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的发生、转移、耐药性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对它们进行分离和鉴别。Morata-Tarifa等证明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黏附性细胞亚群具有干细胞的性质。他们证明胰蛋白酶敏感(trypsin-sensitive,TS)的乳腺癌和结肠癌肿瘤细胞亚群表现出更强的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活性,也具有更强的Hoechst 33342拒染  相似文献   

2.
记忆性T细胞根据其表型特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三个亚群即干细胞样T细胞(Tscm)、中心记忆性T细胞(Tcm)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Tem)。其中Tscm和Tcm亚群在一些恶性肿瘤的应用中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效应和临床效果,具有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记忆性T细胞的分化及其体外扩增培养方案等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记忆性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及功能、分化的调控机制以及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虽然CSC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年内研究者已经证明包括头颈部鳞癌干细胞在内的许多CSCs的存在,并分别针对头颈部肿瘤干细胞与头颈部鳞癌的关系、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鉴定标志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4.
背景:过继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评价比较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应用与不应用大剂量白介素2行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 治疗,与随机挑选30例患者(对照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行白细胞介素2治疗进行对比,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细胞介素2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提升。随访结束时统计复发率:治疗组13.3%,对照组26.7%;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4~98 (42±2)个月,对照组8~78 (28±2)个月。提示恶性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行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治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移植后复发率,并有望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抗体进行的肿瘤免疫治疗,其机制大多是通过活化补体直接引起肿瘤细胞溶解(CDC)或加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膜结合性补体调节蛋白(mCRPs)能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而保护肿瘤细胞免遭CDC的杀伤,因此许多抗体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阻断mCRPs或抑制mCRPs表达能使肿瘤的杀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因而控制mCRPs在未来的免疫治疗中很有潜力,本文简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us)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潜能分化、启动和重建肿瘤组织表型能力的肿瘤细胞[1].现已从20余种常见肿瘤中分离、鉴定出肿瘤干细胞[2-4].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CT)系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部分实体瘤的新疗法之一。然而,移植后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复发和转移。移植后免疫功能的状态及免疫治疗对清除体内残留肿瘤细胞和移植后的抗感染作用都至关重要池。。因此移植后的免疫重建及免疫治疗已成为当今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人参皂甙Rg3是从中药人参中提取的一种四环三萜皂甙,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体液免疫的功能、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水平。本研究利用“扶正祛邪”理论,通过对人参皂甙Rg3(参一胶囊)用于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的研究,以期找到一种促进免疫重建的新方法,从而提高AHSCT的生存率,降低移植后的复发和感染。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T_(SCM))是一种新型记忆细胞亚群,T_(SCM)具有类似干细胞样自我更新能力,能够在体内长期存活,并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分化为成熟的中枢记忆、效应记忆和效应T细胞。T_(SCM)在临床患者和小鼠模型中均可检出且参与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对CD8~+T_(SCM)生物学特性进行总结,重点探讨CD8~+T_(SCM)表型和转录特征、参与CD8~+T_(SCM)分化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及其在免疫相关疾病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是浸润在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在调节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微环境(TME)中TANs通过释放多种促炎、免疫调节和血管生成因子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同时TME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其他细胞的旁分泌信号又会负调控TANs的极化。TANs极化分为抗肿瘤的N1型和促肿瘤的N2型。随着对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TANs的极化调控具有高度的重编程性,在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治疗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靶向TANs极化的重编程开发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本文将对TANs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不断增殖的根源,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耐药现象密切相关。 目的:在单细胞水平研究体外传代培养的MCF7细胞中肿瘤干细胞含量变化规律,认识肿瘤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环境下的增殖特点。 方法:利用单细胞分离种植-成瘤性克隆方法对传代培养后不同时间点MCF7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比例连续检测,流式细胞仪同步检测相应细胞样本中CD44+CD24-/low亚群的含量变化。 结果与结论:传代后培养的MCF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其肿瘤干细胞比例及CD44+CD24-/low亚群比例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但CD44+CD24-/low亚群变化更为显著(36.84%到81.95%),而肿瘤干细胞含量仅在小范围波动(38.54%~47.39%)。结果提示传代培养的MCF7细胞中,肿瘤干细胞具有通过调节自身增殖来保持其比例相对稳定的特点;CD44+CD24-/low亚群并不代表或者富集MCF7细胞株中的肿瘤干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至T细胞的功能,这过程需要MHC分子参与,结合于MHC上的抗原多肽由不同的T细胞亚群所识别。