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Influenceofdifferentanesthesiaontherespiratoryfunctionsinpatientsduring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陈玉迁,聂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 ASA ~ 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0例 ,随机实施全身麻醉 15例 (对照组 )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15例 (复合组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镇痛和肌松均较满意 ,Sp O2 和 Pet CO2 的改变也无明显差异。对照组中循环功能波动明显 ,Bp升高 >30 mm Hg者 12例 ,HR增快 >15次 /min10例。复合组分别为 2例和 1例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两种全麻诱导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胀气的影响。方法:将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诱导组(Ⅰ组)和预给氧无正压通气组(Ⅱ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全麻诱导方式对胃胀气的影响。结果:Ⅰ组胃胀气8例,空胃32例;Ⅱ组无一例胃胀气,空胃40例。两组胃胀气例数比效,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诱导时采用预给氧无正压通气的方式可不产生胃胀气,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20例报告宁夏自治区医院麻醉科吴执宇我院自1994年5月~1995年4月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麻醉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39岁3例,40~49岁10例,50~59岁...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方法:将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GA)组和硬膜外(EA)组,每组20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 mim、气腹后及放气后5 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结果:EA组术中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变化,气腹前及气腹后E明显增高(P<0.05),术毕基本恢复(P>0.05);GA组气腹后NE和E均明显增高(P<0.05),术毕E仍未恢复(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存在明显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激反应较全麻轻.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对 5 0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经腹腔镜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现对术中CO2 气腹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4 0± 12 .4岁 ,体重 5 8.6± 8.5kg ,ASAⅠ~Ⅱ级 ,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50例,其中A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应用全身麻醉。观察2组手术前、气腹前、气腹后30min、手术放气后患者的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以及术后唤醒时间、躁动发生例数。结果2组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of02,PaO2)麻醉前与其他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气腹前、气腹30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CO2 in artery,PaCO2)气腹前、气腹30min较麻醉前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在麻醉后30min、90min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只有麻醉后30min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90min后2组高、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浆黏度在麻醉后30min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在麻醉后30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在麻醉后90min时高于麻醉前,且与同时期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唤醒时间与术后躁动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呼吸、血液循环影响比单纯应用全身麻醉小,且术后唤醒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减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148例全麻下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对麻醉中、麻醉后的意外及并发症作了阐述。系统的监测了CO2气腹后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对发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强调了术中、术后对呼吸循环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呼吸力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呼吸力学的改变。选择24例ASA分级Ⅰ-Ⅱ级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分别在气腹前5min,气腹后5min,15min,放气后0.5min及10min分别记录肺的顺应心性(Crs),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结果,Crs气腹后5min及15min较气腹前5min明显减低(P<0.05),放气后0.5min改善但与放气后10min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动脉血氧分压在术中维持稳定。气腹后PET-CO2和PaCO2逐渐上升到放气后0.5min达到最高值,放气后10min下降。提示膈肌上抬和暂时肺不张引起肺顺应性下降,气腹后PET-CO2和PaCO2上升是有CO2吸收引起。并注意气腹后一段时间可能出现PaCO2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的麻醉管理.方法 本组60例,分为二组.即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全麻组(B组);A组患者入室后,选择T8-9硬膜外穿刺,使阻滞平面控制在需要范围.在全麻诱导下进行插管全麻;B组只进行全麻.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血管功能.高血压患者术中静注硝酸甘油1~5μg/(kg·min)或硝普钠0.5-6.0μg/(kg·min),手术前切皮后和结束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结果 A组麻醉诱导时,血压下降经过补充液体后可纠正;气腹后血压均升高,血管紧张素ⅡA组较B组在切皮后有明显下降;手术结束时虽A组较切皮时升高,但较B组有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术中需要泵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调整血压.A组手术部位的应激反应轻,心血管功能稳定.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于老年胆囊切除患者,麻醉管理质量的要求高,A组方法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中对手术操作空间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的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16例,腰硬联合麻醉22例.结果 38例手术3例中转气腹手术.硬膜外组麻醉术中管理较为困难,肌肉松弛效果相对欠佳,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相对满意.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广泛、肌肉松弛效果好、麻醉可控性强等特点,更适用于妇科无气腹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1 μg/kg和芬太尼2 μg/kg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小儿外科手术的患儿,根据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辅以镇痛药的不同,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在气管插管不同时点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糖.结果:气管插管期间R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F组平稳(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血糖均升高,但插管后各时点F组均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皮质醇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各时点皮质醇无明显改变.结论:瑞芬太尼1 μg/kg较芬太尼2 μg/kg更能有效抑制小儿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A组)、静吸复合全麻醉组(B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C组);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2h及术后第1,3,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切皮前三组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较麻醉前没有明显变化;切皮后2h、术后1d和3d,A、B组sIL-2R明显升高(P<0.01),且在施术2h、术后1d血清sIL-2R高于C组,C组术后1d增高(P<0.01).