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雌激素受体α与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 ( ER) α与 β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 63例非肝癌肝组织的 ERα与 ERβ的表达。结果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 ERα与 ERβ的阳性率分别为 2 7% ( Edmondson分级 级的肝癌为 2 3%、 级为 2 8%、 级为 2 9% )和 1 3% ( Edmondson分级 级的肝癌为31 %、 级为 8%、 级为 7% ) ,非肝癌肝组织中 ERα与 ERβ的阳性率分别为 32 % (肝硬化 :30 %、肝海绵状血管瘤 :32 %、正常肝组织 :5 0 % )和 2 9% (肝硬化 :30 %、肝海绵状血管瘤 :2 6%、正常肝组织 :2 5 % )。肝癌与非癌肝组织比较 ERα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但ERβ阳性率有显著意义 ( P<0 .0 5 ) ;Edmondson分级 级的肝癌 ERβ的阳性率与 、 级肝癌比较 ,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肝癌组内 ERα阳性较 ERβ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可能具有一定的激素依赖性 ,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ERα的表达无关 ,但与肝癌组织中 ERβ含量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肝癌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表达及其改变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肝癌模型,经病理组织学(HE染色)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癌变不同时期定量观察核蛋白、NF-κB和TNF-α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人肝癌癌灶及癌旁组织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大鼠在喂饲2-FAA后,正常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阶段肝组织中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肝细胞癌。在正常肝细胞中仅见较低水平的NF-κB和TNF-α表达。诱癌后,随着肝细胞组织形态的变化,肝组织中NF-κB和TNF-α表达依次增强,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两者的表达高度相关(r=0.81,P<0.01);人肝癌的癌灶组织中NF-κB的表达,也较癌旁组织明显增强(P<0.01)。结论:肝细胞癌变早期NF-κB信号转导途径激活和TNF-α呈过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OPN的表达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的检测,用Weidner法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OPN高表达和肝癌早期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03).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OP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和肿瘤包膜不完整(P=0.03)、感染HBV(P=0.03)和发生早期转移、复发(P=0.018)显著相关;OPN和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OP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OPN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OPN与包膜是否完整、感染HBV和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和VEGF、MVD的表达显著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ApoM基因在肝硬化肝组织、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癌临床病理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肝癌及癌旁组织、32例肝硬化及7例正常标本中ApoM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组织中ApoM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ApoM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poM在中、高分化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低分化型。结论:ApoM在正常肝细胞中呈弱表达,肝硬化组织中较高表达,但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分化有一定关联,这表明ApoM在肝癌细胞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5.
EZH2 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 研究EZH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肝癌患者EZH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EZH2 mRNA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1.9%(26/42) 28.6%(12/42)和22.2%(2/9)。EZH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肝组织(P<0.05)。EZH2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HBV感染、AFP水平、是否伴有静脉癌栓和/或肝内外转移以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对EZH2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并且可以作为肝癌潜在的一个治疗靶点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马楠  冯英明  张贺龙  纪统理  张伟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7,28(11):1030-1032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表达与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4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25例,肝硬化组织18例,肝炎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survivin的表达,同时检测原发性肝癌中HBsAg的表达. 结果:在45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34例(75.5%),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44.4%),肝硬化组织(0),肝炎组织(0)和正常肝组织(0,P<0.001). 肝癌中survivin的表达在Edmondson分级Ⅲ~Ⅳ级高于Ⅰ~Ⅱ级(P=0.014),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有门脉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与HBsAg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 结论:肝癌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说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HBV感染对于survivin表达上调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RⅡ(TGFβRⅡ)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了解TGF-β1和TGFβRⅡ在肝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癌旁组织57例中TGF-β1和TGFβRⅡ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47例(82.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8例(66.67%)(P<0.05);TGFβRⅡ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20例(35.0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8例(84.21%)(P<0.05).TGF-β1在有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率为(92.31%)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74.19%)(P<0.05),而TGFβRⅡ在有包膜浸润、转移、组织分化Ⅲ-Ⅳ的患者中染色较浅且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9.52%、19.23%和7.14%,明显低于相对应组50.00%、49.39%和62.07%的阳性表达率(P<0.01).结论:TGF-β1过度表达和TGFβRⅡ表达下降可能增强了肝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GF-β1及蛋白激酶Cα(PKCα)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4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TGF-β1和PKCα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分别为80.9%(34/42)、19.1%(8/42);PKCα在胰腺癌细胞胞膜和胞质表达分别为59.5%(25/42)、52.3%(22/42),而在癌旁组织细胞胞膜和胞质表达分别为4.76%(2/42)、83.3%(35/42);相对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PKCα的膜表达明显增强(P<0.01),PKCα的膜表达与TGF-β1的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胰腺癌中TGF-β1的过表达可能与PKCα的膜转运有关,而PKCα的膜表达在多药性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胰腺癌组织中TGF-β1及PKCα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中Ezrin、ICAM-1的表达状况及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肝细胞癌组织中Ezrin、ICAM-1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①Ezrin、ICAM-1在正常肝、癌旁肝及肝细胞癌中均有表达.②Ezrin、ICAM-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并与肝细胞癌的分级相关(P<0.05),有门静脉癌栓肝癌组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肝癌组(P<0.05).③Ezrin与ICAM-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32,P=0.021,P<0.05).结论 Ezrin、ICAM-1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及有无九静脉癌栓密切相关,二者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Ezrin可能通过调节ICAM-1表达促进肝癌的发展与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mad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细胞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使用组织芯片技术,选取20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32例肝血管瘤患者瘤旁正常肝组织进行对照,分别进行Smad4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Smad4在对照组肝组织、癌旁肝组织、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即Smad4在癌组织中表达有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表达强度上,癌旁肝组织以强阳性表达为主,肝细胞癌中主要以弱阳性表达为主.TGF-β1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高于对照组,但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降低为49.5%.