位、脱管、气囊漏气的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的减少气管插管堵管、导管移位、脱管、气囊漏气的发生率,保证危重患者有效、连续性治疗护理,减轻患者痛苦,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ICU科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针对其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为临床气管插管的护理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气管插管的患者933例,将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66例)和观察组(467例),所有根据其疾病类型进行常规医疗,对照组在临床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规范操作、合理使用镇静等措施,并注意其病情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UEX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UEX总发生率分别为11.43%、2.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X的发生与医、护、患、器材等各方面有直接原因,对其常见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UEX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SCL-90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对实行PDCA管理前(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综合ICU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住院患者150例(对照组)进行质量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综合ICU监护室留置气管插管的住院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小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计划、确定质量改进问题、实施、检查、处理的管理循环.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PDCA管理前,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13例(8.67%);实施后观察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2例(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效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安全和满意度,提高护理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减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248例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护理满意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P<0.05)。结论为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有效、牢固的固定方法,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法将2002年3月-2003年12月共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固定气管插管,将2004年1月-2005年11月共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新的固定方法固定气管插管,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的保留天数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结果对照组保留的天数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无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结论气管插管新的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对维持重症患者呼吸顺畅、营养给予至关重要。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时常会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如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从患者因素、护理操作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等三方面回顾性分析30例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实验组采用BIS监测对照组采用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进行镇静管理,对2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BIS监测比SAS镇静评分法更适合于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气管内插管超过24 h以上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215例患者为实验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照两组的UEX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处理。结果对照组的150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患者为22例,UEX发生率为14.7%,而实验组的215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患者为9例,UEX发生率为4.2%,即实验组UEX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28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气管内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的原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我科收治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搜集病例164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例。结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别为患者不耐受自行拔管,管腔阻塞,护士责任心不强。应该正确固定气管插管,合理掌握气管插管深度,气囊的护理,吸痰的选择,气道湿化的护理,合理使用镇静剂,正确使用约束带,有效的心理护理等方面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牢固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避免非计划性拔管。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4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对照组应用普通胶布加牙垫固定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的移动例数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结果对照组重新固定气管插管及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均高于观察组。结论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IDET沟通模式的护理干预对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至2017年12月ICU患者200例,经患者自愿选择护理方案,97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103例接受AIDET沟通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中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9.7%,护理总评分为(56.8±11.7)分;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1.9%,护理总评分为(65.9±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原因统计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AIDET沟通模式护理干预,可加强护患沟通,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紧急气管插管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需行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紧急气管插管护理中并加以品管圈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所需的时间、经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及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所需的插管时间(67.32±16.43)s显著短于对照组(125.32±25.22)s,观察组患者经一次插管而成功的概率为92.68%,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65.85%高,并且计划性拔管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紧急气管插管护理中予以应用,可缩短患者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其总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气管插管患者施行非计划性拔管中的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143例综合内科收治入院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护理干预组(73例),对照组患者在综合内科重症监护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则在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适当的固定方法、加强教育等护理方法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在两组研究患者中,护理干预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内科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中,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