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丽琼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57-485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这给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在现实生活中,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也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强化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有助于完善食品微生物的质量检测体系,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感染菌分布极广。由于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目前仍然依赖于对敏感抗菌药物的选择,而后者来源于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一个近似于解剖、病理性质的检查,所发出的实验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的抢救和治疗。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工作质量受到条件限制而停留在低水平状态以及经验治疗和抗生素的滥用,常常导致致病菌耐药菌株的迅速上升和多重耐药现象的逐渐增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需要及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广大基层医院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专业人员应积极创造条件,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操作;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技术;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深入联系临床,与临床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微生物分析报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加强医学微生物检验和临床沟通的重要意义。方法:以我院微生物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临床医生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加强两者的有效沟通,特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微生物标本检验质量。结果:加强沟通后,微生物检验及时反馈率为84.0%,结果误判率为4.0%,总体质量评分为(94.0±1.8)分,优于实施前的77.2%、8.8%、(91.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和临床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检验质量,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4.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促进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已日益成为疾病诊断、抗生素合理使用、医院感染控制等非常重要的手段.微生物检验水平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然而,国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普遍存在仪器设备简陋、检验技术落后、检验速度慢、专职人员少(基层医院细菌室只配备1人,有的还是兼职)等问题,这些现状与当今感染性疾病的严峻形势很不协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微生物检验方式在女性阴道炎检验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2月,随机抽取38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选择38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检验对象实施三种检验方式:镜检法、凝集法和培养法,对比指标:①阳性检出率;②三种检验方式的念珠菌检验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检验者的念珠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三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镜检法(94.74%)、培养法(81.58%)和凝集法(76.32%)。结论 微生物检验应用在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中取得积极应用价值,其中镜检法在微生物检验中取得最高阳性检出率,可作为临床检验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我省临床检验现状,以便提出对策,我们对地市州医院43所、县医院82所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检验人员状况 (一)检验人员数量 1、地市州级医院: 43所医院共有工作人员16781人,其中医务人员14363人,检验人员640人,检验人员占医务人员的4.45%。43所医院中有19所检验人员数不到医务人员的4.6%,检验人员明显偏少。 2、县级医院: 82所县级医院共有医务人员13151人,检验人员567人,占医务人员的4.3%,缺编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针对我院在2010年~2012年期间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布状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从而更好地研究流行病,为控制和治疗流行病的蔓延做出不懈努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结果:在对2010年~2012年在我院的流行病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显示2010年~2011年的阳性率比2011年~2012年的阳性率高的征象。结论:通过积极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其缘由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助于对流行病学的掌握,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有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100份患者标本作为I组。选取我院收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100份患者标本作为II组。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实施检测,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I组患者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为38.2%,明显比II组的29.0%高,I组的血液、胸腹水及脑脊液标本分别为9.1%,明显比II组的16.7%低,I组的粪便标本为4.3%,以及非呼吸道标本的3.8%明显比II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需要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类型标本阳性率进行分析,掌握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检验准确率,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说明,建立白色念珠菌临床标本的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结果将白色念珠菌置于沙氏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在35℃时的生长状态较好;置于显色培养基上25℃时的生长较为缓慢且菌落为乳白色,而35℃时的生长状也良好且菌落为浅绿色;置于吐温80-玉米粉培养基、氯化三苯四氮唑-沙保罗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则较为缓慢。白色念珠菌蔗糖发酵试验呈阴性,麦芽糖、葡萄糖发酵试验呈阳性,尿素分解试验呈阴性。结论各微生物在生化特性中各有不同,但是在检验程序中方式是基本相同的,行标本分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按部就班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和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的临床检验标本共2201例,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后,采用“VITEK2”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检验其阳性率.结果 两个时期的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和其它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存在差异,前一阶段呼吸道和其他非呼吸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一阶段,前一阶段血培养的阳性率则低于后一阶段,各标本阳性率之和同样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医院应加强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手段,不定期地对病例进行检验分析,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应沟通合作,同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提升整体的诊疗水平,为临床科室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本组材料为9106份,分别选择我院2014年1月15日-2015年1月15日和2016年1月16日-2017年1月16日临床检验标本;标本可分为三种:①呼吸道标本4982分、②血培养标本1836份、③非呼吸道标2288份;并对两组时间段临床微生物标本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14年1月15日-2015年1月15日呼吸道标本阳性35.89%、血培养标本阳性7.71%、非呼吸道标本阳性32.97%;2016年1月16日-2017年1月16日呼吸标本阳性31.03%、血培养标本阳性9.73%、非呼吸道标本阳性28.82%;两组时间段的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时间段的微生物标本阳性率进行有效分析,可以有效的为临床科室提供具有价值的流行性病学信息,并且还能提高其诊断水平,同时可以为临床治疗效率以及预后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的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检验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和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集的临床标本包括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及非呼吸道标本共4500份,比较它们的微生物阳性检测率,分析阳性检测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检验发现,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集的样本的阳性检测率要显著高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集的样本,两个时间段内样本的阳性检测率差异显著。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血液样本的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而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呼吸道样本和非呼吸道样本的阳性检测率却显著高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同类样本,粪便样本的阳性检测率在两段时间内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标本微生物的阳性检测率受不同标本及标本采集时间影响较大,根据这一特点制定特定的诊断标准,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闫莉梅 《医疗装备》2015,(16):21-22