对照组肝组织中的TGF-β1表达以弱阳性为主,占40.6%,在癌旁肝组织中以中度阳性为主,占51.5%,在肝细胞癌组,以阴性表达为主,占50.5%.由对照组到癌旁组织到肝细胞癌组,TGF-β1的表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 Smad4、TGF-β1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TGF-β1可能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促进因子,发挥双向调节作用,缺失导致肝细胞癌发生,但过高表达可能使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D3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ET-1、MMP-2、CD31的表达.结果:ET-1蛋白、MMP-2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肝细胞肝癌组织中ET-1、MMP-2、MVD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肝细胞肝癌组织ET-1、MMP-2阴性组的MVD值较阳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T-1、MMP-2的高表达及MVD的增加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和恶性发展有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34cdc2激酶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方法:收集HCC(含癌旁组织42)标本47例,正常肝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激酶的表达并结合增殖与凋亡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细胞中p34cdc2表达定位于胞质中,在癌组织中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肝癌、癌旁组织中的增殖指数(PI)分别为(30.34±4.46)%与(27.88±5.89)%,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癌旁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8.62±2.28)%与(7.38±2.61)%,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34cdc2蛋白阳性组PI(49.26±4.81)%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23.07±4.15)%(P<0.05),AI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HCC中增殖与凋亡均高于癌旁组织;p34cdc2和PCNA一样可作为反映HCC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有效指标;p34cdc2并不是HCC凋亡所必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vin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肝细胞性肝癌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iv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0.87%,20.67%,0%;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Livin表达与肝癌侵袭性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年龄、性别、表面抗原无关(P>0.05)。结论:Livin蛋白可作为肝癌的分子标记物,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诱导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HBX蛋白与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其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16例;伴肝硬化9例,甲胎蛋白阳性33例;有淋巴结转移、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或远处转移者29例)、癌旁组织及10例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正常肝组织中HBX蛋白与OPN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相关性.结果:HCC组织中HBX蛋白与OP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与81.6%,癌旁组织中分别为57.1%与71.4%,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X2分别为20.051和27.579;P<0.05);HBX与OPN在H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6和0.426;有转移与无转移组问HBX与OPN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890和6.235;P<0.05).结论:HBX蛋白与OPN在HC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原发性细胞肝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对10例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外科切除的肝癌和癌旁肝组织,用酶抗酶可溶性复合物(PAP)法定位肝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5例患者肝细胞中检出HBsAg。HBsAg 在肝细胞中呈弥漫型分布的有3例;另2例以包含体型为主.此5例患者血清 HBsAg 均阳性。另5例患者肝细胞中未检出 HBV 抗原。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肝细胞有 HBV 标志的5例癌旁肝组织中有4例呈现肝炎后肝硬化组织特点,面肝细胞 HBV 标志阴性的5例癌旁肝组织中无1例有肝炎后肝硬化组织学特征。上述结果提示:HBV 慢性感染导致肝组织慢性损害可能是诱发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MACC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MACC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42例肝癌组织、对应癌旁肝组织以及17例正常肝组织中MACC1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ACC1基因的表达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MACC1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在癌旁肝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且MAC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TNM分期、肝内或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等均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肿瘤个数、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有无肝硬化等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 MACC1基因可能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原发肝细胞性肝癌组织、14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NF-κB、TNF-α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肝细胞性肝癌NF-κB、TNF-α和ICAM-1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三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没有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及癌栓等有关(P<0.05);三者之间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TNF-α和ICAM-1在原发肝细胞性肝癌呈高表达,且与原发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埃兹蛋白(ezrin)在正常肝、肝硬化组织及肝细胞癌(HCC)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肝癌组织、23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ezrin的表达,分析ezrin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 12例正常肝组织及23例肝硬化组织中未见ezrin表达,而在45例肝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为61.3%(27/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zrin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肿瘤有无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肝癌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ezrin表达与肝癌的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有助于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ezrin表达是反映肝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张晓战  南克俊  李春利  陈玲 《医学争鸣》2006,27(21):1937-1939
目的:探讨p34cdc2激酶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方法:收集HCC(含癌旁组织42)标本47例,正常肝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p34cdc2激酶的表达并结合增殖与凋亡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细胞中p34cdc2表达定位于胞质中,在癌组织中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肝癌、癌旁组织中的增殖指数(PI)分别为(30.34±4.46)%与(27.88±5.89)%,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癌旁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分别为(8.62±2.28)%与(7.38±2.61)%,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34cdc2蛋白阳性组PI(49.26±4.81)%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23.07±4.15)%(P<0.05),AI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HCC中增殖与凋亡均高于癌旁组织;p34cdc2和PCNA一样可作为反映HCC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有效指标;p34cdc2并不是HCC凋亡所必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致癌机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癌旁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共108例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HB-VDNA检测。结果:HBsAg HBc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肝炎61.9%(13/21),42.9%(9/21)和75.0%(12/16);肝硬化64.0%(16/25),36.0%(9/25)和83.3%(15/18);癌旁肝硬化72.7%(16/22),61.1%(11/18)和85.7%(12/14);肝细胞癌45.2%(14/31),50.0%/(14/28)和64.3%(9/14);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慢性肝炎、肝硬化和癌旁肝硬化HBVDNA阳性信号较肝细胞癌多而强,结果表明大多数肝细胞癌与HBV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癌旁肝硬化可能为癌前肝硬化在癌周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