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美蓝作为蓝染料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临床价值。方法:以美蓝作为示踪剂对40例乳腺癌患者局部注射后按摩5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再行乳癌根治术,并行常规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LND)。术后行病理检查前哨淋巴结及手术标本。结果:本组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87.5%(35/40),准确率91.4%(31/35),灵敏度92.8%(13/14),假阴性率7.2%(1/14)。结论:SLNB可以准确地预测ALN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用亚甲蓝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年本科室收治的47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采用单用亚甲蓝示踪剂行 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46例成功施行 SLNB,成功率97.8%;在前30例的学习曲线阶段,30例中有6例前哨淋巴结有癌转移,转移率20%;与 ALND术后结果比较,SLNB准确率100%,假阴性率0%。与行 ALND患者比较,行 SLNB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肩部不适、肩关节活动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单用亚甲蓝示踪剂行乳腺癌 SL-NB简单可行、安全有效、可获得良好的成功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解剖学定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152例,染料组术前15min将1%亚甲蓝2m1注射在肿瘤周围皮下组织的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观察组在染料法的基础上联合核素法,参照腋窝淋巴结结果,计算2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假阴性率,分析前哨淋巴结的解剖学定位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和染料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阳性预测率进行比较,其中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染料法联合核素法检测前哨淋巴结,是最可靠的定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物位于不同象限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于评估腋窝淋巴结有无癌转移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吲哚菁绿辅以美蓝作为示踪剂寻找乳腺前哨淋巴结,对90例肿瘤直径≤5.0cm、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再与腋窝清扫后的腋窝淋巴结进行比较,观察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和外下象限肿瘤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结果 90例乳腺癌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探查失败,前哨淋巴结发现率96.7%(87/90),32例患者检测出阳性前哨淋巴结。肿瘤距乳晕≤3 cm的患者62例,肿瘤距乳晕3cm的患者28例。外上象限肿瘤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为94.6%,内上象限肿瘤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为89.5%,外下象限肿瘤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为66.7%。结论肿瘤位于不同象限并不影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准确性,无论肿瘤位于哪个象限,前哨淋巴结均可较准确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均单独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示踪剂。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灵敏度为97.44%,准确率为92.71%,假阴性率为10.26%,假阳性率7.69%。SLNB与ALN转移检测比较效果相一致,准确率高,统计无差异性。结论应用美蓝进行SLN的认定有利于简化乳腺癌手术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以纳米炭为示踪剂,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6年湘雅三医院收治的4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抽签分为常规手术组24例,腔镜手术组20例,分析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别。结果常规手术组与腔镜手术组的基本情况、检出率、准确率、假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P0.05)。结论以纳米炭为示踪剂行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有可行性,其临床效果与常规手术无明显差异,但腔镜操作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其手术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示踪剂在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活检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前接受前哨淋巴结示踪活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蓝染组(n=132)、荧光组(n=132)和新型组(即荧光+蓝染联合组)(n=136)。蓝染组示踪剂是亚甲蓝;荧光组示踪剂是吲哚氰绿;新型组采用荧光(ICG)联合蓝染双示踪。几种方法均行手术将前哨淋巴结分离出来,单独送病理检查。对比3组中每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检出数量以及检出率、假阴性、准确率。结果新型组每个患者检出的SLN平均数量较蓝染组、荧光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SLN检出率(97.79%)、准确率(98.49%)较单独蓝染组(86.36%、72.81%)和单荧光组(91.67%、84.30%)高;而假阴性率(0.00%)较蓝染组(16.90%)和荧光组(2.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组较蓝染组检出率、准确率高,假阴性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组即荧光+蓝染联合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蓝染组和荧光组高,且明显降低了假阴性率。新型联合双示踪法更适合用于乳腺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对腋窝淋巴结的综合评估,从而对保腋窝有更理想的指导意义。荧光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较蓝染组高,且实时可见,更敏感,技术上更容易掌握,也是一种较好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单示踪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应用于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采用亚甲蓝染料标记追踪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两组患者SLN检出数目、成功率、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两组SLNs检出数目、成功率、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应用于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定位准确、灵敏性高等优势,能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但存在较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美蓝染色法对55例乳腺癌患者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常规外科手术。结果55例患者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率为90.9%,准确率96.6%,假阴性率为5.6%,假阳性率为0。SLN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关,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操的水平与SLN的检出率有关。结论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乳腺癌患者20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两组,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上肢淋巴水肿情况、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细胞比值、无病生存情况、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比值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无病生存率高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局部复发率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低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价值较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