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周钟珩  张碧云  黄海青 《放射学实践》2008,23(11):1183-1186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健康成人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方法:对16例健康志愿者和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T1WI、T2WI、DWI及DTI检查;对DTI数据离线后处理,采用Volume-one 1.64和dTVII-R1软件处理,获得部分各向异性(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DEC)图。对健康志愿者分别在内囊、胼胝体以及半卵圆中心选择兴趣区测量主要白质纤维束的FA值。测量脑梗死患者的梗死区及健侧对应白质区的FA值。结果:FA图和DEC图可显示脑内主要的白质纤维束。正常组不同部位脑白质的FA值不同;大脑半球两侧白质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急性期脑梗死区白质FA值与对侧相比,可轻度升高或降低;急性期梗死区白质FA值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87,P<0.01);急性期梗死区白质FA值下降率与发病时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41,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FA图及DEC图可以显示梗死区白质纤维束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的改变程度。急性期脑梗死区FA值下降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大,该指标可用于反映脑梗死的病程。  相似文献   

2.
DTI和DTT评估脑缺血性卒中所致运动功能损伤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评价脑缺血性卒中所致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及与运动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15例急性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MRI、DTI和DTT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Ⅱ软件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网,并重组双侧CST 3D纤维束图.对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进行FA测量.采用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结果 脑卒中患者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33,P<0.0000).病变侧CST表现为受压、变形、移位和中断,CST损伤程度与患手肌力级别经检验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s=-0.97361,P<0.0001),CST的损伤情况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相关. 结论 CST损伤严重程度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DTI和DTT对观察CST的损害程度、预测恢复程度、指导临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5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5例常规MRI检查显示正常的检查者(对照组)行DTI扫描.将DTI扫描数据后处理获得扩散系数(ADC)图、各向异性(FA)图和DTT图,采用ROI测量脑炎组病变区与对照组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并对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病程早期,脑炎组病变区的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FA值较对照组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中期及晚期,脑炎组病变区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白质纤维示踪成像显示白质纤维主呈浸润性改变,部分纤维中断、缺失,而无推压移位等改变. 结论 DTI与DTT技术能够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颈髓的各向异性程度,探讨颈髓白质纤维束成像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14例MR检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FA图,在颈髓各节段分别测量FA值。利用日本东京大学Masutani开发的DTVⅡ和VolumeOne纤维束示踪成像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颈髓平均FA值0.6583±0.0737,所有FA图上颈髓显示清晰,没有明显图像失真。白质纤维束成像三维显示颈髓大部分主要的纤维束。结论:DTI有效地显示颈髓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特征及白质纤维束的分布和走向,对颈髓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白质纤维与大脑的发育和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作为一种无创性显示活体脑白质微观变化的MRI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脑白质发育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就其原理及在脑白质发育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联合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脑功能成像(Bold-fMRI)在涉及运动通路脑肿瘤的应用价值,观察肿瘤与功能区及邻近锥体束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采用GE3.0TMRI成像系统,对12例临近运动皮质及锥体束的肿瘤(Ⅲ-Ⅳ级胶质瘤5例,II级胶质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膜瘤2例)进行检查,均行Bold-fMRI及DTI序列,fMRI应用手的对掌运动或足背屈运动作为任务刺激.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应用SPM99软件处理fMRI图像,观察运动皮质激活,DTI采用DTV1.5软件进行纤维束的成像.结果:12例肿瘤FA图显示良好,肿瘤区FA值较健侧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纤维束重建后7例可见锥体束的消蚀破坏,其中5例伴有变形及移位;3例可见锥体束的单纯变形及受压移位;2例锥体束未见破坏及移位;11例肿瘤患侧手或足运动均可见对侧初级运动皮质(M1)的激活(1例因肢体瘫痪而失败),其中7例并有辅助运动区(SMA)及同侧M1的激活.比较fMRI及纤维束重建图发现肿瘤、功能区及白质束三者之间关系可以清楚显示.3例肿瘤DTI及fMRI联合用于外科神经导航系统,成功的指导手术.结论:DTI及Bold-fMRI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观察瘤体、功能区及白质纤维三者关系,辅助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指导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脑内各部位各向异性程度及正常白质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2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及DTI序列检查,重建FA图及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分别在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和大脑脚层面测量主要白质束的FA值.结果DTI显示灰质与白质区各向异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程度亦不相同,且左右两侧基本对称,重建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可显示白质内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结论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了解脑功能与白质通路间关系提供了有力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参数值在脑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评价扩散张量纤维柬成像(DTT)在显示脑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关系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低级别、高级别)、脑膜瘤、转移瘤患者资料(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5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18例,脑膜瘤16例,转移瘤10例)共59例.行常规T_1WI、T_2WI、增强T_1WI及DTI.测量病灶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囊变坏死区、水肿邻近正常白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1-容积比(1-VR)值及相对各向异性(RA)值,分析各测量值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利用DTI数据进行DTT重组病变周围脑白质纤维束,观察肿瘤与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结果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及转移瘤的肿瘤实体、瘤周水肿区的FA值、1-VR值及RA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正常白质区DCavg值、FA值、1-VR值及RA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FA图、FA彩色编码图、DTT图均能显示脑白质纤维受累情况,而常规MRI难以显示;脑白质纤维束与脑肿瘤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四型,即推挤型、水肿型、浸润型和破坏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良性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呈推挤水肿改变,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恶性肿瘤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多表现为以浸润破坏为主.