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简要介绍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有关生物物理模型,俄偈电子在辐射损伤、放射治疗和辐射防护中的应用,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对辐射研究有关的研究计划等信息。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有关生物物理模型,俄偈电子在辐射损伤、放射治疗和辐射防护中的应用,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对辐射研究有关的研究计划等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第八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上,辐射造血和免疫效应的研究报告集中在E组(In vivo radiobiology),同时也散在于其它各组以及某些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会之中。  相似文献   

4.
辐射致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放射线、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的诊断治疗,人们越来越重视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如下假设,即受照群体中相同年龄、相同性别的个体,在受到相同条件的电离辐射照射后,会产生相同的致癌效应,换言之,是以假设人群中癌易感性和辐射致癌敏感性的“均质”为前提的。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人群中存在着对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γ射线或裂变中子照射人或鼠乳腺上皮细胞,在对辐射诱发乳腺癌发展阶段的表型和基因型改变进行鉴定的基础上,研究受照细胞后代的延迟染色体突变和/或畸变。方法:1用1Gyγ射线照射16周龄雌性BALB/c小鼠,4周后从乳腺组织分离细胞系EF42并注射到摘除腺体小鼠的脂肪层内,观察致瘤性。2用直接PCR序列分析检测EF42细胞p53基因突变。3分别用3Gy的γ射线和0.2、0.4Gy的0.43MeV中子照射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每5个倍增期传代一次,检测5~40个倍增期间染色单体畸变率。4从12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用3Gyγ射线…  相似文献   

7.
作者复习了19例辐射诱发的骨肉瘤的CT检查和临床资料。男8例,女11例,年龄16—80岁,平均放疗的时间35年(4—67年)。辐射诱发骨肉瘤的诊断使用的是Cahan等的标准,包括(1)放疗史,(2)放射野出现的肿瘤,(3)有几年的潜伏期,(4)组织学证实为肉瘤。放疗诱发的肿瘤包括14例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软骨肉瘤,恶性成软骨细  相似文献   

8.
辐射生物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射线性质,治疗方法、剂量大小以及合并用药等。剂量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综合了现有文献,旨在对这一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评述。一、剂量率概念及其变化范围剂量率指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的辐射剂量。可分为四个数量的,1.超高剂量率:10~9~10~(11)Gy/分,多为脉冲式照射,只用于放射生物研究;2.高剂量率:1~10Gy/分,用于放射治疗,做远距离外照射;3.低剂量率:10~(-1)~1Gy/小时用于放疗中,做腔内或组织间照射;4.超低剂量率:10~(-2)~1Gy/天,仅用于放射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辐射细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有关辐射细胞凋亡研究的方法进展、基因调控、辐射细胞效与调控、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及机制和辐射免疫效应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辐射细胞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第十届国际辐射研究大会(10thICRR)有关辐射细胞凋亡研究的方法学进展、基因调控、辐射细胞效应与调控、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及机制和辐射免疫效应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人类接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主要贡献来自天然辐射源,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86年对世界正常辐射本底地区天然辐照年剂量的最新估算值,并与其前一次估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参加第六届国际辐射研究会议和国际远期效应小组协会(简称IALEG)广岛会议所了解的情况和资料,会后在日本有关研究单位参观访问所得的资料,结合与一些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交谈、讨论得到的印象,对环境辐射、辐射流行病学和辐射危害分析的研究动态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述及核装置正常操作可能出现的低水平辐射效应,而不涉及破坏、盗窃或事故释放放射性物质。毫无疑问,大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各种各样的躯体效应及遗传效应,但是低于现行辐射标准而接近本底的低水平辐射也可引起许多同样的效应。其主要不同点是后者发生率很低,以致不易与通常的疾病相鉴别。为此而使用大量的实验动物是不实际的,但有大量人群受不同水平的辐射,故用敏感的流行病学方法可能发现这些效应。低水平电离辐射引起损伤的大多数类型都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介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原理、优缺点、适用于估算剂量的类型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辐射致癌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二十年来的研究为癌症的诱导和发展(致癌作用)的生物学提供了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对人群中自发癌症的研究. 但对整体动物及培养细胞的研究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中耐受辐射的缺氧细胞的存在使放疗只取得有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单链断裂动力学(以仓鼠细胞CHO为材料);不同时相的大鼠肝细胞SSB重接时间有区别,G05hr,G150',S37'。  相似文献   

19.
辐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于寻找未决的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考虑到细胞辐射效应的终点,研究受照细胞的DNA损伤类型及其修复机理自然成为必要的课题.目前,正致力于甄别、克隆参与控制DNA损伤修复的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研究基因调节.有关DNA修复基因产物即酶和蛋白质,亦应进一步研究导致核苷酸序列改变、点突变的酶学反应.DNA聚合酶的误导误配及错误调控也许是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CT和辐射     
张挽时 《武警医学》2010,21(11):921-924
美国研究人员2008年12月2日宣布,美国医院体系中7%的患者一生中接受CT扫描吸收的辐射量会略微增加患癌风险。他们研究了2007年在布林翰女子医院和丹娜一法伯癌症研究所进行过CT扫描的所有患者,结果发现有7%的患者因CT扫描而使其患癌风险增加1%。一次胸部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是常规X线正位胸片的300~4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