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方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方法精子DNA完整性检测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试验(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以DNA断裂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表示。分别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男方与无流产史男方精子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和DFI分析。结果流产组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率和DFI与生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精子DNA损伤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关系密切,免疫因素被认为是导致URSA发生的主要原因.URSA患者体内存在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型免疫反应的失衡,而近年发现的免疫调节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的免疫平衡是当前URSA的研究热点.参与妊娠维持的其他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生的免疫机制,了解调节性T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A组)、20例正常妊娠妇女(B组)和15例健康成年女性(C组)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比例。免疫磁珠法分离CD4+CD25+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OXP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三组CD4+CD25+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A组CD4+CD25+细胞表达FOXP3及分泌IL-10均低于B组和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和C组表达FOXP3及分泌IL-10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RSA患者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虽无明显改变,但其功能明显减弱,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limp-1和Bcl-6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的mRNA均增加,Blimp-1的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而Bcl-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不明显。Blimp-1和Bc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URSA组患者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239例产科及医学遗传科门诊因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抗封闭抗体(HLA-I型及HIJA-Ⅱ型)检测,其中两型抗体均为阴性的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实验,结果用酶标仪读数。HLA—I型及HLA—Ⅱ型均为阴性者进行系统的免疫治疗。提取男方外周血淋巴细胞,调成20一40×10。淋巴细胞悬液,注射于女方前臂皮内,分6—8点注射。每3周治疗一次,四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2—4周复查抗体的产生。产生抗体者受孕后继续治疗4次,至孕20周止。若6个月内没有受孕则需复查封闭抗体。以妊娠持续满加周为治愈标准。结果1.239例患者进行了BA检测,其中HLA-I型及HIJA-Ⅱ型均为阳性的5例,其中一项阳性的21例。两项均为阴性的213例,阴性患者占所有受检者的89.12%。2.213例均为阴性的患者中169例接受了免疫治疗。治疗4次后BA一项以上阳转者151例,随访到106例妊娠,其中98例成功妊娠至20周及以上,8例再次发生早期自然流产或胎停育。妊娠成功率92.45%。3.未经免疫治疗的44例中,追踪到32例妊娠,其中5例成功,27例再次自然流产。与BA阳性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y。=76.64,P〈0.01)。结论采用抽取复发性流产患者丈夫外周血提取淋巴细胞,对患者的前臂进行皮下注射的主动免疫治疗的方法,实践证明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流产(RSA)为育龄期妇女妊娠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病因复杂,除遗传、解剖、内分泌及感染因素外,免疫因素导致的RSA多在临床中难以明确.DNA甲基化为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RSA的发病关系密切,DNA甲基化异常可使母胎界面之间复杂的免疫机制受到破坏,使母体对胚胎的植入产生免疫性排斥,...  相似文献   

8.
免疫因素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妇女中的致病作用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都是孕早期母体和胚胎最直接接触部分,在孕早期这些位置的免疫细胞数量、活性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对维持正常妊娠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肿瘤坏死因子-α(TINF-a)是其中较重要细胞因子之一.我们观察了25例育龄期RSA妇女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中TNF-α表达变化,并与同期正常怀孕后人工流产妇女相同检测结果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早孕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URSA早孕组),并以32例正常早孕孕妇为正常早孕组(N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HMGB1、RAGE、IL-17、IL-6、TGF-β及IL-10表达水平。结果 URSA早孕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而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均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URSA早孕组外周血HMGB1和RAGE表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5);与正常早孕组相比,URSA早孕组外周血IL-17、IL-6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而TGF-β、IL-10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在相关性分析比较中,URSA早孕组外周血HMGB1表达水平与RAGE、IL-17、IL-6均呈正相关,而HMGB1表达水平与TGF-β、IL-10均呈负相关。结论 URSA外周血中HMGB1表达水平增高,HMGB1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节Th17/Treg平衡模式参与URS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疗法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56例,分析流产者年龄、流产次数、免疫治疗次数、治疗时机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56例患者经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45例、失败11例,有效率为80.35%;免疫疗效与流产者年龄相关。两者相比P<0.01,而与流产次数、免疫治疗次数、治疗时机等因素关系不明显。结论 主动免疫疗法是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方法,患者年龄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年龄小治疗效果好,以引起临床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D147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人早孕期正常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的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147的表达,比较CD147在正常早孕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绒毛组织的表达差异。