结论 DTI较常规MRI能更确切、直观地显示脑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的关系,结合FA值、1-VR值及RA值能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DTT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肿瘤及其周围白质纤维束的信息,指导术前计划的制定和术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是临床常见脑外伤,由于受损部位主要分布在灰白质交界处和大脑深部中线结构,且脑损伤呈弥漫性,常规影像学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往往低估了患者病情.本文就扩散张量成像应用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走行的MRI新技术。脑肿瘤术前功能区定位诊断、定性甚至分级诊断以及辅助临床制定合理手术方案等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就DTI的成像原理,近年来DTI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以及DTI基础上的各种新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脑白质疏松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脑白质疏松(LA)病灶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各向异性(FA)值与LA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常规MBI检查正常的脑白质微结构在DTI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55例LA患者和22名健康老年人行DTI检查,测量LA病灶和正常白质区域的DCavg、FA值。结果 LA程度越严重,DCavg值越高,呈正相关;FA值越低,呈负相关。神经心理学测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LA患者的正常脑白质区域的DCavg、FA值明显相关,尤其是前角白质、半卵圆中心的正常脑白质。结论 DTI检查LA,其DCavg、FA值显示出特征性的改变,DTI能够发现常规MRI检查正常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且这种改变与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肿瘤在MR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以及DTI在脑肿瘤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0例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脑膜瘤17例,胶质瘤24例,神经鞘瘤7例,转移瘤12例)术前行3.0T MRDTI,重建成各向异性(FA)、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三维纤维束成像,选择肿瘤实质为兴趣区(ROI),测量FA和ADC,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膜瘤FA最高,其次是神经鞘瘤,再次为胶质瘤,转移瘤最低。FA在脑膜瘤与胶质瘤和转移瘤、神经鞘瘤与胶质瘤和转移瘤、胶质瘤与转移瘤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与神经鞘瘤间的FA无统计学意义。神经鞘瘤的ADC值明显高于脑膜瘤、胶质瘤和转移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对脑肿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扩散张量成像中施加不同数量的梯度磁场方向对扩散的各向异性(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参数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对24名正常人进行3.0 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分别施加6个和25个方向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分别测得2个梯度方向所获得FA图和ADC图的内囊前、后肢及胼胝体膝部、压部白质的FA与ADC值,进行比较. 结果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b=0.1000 s/mm^2),6个方向与25个方向,相应部位的FA和ADC值的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 结论磁共振扫描选择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时,在不影响各定量值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扫描时间,6个方向是扩散张量成像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早期单侧脑梗死后肌力受损程度评价及治疗后肌力功能相关性研究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早期单侧脑梗死伴肌力功能障碍患者行磁共振常规MRI及DTI检查,利用DTI图分别测量梗死灶及镜像区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及平均扩散系数(DCavg),比较两侧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按起病初期患侧肌力受损程度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按治疗后患侧肌力恢复程度分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比较各组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脑梗死灶FA值、VRA值及DCavg值均明显低于镜像区(P<0.05);肌力受损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梗死灶的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力恢复程度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梗死灶的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梗死FA值、VRA值及DCavg值均明显减低,FA值、VRA值及DCavg值可对早期脑梗死后肌力受损程度及治疗后肌力恢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可为早期脑梗死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的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Joube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MRI及DTI表现。结果 Joubert综合征的MRI表现包括小脑"中线裂"、中脑"臼齿征"和第四脑室扩大。DTI显示小脑上脚纤维束孤立单侧走行,在中脑内缺乏左右走向水平交叉。结论 Joubert综合征的常规MRI征象具有特征性,DTI可以直接观察纤维束走行异常,提供解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研究正常成人脑白质不同解剖部位的各向异性特点.方法:对60名正常成人按年龄分成四组,均行DTI检查,分析其表面弥散系数(ADC)图及各向异性分数(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脑白质进行ADC值及FA值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不同年龄组间相同解剖部位脑白质ADC值及F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解剖部位间FA值及ADC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的走行及方向,FA能准确定量分析正常成人不同部位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相似文献   

17.
颅内肿瘤DTI及DTT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初步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显示颅内肿瘤与周围白质关系的价值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9例高级别胶质瘤、11例转移瘤、14例脑膜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测量患侧感兴趣区Dcavg、FA、1—VR、RA值,部分求出与对侧相应部位兴趣区比值,行组间统计学分析;三维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并与肿瘤图像融合.探讨患侧皮质脊髓束形态与肌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实性部分、瘤周水肿、水肿周围“正常”白质的Dcavg、FA、1—VR、RA值及各参数比值组间比较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肌力与皮质脊髓束形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DTI较常规MRI可更好地观察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的关系,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补充信息,而DTT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