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风险管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将风险管理机制引入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环节之中,减少输液相关护理风险事件,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发现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对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实施预见性管理,减少了输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有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163例行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78例和干预组85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减少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对风险管理的措施,提升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 明确护理风险职责,找出护理漏洞,制定门诊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实行护理告知签字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患者满意率不断提高.结论 实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管理与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谢红珍  邓屏 《护理学报》2007,14(10):26-28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静脉输液在专业化发展、质量管理标准、实践操作指南、新技术准入、科研管理、职业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静脉输液安全与质量的五大对策: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重视,加强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宏观管理;发挥静脉输液委员会的职能,促进静脉输液的专业化进程;实施输液风险管理策略,减少输液相关的护患纠纷;再造静脉输液流程,提高病人对输液质量的满意度;明确护士职业安全管理部门,加强护士职业安全管理.目的是为各级管理部门开展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实施输液护士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 充分运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建立和完善输液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实施专业化培训,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 培训成绩显著,各项质量指标明显改变,如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外周静脉炎和外渗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等,护士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输液护理.结论 前馈控制是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院内监控管理在静脉输液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医院静脉输液会诊制度,制定落实工作规范,评价安全管理效果.结果 病人静脉输液满意度提高,静脉输液相关性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 医院内监控管理能够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梁文英 《全科护理》2012,(30):2851-2852
[目的]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制定防范措施。[方法]对输液室护理人员、环境、药物、输液病人特点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应对风险能力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护理风险客观存在,通过对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及有效落实,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理流程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小儿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方法 将12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出现风险时予以对症处理;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流程,采取规范化的输液服务.比较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和2组患儿静脉输液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护理缺陷、投诉情况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小儿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认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输液治疗室每天要接诊上百例输液病人,病人多,工作繁忙,护患纠纷也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维护病人利益,提升护理人员个人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从2006年1月输液治疗室护理人员开始对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在输液前后认真履行护理告知.通过护理告知,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有效避免了护患纠纷,也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优化急诊输液流程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加强急诊静脉输液管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改进输液区设施和布局,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和计算机辅助优化输液流程等措施。结果①方便了病人,缩短了输液等候时间;②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为1名病人输液由4名配合护士减少到2~3名;③保证了病人用药安全和护士职业安全;④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静脉输液的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住院病人静脉输液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对静脉输液的需求与满意程度 ,分析原因 ,提供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法 ,满足病人的需求。方法 :对4 2 7名住院病人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他们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不满意因素以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最关心的问题等。结果 :住院病人对现有的静脉输液服务满意度为 92 .0 3% ,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被动更换率高和穿刺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病人把安全输液作为治疗中最关心的问题。结论 :增加输液巡视次数、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和为病人提供安全静脉输液 ,作为改进输液服务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对风险管理的措施,提升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 明确护理风险职责,找出护理漏洞,制定门诊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实行护理告知签字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患者满意率不断提高。结论 实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再造温馨静脉输液流程,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温馨、优质的输液护理。[方法]分析原有静脉输液流程,结合静脉输液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提出问题,进行温馨静脉输液流程再造,并在应用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监督,不断进行流程优化。[结果]温馨静脉输液流程的临床应用,降低了病人投诉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达到了病人及其家属满意的良好效果。[结论]温馨静脉输液流程的再造及应用,能规范护理行为,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护协同服务模式应用于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 将医护协同服务模式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工作中,比较应用前后静脉输液的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 应用医护协同服务模式后,静脉输液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亦有较大提高.结论 医护协同服务模式应用于静脉输液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确保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1年建立门诊静脉输液中心,2003年通过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认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门诊静脉输液的流程。观察自2009年4—6月到我院静脉输液中心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所有病人,无一例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病人对我院门诊输液护理的满意度达99.99%,另有3名病人对我中心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JCI是人性化的护理和服务,通过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经验总结和交流,不断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保证了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安全,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国内最新数据显示,90%以上的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1]。在输液过程中,其输液风险日益涌现,如给药差错、药物外渗、静脉输液并发症等,不同程度的给患者、医护人员甚至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带来损害。因此针对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显得十分其重要。而由于肿瘤化疗药物的输注在静脉输液中属于一种高风险的护理操作,其风险系数更高。如何对化疗药物输液进行有效风险管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减少医疗伤害、保证肿瘤患者的安全,在肿瘤相关科室尤其是肿瘤医院显得十分有意义。现就化疗药物静脉输液的风险管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持续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的实践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持续优化门急诊静脉输液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改进输液区设施和布局,使用生物安全柜配药和计算机辅助优化输液流程等措施.结果:方便了病人,缩短了输液等候时间;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病人用药安全和护士职业安全;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科学合理的优化输液流程,为病人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巡视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完善客观护理资料 ,确保静脉输液科学安全进行。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静脉输液巡视卡、输液卡 ,客观详实记录输液过程。结果 :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减少和避免了输液不良反应、输液管内药物配伍反应的发生 ,满足了患者的“知情”心理 ,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静脉输液巡视卡是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芸娥  何淑宁 《全科护理》2011,(34):3181-318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的改进.[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改进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进行改进.观察流程改进前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护士配置不足是系统的关键流程,医院临床护理配送组在临时静脉输液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流程改进,可缩短病人输液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方法将12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输液,出现风险时予以对症处理;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流程,采取规范化的输液服务。比较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和2组患儿静脉输液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护理缺陷、投诉情况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静脉输液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士对风险的认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