体外分离纯化获得正常人早孕期滋养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验证CD147在滋养细胞的表达,引入抗CD147中和性抗体处理人滋养细胞,采用Brd U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早孕期绒毛组织和滋养细胞高表达CD147,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绒毛组织CD14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早孕期绒毛组织。抗CD147中和性抗体处理原代人滋养细胞后,滋养细胞的增殖能力未发生明显变化,侵袭能力下降。结论:人绒毛组织CD147的异常低表达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妊娠失败相关,CD147通过调控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参与正常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免疫因素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妇女中的致病作用已逐渐被学者认知,外周血、蜕膜和绒毛组织都是孕早期母体和胚胎最直接接触部分,在孕早期这些位置的免疫细胞数量、活性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对维持正常妊娠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肿瘤坏死因子-浕(TNF-浕)是其中较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反复流产3~6次的不孕患者(n=55),采用补体依赖细胞毒实验检测封闭抗体的水平,应用患者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患者做皮下免疫治疗,并随访妊娠结局;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55名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5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测封闭抗体阴性后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其中已分娩41例,14例患者再次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妊娠成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显著多于妊娠失败者。结论主动免疫对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URSA的发生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SCSA),探讨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分析URSA患者60例配偶的精液情况,检测精子二项SCSA参数(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计算精子DNA碎片指数,DFI;CMA3染色法检测染色质包装质量)。结果 URSA流产患者SCD小光晕和无光晕精子(精子DNA碎片)比值平均为(26.7±10.6)%,URSA患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1.9±5.9)%,(P0.001),而大光晕和中光晕精子比值URSA患者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URSA组CMA3染色阳性率(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19.13%)。结论精子染色质结构异常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具有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43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封闭抗体(BA)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 (1)临床妊娠成功112例,再次早期流产5例,26未受孕,妊娠成功率78.3%;(2)主动免疫治疗后复查,115例BA转阳性,阳性率80.4%。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主动免疫治疗后CD3+细胞无变化,CD4+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8+细胞则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提高BA的阳性率,并可调节异常的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利于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在复发性流产和不明原因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1例不明原因不孕和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表达量的测定,对照组34例为继发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阻塞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结果不明原因不孕组妇女子宫内膜中LIF表达量(M)为(169.00ng/l),与对照组(M) 为(240.00ng/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习惯性流产组LIF表达量(M) 为(90.25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性流产组与不明原因不孕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IF基因可能在启动胚泡着床和维持妊娠方面有重要作用, 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不孕和复发性流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XCR2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XCR2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病例组)和正常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与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两组CXCR2蛋白主要表达于绒毛的滋养层、蜕膜组织中的腺体,病例组绒毛滋养层和腺体CXCR2蛋白表达均强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组蜕膜细胞CXCR2蛋白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呈阴性;HE染色可见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滋养层变薄、滋养层细胞变性甚至坏死、滋养层嗜酸性增强、绒毛中轴纤维化程度增强;蜕膜组织中蜕膜细胞连接松散、蜕膜细胞空泡化、蜕膜组织中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CXCR2可能通过与其配体白细胞介素-8结合而参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本院生殖门诊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患者200例,治疗组:提取其丈夫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孕前及孕后均4次.对照组:同样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孕前4次,孕后只注射1~2次.自孕前免疫治疗4次疗程完成时开始,18个月后对其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成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2组比较对照组封闭抗体转阳率、妊娠成功率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提取治疗免疫原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微创,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形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VEGFR-1,VEGFR-2,VEGFR-3。VEGF主要通过两种高亲和力受体VEGFR-1和VEGFR-2发挥作用。近年来对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是VEGFR-1的可溶形式,通过与VEGF膜受体竞争结合VEGF,阻断VEGF促血管生成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VEGF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有研究表明其与血管形成障碍密不可分。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相关受体是血管形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们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VEGF、VEGFR-1、VEGFR-2功能异常,表达缺乏,或s Flt-1表达增加都可能导致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