将肿瘤相关抗原(TAA)致敏DC后,回输或接种至荷瘤宿主能显著地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许多TAA在分子水平上的确认以及对DC抗原提呈作用的深入研究,使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27是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促进抗肿瘤Th1/Tc1免疫应答,去除Treg细胞亚群,同时它也能去除Th17细胞亚群和上调IL-10以抑制自身免疫发展。本文综述IL-27对T细胞免疫调节的特性,分析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DCs)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的一类高度异质性细胞,作为体内极其重要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和免疫协调器,具有显著的细胞表型和功能可塑性。近年来,通过高通量分析等技术发现了一些新的DCs亚群。免疫微环境赋予了DCs不同的亚群特征,不同的DCs亚群在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疾病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并为肿瘤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DCs亚群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现如今,肿瘤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对于肿瘤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克隆形成学说和肿瘤干细胞模型。后者认为肿瘤是由一群包含各种表型和生物学特征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很强的异质性~([1]),肿瘤形成的关键在于其中一小部分类似于成体干细胞的肿瘤细胞,它们分化程度低,致瘤能力强,具有自我增殖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被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2-4])。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是体内自然发生的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亚群,具有无反应性和免疫抑制两大特性,主要通过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而起作用,其在体内不仅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来,Tr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近年中性粒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亚群之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以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表型为目标的肿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活性氧(ROS)、各类细胞因子、蛋白酶和胞外诱捕网(NETs)及影响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等方式参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ME)重塑,从而影响肿瘤进展。中性粒细胞存在两种功能表型,即N1和N2亚型,分别发挥促肿瘤和抗肿瘤功能。考虑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双重作用,靶向TME中的中性粒细胞,使其向N1方向极化,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本文将对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从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表型从而调控TME角度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钙网蛋白(CRT)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内质网Ca2+结合伴侣蛋白,除了维持细胞内Ca2+平衡及负责糖蛋白的折叠外,还参与线粒体代谢、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蒽环类化疗药物处理时,肿瘤细胞引起的内质网应激能导致肿瘤细胞内CRT的外翻,外翻的CRT可有效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吞噬,由此引发抗同种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诱导肿瘤免疫原性细胞进入凋亡程序。由此说明,CRT是引起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凋亡的关键因子,其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现就CRT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CD258(LIGHT)即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能够与其功能性受体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HVEM)、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结合,在体内、体外均可发挥明显的抗肿瘤效应。CD258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表现出复杂的促凋亡机制,并且在不同的肿瘤细胞系中表现出促进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CD258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现对CD258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机制和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let-7在乳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探索let-7影响乳腺癌干细胞的特性及机制。方法:采用SP分选法,分选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的SP及NSP细胞亚群;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CF-7细胞系中SP、NSP亚群let-7a/b/c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Ras、ERK蛋白在MCF-7细胞系中SP、NSP亚群中的表达,探索let-7维持乳腺癌干细胞特性的机制。结果:SP侧群细胞占MCF-7细胞的3.3%,加入维拉帕米抑制干细胞外排荧光染料Hoechst33342的功能后,SP侧群细胞占乳腺癌MCF-7细胞的比例下降至0.4%。Let-7miRNA在SP细胞中的表达低于NSP细胞,其中let-7b/c在SP及NSP亚群中表达差异最大;p-Ras、p-ERK在SP细胞中的表达高于NSP细胞,t-Ras及t-ER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SP法是一种可有效分离干细胞的方法,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存在肿瘤干细胞亚群;let-7在乳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普通肿瘤细胞,而p-Ras、p-ERK在乳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普通肿瘤细胞,let-7的低表达失去了对Ras mRNA的抑制,使Ras信号转导通路激活,进而磷酸化的p-Ras和p-ERK表达升高,维持乳腺癌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是干细胞的两个基本特征[1].干细胞从维持多能性到分化的分子机制的逐渐揭密,当今严重威胁生命的顽疾就会迎刃而解.对肿瘤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等特性与干细胞特点惊人的相似,进而推测肿瘤的发生起源于干细胞,并提出肿瘤干细胞学说[2].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3],肿瘤之所以能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其根本在于肿瘤细胞中占极少数量(0.01%~4%)的肿瘤干细胞,正是这类占极少数量肿瘤干细胞在机体中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复制出有基因突变的细胞,使肿瘤细胞的数量、瘤体体积急剧扩张并侵入临近组织及迁徙至机体其他组织器官,导致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紊乱,并最终导致机体死亡.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