三组病人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施术2h、术后第1,3天CD3+、CD4+及CD4+/CD8+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但C组的CD4+/CD8+在第3天已恢复(P>0.05)并高于A,B组(P<0.05);术后第5天,C组CD3+、CD4+及CD4+/CD8+接近麻醉前水平(P>0.05),且高于A,N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有利于肿瘤病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 (A组 )、静吸复合全麻醉组 (B组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 (C组 ) ;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 2h及术后第 1,3,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切皮前三组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较麻醉前没有明显变化 ;切皮后 2h、术后 1d和 3d ,A、B组sIL - 2R明显升高 (P <0 .0 1) ,且在施术 2h、术后 1d血清sIL - 2R高于C组 ,C组术后 1d增高 (P <0 .0 1)。三组病人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施术 2h、术后第 1,3天CD3 + 、CD4+ 及CD4+ /CD8+ 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C组的CD4+ /CD8+ 在第 3天已恢复 (P >0 .0 5 )并高于A ,B组 (P <0 .0 5 ) ;术后第 5天 ,C组CD3 + 、CD4+ 及CD4+ /CD8+ 接近麻醉前水平 (P >0 .0 5 ) ,且高于A ,N组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有利于肿瘤病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1、S2、S3三组,各组诱导所用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0.4、0.6 μg/kg.各组分别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 min(T1)、3 min(T2)、5 min(T3),记录患者SBP、DBP、MAP、HR、SPO2.结果 同组比较:各组不同时点的SBP、DBP、MAP、HR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0时SBP、DBP、MAP、HR均低于T时(P<0.05).组间比较:T0时S1、S2组MAP高于S3组(P<0.05);T1、T2时:S1组SBP、DBP、MAP、HR均高于S2、S3组(P<0.05);T3时:S1、S2组SBP、MAP、HR均高于S3组(P<0.05),S1组DBP高于S2、S3组(P<0.05).结论 和0.2 μg/kg舒芬太尼相比,0.4 μg/kg和0.6 μg/kg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0.4μg/kg舒芬太尼更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5 g/L或10 g/L利多卡因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血压、心率、血液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年龄60~78岁拟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5 g/L利多卡因组(A组)和10 g/L利多卡因组(B组),每组20例.麻醉过程中每5 min测量血压、心率1次至手术结束.于麻醉前、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术后1 d分别抽静脉血5 mL测定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及术毕收缩压明显低于麻醉前(t=2.482~11.261,P<0.05),B组在切皮后30 min和术毕收缩压明显低于A组(t=2.269、6.066,P<0.05),B组切皮后5 min、30 min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前(t=2.290、2.635,P<0.05);两组切皮后30 min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t=3.561、4.030,P<0.05);两组切皮后30 min和术后1 d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t=2.171~4.849,P<0.05、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中有5例病人须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结论 硬膜外与全麻联合应用不能完全抑制胸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应用利多卡因浓度高则应激反应抑制程度高;对老年病人,尤其是并缺血性心脏病病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时,硬膜外用药以选用低浓度利多卡因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硫喷妥钠混用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6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3例.A组诱导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8 mg/kg、异丙酚2.0 mg/kg、琥珀胆碱1.5 mg/kg;B组用芬太尼4 μg/kg、维库溴铵0.8 mg/kg、1.0%异丙酚与2.0%硫喷妥钠1∶1混合液(剂量为异丙酚1.0 mg/kg、硫喷妥钠2.0 mg/kg)、琥珀胆碱1.5 mg/kg.记录诱导前、诱导后和插管后1,3,5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SBP、DBP和MAP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P<0.01),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插管后两组病人SBP、DBP和MAP较诱导后明显增加(P<0.05,P<0.01),但均未超过诱导前水平(P>0.05).两组病人各时期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0%异丙酚与2.0%硫喷妥钠按1∶1比例混合后用于麻醉诱导(剂量为异丙酚1.0 mg/kg,硫喷妥钠2.0 mg/kg),可减轻诱导后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芬太尼4 μg/kg伍用,可有效控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时点应用个体化剂量的帕瑞昔布钠对病人全身麻醉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等的影响,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超前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30 mi n将帕瑞昔布钠按0.65 mg/kg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常规镇痛组(R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P组剂量的帕瑞昔布钠。观察并记录各组入手术室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0、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结果 3组病人拔管期MAP、HR变化、合作情况和各时点镇静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与C组相比,P组、R组在术后2、4、6、12 h的VAS评分较低(t=2.58~8.74,P〈0 0.5);与R组相比,P组在术后2、4、6、12 h的V AS评分较低(t=2 0.4~3.54,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帕瑞昔布钠具有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作用,但是其对拔管期应激反应和合作情况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下意识消失界点相对应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及相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及AAI参数。方法将ASA Ⅰ~Ⅱ级LC手术病人根据海拔不同分为A组(海拔约2200m)、B组(海拔约3000m)、C组(海拔约4000m),监测听觉诱发电位AAI值。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输注丙泊酚,以预期效应室浓度1.2μg·mL-1为起点,每次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到一致后增加0.3μg·mL-1,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和相对应剂量的EC05、EC50、EC95以及AAI值。结果不同海拔地区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EC05、EC50、EC95值:A组,1.81、3.01、4.16μg·mL-1;B组,1.98、3.01、4.11μg·mL-1;C组,1.87、3.04、4.21μg·mL-1。血浆浓度EC05、EC50、EC95值:A组,2.26、3.43、4.58μg·mL-1;B组,2.41、3.46、4.54μg·mL-1;C组,2.29、3.55、4.81μg·mL-1,相应剂量EC05、EC50、EC95值:A组,0.70、1.64、2.56 mg/kg;B组,0.83、1.65、2.49 mg/kg;C组,0.73、1.63、2.53 mg/kg。三组间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剂量的EC05、EC50、EC95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AAI值均小于30。结论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相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及AAI值等临床参数无明显差异,但低于白种人和国人其他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