目的:探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3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1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感染控制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的感染控制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的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感染,2例患者出现中度感染,1例患者出现重度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9例患者出现轻度感染,5例患者出现中度感染,3例患者出现重度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11.00%,实验组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结合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保证患者的治疗,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升就医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运用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式对微生物的临床检测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份——2016年4月份期间收集的820份血液的标准标本以及尿分泌物标本进行医学探究,处理完毕后对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检验完毕后再进行细菌耐药性检验。结果:通过对820份标本进行检测,共分理出病原菌180株,检测阳性率是22.04%,而革兰阴性菌所占的比例为45%。,革兰阳性菌所占的比例为44.2%,真菌所占的比例为10.28%。对于肺炎中的克雷伯菌,对其较为敏感的是头孢他啶,而对于肠球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结论:通过对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对其比较敏感的抗生药物,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耐药性的。  相似文献   

15.
李燕琼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96+198-196,198
医学检验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极强学科。微生物检验又区别于一般的医学检验,是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医学检验专业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的临床操作要求,熟练程度,注意事项都要求的十分严格。因此临床实习是学生迅掌握微生物检验要点,将理论化为实际操作的必经环节和步骤。但由于临床实习时间较短,学生本身理论成绩高于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实际操作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等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实习的结果。本文就目前微生物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解决学生在微生物检验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和要掌握的细节内容。  相似文献   

16.
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药物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是检验医学中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微生物学人才,必须有合适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该文结合临床工作实际,从强化临床基本能力训练、改进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强化实习效果评估等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临床微生物实习教学工作,为临床培养高素质微生物工作者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各类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总共3000份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共1562份微生物检验标本,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有1438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比分析前后两个阶段段中不同种类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结果:两个时间段的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检验阳性率明显低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两个时间段非呼唤道标本、呼唤道标本等培养阳性具有显著差异,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检验阳性率明高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两个时间段粪便标本检验阳性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类型标本检验阳性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病理性诊断价值,从而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17839份不同临床标本作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的18491份不同临床标本作为观察组.所有标本均使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其微生物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大便标本阳性率为2.0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呼吸道标本阳性率、血液标本阳性率、其他标本阳性率以及合计检出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结论: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对其采集的规范性有促进作用,对于下一步的诊治意义重大,且有利于预后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人类微生物组是人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与人类共生的位于身体不同部位的完整的人类微生物菌群基因组信息的总和。它与人类基因组形成超生物体,其间的微生物种属构成、相互作用、遗传进化与人类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诸如肥胖症、糖尿病、自闭症、抑郁症、过敏症、炎症性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多种癌症等均与人体的微生物群系高度相关。近20年来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逐渐建立起以16S r DNA系统分析为基础,宏基因组为依托的现代整体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人类微生物组爆发性的基础研究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它的应用可从3个方面展开:加法,即添加或补充自然或工程微生物菌群;减法,消减或消除宿主体内有害微生物菌群;调节治疗,通过非生物制剂或益生元,调节宿主内源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活性。为了更好地支撑人类微生物组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保证在不同实验室之间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对检验前、中、后3个阶段进行全程质量管理。本文就人类微生物组概念、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技术和临床检验需求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有利于该技术在临床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胡易伯 《药物与人》2014,(8):123-123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及分析影响阳性率因素。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完成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工作,记录2012组及2013组各类临床标本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各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比分析可知,2012组血液标本检验阳性率显著低于2013组,但其呼吸道、粪便及其它标本检验阳性率则显著高于2013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检验人员、各级领导、医护人员均应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重视程度,确保检验过程中各环节符合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确保医生获得正确有效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最终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