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寅  林锦明 《中药材》1999,22(11):564-565
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Fort.的大青叶,是常用中药材,在我国广为栽培。研究发现不同栽培居群大青叶药材的质量有明显差别,由于同种植物药材的形态性状区别不明显,内部组织构造特征也非常相似,加之在采收加工后,药材均呈皱缩卷曲状,有的还破碎不完整,依据药材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对不同居群大青叶药材均难以鉴别。本文采用差热  相似文献   

2.
异地栽培大青叶和原栽培品种的抗内毒素作用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寅  乔传卓 《中草药》2000,31(3):212-213
比较异地栽培后的大青叶和其原栽培品种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改变后,大青叶仍能保持其原栽培品种品质;不同居群大青叶在药理活性方面的差异也不因生态环境的趋同而丧失。表明大青叶是一类种质主导型的药材,环境因素对药材品质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珍稀濒危植物金铁锁不同野生居群药材样品进行质量评价,为其人工引种、良种选育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对16份不同居群的金铁锁药材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不同居群药材样品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有显著的差别。其中,象山居群药材的水分和总灰分含量最低,浸出物含量最高;六德居群药材的总灰分含量最高,浸出物含量最低;顺州居群药材的水分含量最高。结论:不同野生居群药材质量有差别,发现稀缺药用植物金铁锁优势居群为其人工培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不同粒径的粉体学差异,为大青叶超微粉体的直接使用和作为中药制剂原料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制备6组不同粒径大青叶粉体,从粒度分布、显微特征、休止角与松密度、靛玉红含量等方面评价6组粉体的粉体学差异。结果随着大青叶药材粒径的减小,显微镜下逐渐无法观察到完整细胞,休止角总体呈增大的趋势,松密度先增后减,靛玉红的溶出量显著提高。结论大青叶超微粉化可使植物药细胞破壁,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青叶中有机酸的含量。方法根据大青叶药材中3种主要有机酸紫外吸收图谱的特点,采用日本岛津UV-24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产地大青叶药材中有机酸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不同产地大青叶中的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青叶中有机酸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道地药材浙玄参与非道地药材之间遗传变异大小,并建立道地药材浙玄参的品质鉴定方法.方法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对产于浙江、山东、湖北的玄参科植物玄参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结果 共筛选出9条有效引物,获得142条DNA带,通过聚类分析,构建DNA分子系统树图,确定不同居群间的亲缘关系.结论 同种异地药材所形成的不同居群,具有不同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其中浙玄参与山东、湖北玄参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说明浙玄参作为道地药材,具有自身独特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药材道地性初步研究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盛  谢华  乔传卓 《中药材》2001,24(5):319-321
为了探讨板蓝根药材道地性的问题,从资源调查、性状特征、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居群的药材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显示板蓝根道地性确实存在。种内居群间变异形成的种质差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环境因素次之。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大青叶饮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大青叶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大青叶饮片RP-HPLC标准特征指纹图谱,共确定32个特征指纹峰,其中31个特征峰为共有峰,另一指纹峰可部分检出。结论:建立的大青叶RP-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为大青叶饮片整体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湘产大青叶(栽培品)解剖形态,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药学常规方法对湘产大青叶(栽培品)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找出了湘产大青叶(栽培品)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此研究可作为湘产大青叶(栽培品)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滇重楼居群内品质差异及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该药材的品质评价及优质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滇重楼居群内根茎、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建立各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该药材居群内的品质差异及其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滇重楼居群内根茎和叶中总皂苷含量均0.6%,不同部位中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重楼皂苷Ⅵ含量无显著性差异;UPLC指纹图谱中5个共有峰为根茎、茎、叶共有,各部位共有峰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753。结论: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合成并进行储藏和分配,经茎向下运输,主要在根茎和叶中积累和储存,总皂苷含量在不同部位的积累规律为叶根茎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种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菘蓝的生长及结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叶青  梁宗锁  董娟娥 《中草药》2006,37(7):1089-1092
目的研究春播和秋播两种不同播期菘蓝生长的差异、生殖生长特性以及这两种播期下菘蓝的结籽情况,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菘蓝播种出苗之后,定期进行采样,测定根系与苗系生长变化规律,开花后观察测定菘蓝开花结果情况。结果菘蓝经过春化在春季转暖后迅速抽薹,这一时期株高、冠幅等生物量变化非常明显;两种不同播期的菘蓝生长存在明显差异,春播菘蓝开花前生长明显优于秋播菘蓝,但是开花结果后倒伏严重,长势不如秋播菘蓝。结论两种繁殖方式生产的种子千粒质量、单株平均产量、公顷产量均有差异,但种子的发芽率差异不大,不影响来年生产;春播菘蓝生产的种子质量较秋播的高,但是生长后期要注意防倒伏;秋播菘蓝在秦巴山区和秦岭以南可以很好生长,南方地区两种种子繁殖方式均适宜,而北方地区更适宜于春播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下板蓝根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探讨板蓝根最佳种植模式。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板蓝根与玉米6:1(T1)、6:2(T2)、12:4(T3)和计板蓝根与芝麻4:2(T4)、9:5(T5)、15:7(T6),共6种模式,测定板蓝根农艺性状、根产量、大青叶产量及玉米或芝麻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间作后单株板蓝根重和大青叶重增加,板蓝根最佳模式为板蓝根与玉米6:1和6:2间种,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1.6%和11.9%。结论板蓝根与玉米间作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板蓝根最佳模式为板蓝根与玉米6:2间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不同菘蓝种质活性成分动态积累及其药材品质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菘蓝规范化种植及其系统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定期采样,并对不同菘蓝种质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菘蓝种质活性成分动态积累基本趋于一致;不同菘蓝种质中活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在安徽阜阳菘蓝规范化种植区内,来自甘肃陇西的菘蓝种质表现出优质丰产特性,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14.
