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优选朝天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1h,总黄酮得率1.83%.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可行,可推广使用,为朝天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甜叶菊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及回流次数5个影响因素对甜叶菊渣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甜叶菊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甜叶菊渣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回流3次,总黄酮得率4.21%.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有利于甜叶菊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岗松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吸附率和洗脱率为指标,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筛选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岗松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岗松总黄酮进行纯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生药质量浓度0.3 g·mL-1,上样流速1 BV·h-1,上样体积3 BV,加50%乙醇5BV以2 BV·h-1的流速洗脱,总黄酮纯度达52.33%.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闪式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技术,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法优选银杏叶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 当乙醇体积分数为60%,闪式提取时间30 s,料液比1:20时,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1.99%.结论 闪式提取法适合于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该工艺具有稳定、快速、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湖北海棠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优选湖北海棠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及根皮苷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提取方法和提取次数;以浸膏得率,总黄酮及根皮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对主要影响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湖北海棠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榅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新疆榅椁叶与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醇量、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榅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均为A3B3C3D1,即加30倍量60%乙醇超声提取40 min,超声功率80%.叶中总黄酮含量较果实中高.结论: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新疆医药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牛舌草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和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中心组合设计优选牛舌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加20倍量70%乙醇于60℃超声提取20 min,总黄酮平均提取率3.92%.结论: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实测值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核桃隔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核桃隔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木犀草苷为定量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原料粒径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过60目筛的原料加15倍量60%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提取量达2.985 mg·g-1.结论: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合理、重复性好,为核桃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油茶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油茶籽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自变量,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6℃,70%乙醇提取1.3h,料液比1∶22;油茶籽总黄酮提取率1.87%,与理论值(1.89%)接近.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靠,为油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云南松松塔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云南松松塔总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60%乙醇于60℃超声辅助提取30 min,云南松松塔总黄酮质量分数3.2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省时、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选藤三七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UV测定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以总皂苷和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乙醇用量对藤三七中总皂苷和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藤三七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总皂苷、总黄酮平均提取量分别为16.23,46.40 mg·g-1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凤仙透骨草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凤仙透骨草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优选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3.83倍量81.55%乙醇提取164.08 min,提取预测值与真实值偏差-1.08%,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0.987 1.结论:优化的凤仙透骨草提取工艺简便、精密度高、可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提取量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利用效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采用 HPLC-DAD测定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73%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平均提取量分别为2.529,0.435,0.215 mg·g-1,总评"归一值"实测值0.922 7与预测值偏差-1.24%。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准确度高,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锦灯笼果实提取工艺优选及抗氧化活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锦灯笼果实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总酚酸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锦灯笼果实醇提工艺的影响,考察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85%乙醇提取2次,每次0.5 h;总黄酮和总酚酸平均提取量分别为0.618,1.152 mg·g-1,RSD依次为1.66%,1.19%。结论:结合药效学试验筛选的提取工艺更加科学合理,锦灯笼果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蟾皮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通过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药效学试验(S180腹水型荷瘤模型)筛选主药干燥方式,采用HPLC测定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含量,流动相乙腈-水(48:52),检测波长296 nm。以凝胶剂外观性状考察基质种类和用量。以24 h累计渗透量(Q24 h)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氮酮、丙二醇、薄荷脑用量对蟾皮凝胶制备工艺的影响,考察该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性能。结果:选择冷冻干燥后蟾皮为主药,蟾皮凝胶剂处方为主药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 0.6%,薄荷脑1%,氮酮3%,丙二醇1%,甘油5%,尼泊金甲酯0.1%;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Q24 h分别为3.53,8.38 μg·cm-2结论:制备的蟾皮凝胶剂外观均匀,黏度适中,涂展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该部位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石榴叶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考察石榴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石榴叶总黄酮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9.8%,料液比1∶16.3,超声功率221 W,提取时间33.45 min;石榴叶总黄酮提取率0.433%,与理论值偏差很小。当样品质量浓度为0.6~1.0 g·L-1时,对DPPH和·OH清除率较高,与维生素C接近。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石榴叶总黄酮抗氧化性能较强,为该部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