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肘内侧入路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27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肘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男19例,女8例;年龄4~12岁,平均6.8岁,左侧21例,右侧6例。根据Gartland骨折分型,均为Ⅲ型,其中合并尺神经损伤1例;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5例;新鲜25例,从受伤到手术的间隔时间1 h~5 d;陈旧2例,分别为骨折后16 d、18 d。术后2周去石膏悬吊保护下功能锻炼,4周拔出内固定物。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24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发生,随访时间内无肘内翻畸形发生。结论肘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创伤小、操作简单、显露较充分,对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方便等优点,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常伴随髁间的粉碎性骨折。由于肱骨远端不规则解剖结构、骨折远端骨量少的特点,被认为是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7~69岁,平均4 3岁。左侧2 1例,右侧1 1例。车祸伤1 5例,坠落伤8例,摔伤9例。合并肱骨髁间碎裂骨折16例。开放性损伤6例,其余为闭合性损伤。1.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采用肘后正中纵行切口,均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肱骨髁上、髁间。合并肱骨髁间碎裂骨折者,首先用…  相似文献   

3.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学龄期儿童较为常见的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疗法可治愈。成年后因肘部再次受伤,致再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则鲜有报道,作者治疗了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1月~2 0 0 3年1月,采用骨片钉系统治疗肱骨髁及肱骨髁上骨折4 2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4 2例中,男2 5例,女1 7例,年龄5~4 8岁。车祸伤1 0例,摔伤32例,左侧2 3例,右侧1 9例,新鲜骨折32例,陈旧骨折1 0例。骨折类型:伸直型髁上骨折1 2例,屈曲型髁上骨折3例,肱骨内上髁骨折1 2例,肱骨外上髁骨折8例,内髁骨折5例,外髁骨折3例。1 2 治疗情况1 2 1 内固定材料 内固定物为英国Orthofix公司的骨片钉系统(图1 )。图1 骨片钉系统示意图1 2 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可分别取肘外侧切口,肘内侧或肘…  相似文献   

5.
重度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是否妥当会影响疗效。 1992年以来 ,我科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切口骨圆针三角形交叉内固定的方法 ,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13~ 80岁。左侧 2 3例 ,右侧 12例。根据国际上广泛应用的Riseboroug和Radin的骨折分类法 :Ⅲ度骨折远端两髁骨块旋转和分离 ,关节面不平整 ,共 18例 ;Ⅳ度骨折为肱骨髁碎成 3块以上 ,关节面严重破坏 ,共 17例。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 ,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 ,均为挫伤。受伤至手术时间 :3天内手术 12例 ,1周内手术 15例 ,2周…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金兰 《中国骨伤》2000,13(12):728-728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崇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1] ,但对开放性及陈旧性的骨折仍主张手术治疗[2 ] 。常用手术入路有四种 :肘外侧、内侧、前侧及后侧[2 ,3 ] 。自 1990年以来 ,我院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8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38例中男 2 3例 ,女 15例 ;年龄 2~ 13岁 ,平均 8 5岁。新鲜骨折 33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8例 ,陈旧性骨折 5例 ,除 1例开放性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外 ,其他均无神经损伤症状。2 治疗方法  除陈旧性骨折外 ,新鲜骨折全部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非常少见。在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文献中仅顺便提及,很少有文献专门论述这类骨折。本文提供了有关这类骨折的类型、机理及治疗的情况。作者在8年中收治34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其中21例男童,13例女童,年龄在4~14岁。均在伤后12小时内入院。骨折在右侧21例,左侧13例。前臂骨折为远段双骨折者19例;桡骨远端Ⅰ、Ⅲ型骨骺损伤者8例;尺骨中段骨折6例;前臂远段粉碎性骨折1例。肱骨髁上骨折为屈曲型者仅1例,其余均为伸直型。其中无移位5例;部分移位15例;完全移位8例;粉碎性骨折3例;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闭合夏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12岁,平均7.2岁。术前有桡神经损伤症状的例2例:有肘前青淤斑的5例;术前呈明显的S状畸形有6例。受伤至接受复位时间48~72小时,平均为38小时;手术治疗在全麻或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持续纵向牵引患肢,手法纠正肱骨髁上骨折的侧方、前后移位,C型臂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满意后克氏针从内外髁交叉打入,且交叉点位于鹰嘴窝顶上;术后屈肘700~80。石膏固定,术后3-4周拆除石膏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5个月(2—12月),所有骨折术后3-4周骨痂愈合良好,拔除克氏针。术后8周肘关节功能恢复。2例术后有尺神经症状,3个月内恢复。针道感染2例,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轻型肘内翻1例,明显肘内翻需手术1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卫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理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肱三头肌切断造瓣对肘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肱骨远端骨折是上臂常见的骨折 ,目前普遍使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造瓣显露术野 ,手术视野显露较好。近十年我院有较完整资料的此类手术 87例 ,发现部分病例出现肘关节功能受限 ,关节僵化现象。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7例 ,男 5 3例 ,女 34例 ,年龄 4~36岁 ,平均 2 2 8岁 ;左侧 36例 ,右侧 5 1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6 2例 ,高处坠落伤 11例 ,跌伤 13例 ,砸伤 1例。骨折类型 :肱骨髁上骨折 6 9例 ,髁间骨折 18例。髁间粉碎性骨折 5例 ,髁间合并外髁骨折 1例 ,合并内髁骨折 1例。开放性骨折 7例。伴尺神经损伤 2例…  相似文献   

10.
吴立功  杨世斌 《中国骨伤》2013,26(2):98-101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Ⅱ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及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0例,男76例,女34例;年龄2~13岁,平均7岁;伸直型98例,屈曲型12例;GartlandⅡ型32例,GartlandⅢ型78例;伴有远折端旋转移位37例。分别在血肿内、臂丛及氯胺酮麻醉下,握持患肢的上臂及前臂对抗牵引,牵引数分钟后行手法闭合复位,经C形臂X线透视示骨折复位满意后用石膏托固定,对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皮桡侧穿入1~2枚克氏针内固定再加石膏外固定。术后3~4周摄X线片,拆除石膏并拔出克氏针,开始康复锻炼。结果:110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儿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6.9周。无一例出现肘内翻畸形、血管神经损伤或Volkmann挛缩等并发症。按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74例,良26例,可10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并对不稳定性骨折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9.
20.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