Sun YX  Wang YH  Gou XH  Gou XJ  Wu XY 《中药材》2011,34(10):1486-1489
目的:建立一套发根农杆菌高频转化菘蓝植物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ATCC15834和RI1601两种发根农杆菌并通过超声波处理对草本植物菘蓝的下胚轴、子叶、带子叶下胚轴进行遗传转化,比较了共培养与否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并进行了不同抗生素浓度的抑菌效果筛选和毛状根增殖培养基的筛选。结果:浸染后的外植体在不经过共培养阶段的情况下,诱导后的外植体成活率高,毛状根发根时间早,发根率高;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外植体其毛状根诱导率比未处理高一倍多;同时,筛选出抗生素浓度为400 mg/L时为毛状根生长的最佳抑菌浓度;毛状根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增殖速度是固体培养基的2~3倍,是普通根的37倍。结论:利用新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菘蓝的毛状根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激素对菘蓝器官分化及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菘蓝无菌苗的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培养菘蓝不同外植体,分析在不同激素配比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不定根、不定芽的能力。结果在NAA 0.1 mg/L+6-BA 0.1 mg/L(14d)、NAA 0.5mg/L+6-BA 1.0 mg/L(14d)、NAA 0.5 mg/L+6-BA 0.1 mg/L(28d)三个条件下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到100%;NAA(0 mg/L~0.1 mg/L)+6-BA1.0 mg/L的激素组合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5%以上;生根培养以1/2MS培养基附加NAA 0.1 mg/L可使不定芽生根率可达100%。结论合适的激素组合,能促进菘蓝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四倍体菘蓝中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寅  乔传卓  尹茶  张汉明 《中药材》2000,23(4):204-206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菘蓝人工同源四倍体中具抗内毒素活性的有机酸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四倍体菘蓝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均高于二倍体亲本,表明四倍体菘蓝是优质的新品系,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从板蓝根中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表告依春的方法。方法:板蓝根药材粉碎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表告依春粗提物,选择萃取温度、物料粒度、萃取时间和萃取压力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临界液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60 min,物料粒度40~60目。萃取得到的表告依春粗提物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分离制备,两相溶剂体系为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9∶1∶2∶9,v/v),进样量为400mg,得到纯度为99.6%的表告依春103.7m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低能耗、回收率高,为板蓝根中表告依春单体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板蓝根及其混伪品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开发mini-barcode并验证其鉴定能力,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方法。[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板蓝根及其混伪品所有已发表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导入PhyloSuite v1.2.1软件提取其共有蛋白编码基因并分别对齐,后续使用DnaSP 6软件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以筛选出候选DNA mini-barcode区域。通过Geneious软件多序列比对,筛选高变区用于mini-barcode开发。针对候选条形码区域设计引物。采用试剂盒法提取板蓝根药材总DNA分别利用通用ITS2引物和该实验设计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结果]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选择accD基因作为候选mini-barcode开发区域并设计了扩增引物。通过遗传距离和测序数据分析,该分子标记能被成功扩增并实现鉴定。[结论]开发了用于鉴定板蓝根及其混伪品的mini-barcode,为实现DNA降解的板蓝根药材及含板蓝根的中药制剂等混合样本的真伪鉴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青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大青叶的干燥叶用8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醋酸乙酯部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 Rp-8, 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论: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5个生物碱,2个芳香酸,2个木脂素,2个黄酮。分别鉴定为:10H-indolo[3,2-b]quinoline(1),靛玉红(2),4(3H)-喹唑酮(3),(E)-3-(3′,5′-dimethoxy-4′-hydroxybenzylidene)-2-indolinone(4),deoxyvascinone(5),苯甲酸(6),邻羟基苯甲酸(7),(-)-落叶松脂素(8),(+)-异落叶松树脂醇(9),异牡荆素(10),6-β-D-glucopyranosyldiosmetin(11)。其中化合物1,4,5,8,9,11为首次从大青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