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灵芝益寿胶囊致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3岁女性患者,为滋补强身自行服用灵芝益寿胶囊4粒,3次/d.2个月后出现尿色深黄.约4个月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乏力、倦怠.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11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11 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235 U/L,碱性磷酸酶(ALP) 158 U/L,总胆红素(TBil) 104.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63.2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41.3 μmol/L,总胆汁酸(TBA) 165.3 μmol/L.诊断:药物性肝损害.停用灵芝益寿胶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周后复查肝功能:ALT 69 U/L,AST 35 U/L,γ-GT 100 U/L,ALP 137 U/L,TBil 30.1 μmol/L,DBil 14.4 μmol/L,IBil 15.7 μmol/L,TBA 70.2 μmol/L.  相似文献   

2.
1例29岁女性为减肥自行服用盐酸二甲双胍500 mg,3次/d。约1年后出现发热伴上腹部不适、呕吐、尿黄、陶土样大便。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78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6 U/L,总胆红素26μmol/L,C反应蛋白23 mg/L。停用盐酸二甲双胍,给予保肝治疗。15 d后复查肝功能:ALT 65 U/L,AST 50 U/L。  相似文献   

3.
《药学进展》2010,34(4):188-188
拜耳先灵公司近期已在日本将其抗肿瘤药索拉非尼(sorafenib,Nexavar)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修改,包括补充了新的警告语:本品可能导致肝性脑病或肝衰竭。索拉非尼为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于2008年4月在日本获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并于2009年5月获准扩大适应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蔡卫民 《药品评价》2007,4(6):395-396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药物性肝损害较前两者不易发现,确切发生率也很难弄情楚,当肝损害达到相当严重程度,出现临床表现如ALT升高或黄疸时,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2006—2011年国际学术期刊有关索拉非尼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剂量、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评价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索拉非尼致不良反应86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28例,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34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20例。皮肤及其附件发生不良反应最多,有36例,占41.86%,其次为内分泌系统(18例,20.93%);消化系统发生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最多,有11例(死亡5例),占不良反应例数的12.79%,其次为多脏器反应(10例,11.63%)。结论索拉非尼引起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淼  陈红鸽  吴荣荣  魏振满 《医药导报》2009,28(12):1562-1564
新一代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如对肾细胞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均有较好疗效。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癌患者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对促进肝癌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综述了目前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害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6例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中药9例(25%),居首位,其次为抗生素7例(19.4%)和抗结核药物6例(16.7%)。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55.6%)、乏力(47.2%)、纳差(44.4%);其中肝细胞损伤型22.2%,胆汁淤积型66.7%,混合型11.1%.结论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常见病,应重视中药的肝毒性,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尤其应重视胆汁淤积型肝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损害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65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总结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 结果 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2例(3.1%),1~4周内的22例(33.8%),>4周37例(56.9%),未记录者4例. 抗结核药39.5%,中草药12.5%,抗感染药9.9%,胃药5.3%,皮肤科药物8.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抗痛风药物8.5%,治疗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药物3.3%等. HBsAg阳性者及HBV DNA含量高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物性肝炎(P<0.05). 人工肝支持治疗重症药物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6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与病毒性肝炎相似,34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经过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病情痊愈者31例,好转者29例,未愈者2例,病死3例. 结论 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并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含量等. 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4周后,可能与发病隐匿、发现较晚有关,但也提示既往经典诊断标准可能有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余琼华 《医药导报》2011,30(2):256-258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综合分析2001年9月~2010年9月就诊的4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情况与预后。结果在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抗结核药10例(占23.8%),抗感染药8例(占19.1%),中药6例(占14.3%);多为急性肝损害(36例,占85.7%),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24例,占57.1%);临床治愈38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较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以排除法为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一般预后良好,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卢水华  王琳  肖和平 《医药导报》2011,30(6):767-769
[摘要]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11.
1例45岁男性患者因咽痛自行服用萝芙木煎剂(250 ml相当25 g),3次/d.服药第4天出现尿黄,第7天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纳差、皮肤和巩膜黄染,第9天入院.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73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682 U/L.诊断为药物性肝炎.立即停用萝芙木,给予茵栀黄口服颗粒剂和谷胱甘肽、苦参碱、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治疗.入院第12天复查肝功能:ALT 97 U/L,AST 32 U/L,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1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的初诊78岁男性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150mg,1次/d口服化疗。化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12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U/L,总胆红素(TBil)22.0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6μmol/L。化疗2周复查:ALT30U/L,AST33U/L,TBil20.0μmol/L,DBil6.3μmol/L。化疗2个月患者出现尿色加深,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化疗约75d实验窄检查:ALT368U/L,TBil182.1μmol/L,DBil155.2μmol/L。停用厄洛替尼,予保肝治疗。停药第4天,ALT171U/L,AST177U/L,TBil322.0μmol/L,DBil278.2μmol/L。停药第6天,加用甲泼尼尼。停约第12火,AUF132U/L,AST141U/L,TBil172.6μmol/L,DBil135.4μmol/L。停用厄洛替尼2个月,ALT12U/L,AST30U/L,TBil19.8μmol/L,DBil13.5μnol/L。随后换用吉西他滨联合尼妥珠单抗继续化疗6个疗程,未再出现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8岁。因多饮多尿消瘦8年、浮肿5d,于2006年2月3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多饮多尿,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糖高,诊断为糖尿病。服格列吡嗪(美吡哒),血糖控制理想。5d前因饮食过咸出现浮肿,由颜面、双下肢扩展至全身,伴尿频、尿急。无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既往无高血压、肾脏和肝病史,无大量饮酒史。查体:T37℃,BP148/76mmHg(1mmHg=0.133kPa),颜面、双下肢凹陷性浮肿,两肺呼吸音清,HR68次/min,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检查:尿糖(++++),蛋白(++),酮体(±),白细胞(+),隐血(+),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对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的合成工艺,提高反应收率并简化操作。方法以吡啶-2-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氯代、甲胺化反应得到4-氯-N-甲基吡啶-2-甲酰胺,随后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于DMF溶剂中与对氨基苯酚钾盐反应生成4-(4-氨基苯氧基)-N-甲基吡啶-2-甲酰胺,最后与4-氯-3-(三氟甲基)苯胺在羰基二咪唑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索拉非尼,再经成盐得到对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约为71.6%,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该路线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1例46岁女性,因银屑病关节炎自行服用苦丹丸2丸(6 g),3次/d。用药5 d后出现乏力、腹胀,继续服药症状加重,19d后停药。停药第2天患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收入院。血生化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38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311 U/L,总胆红素91.4μmol/L,直接胆红素53.5μmol/L,间接胆红素37.9μmol/L。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20 d后患者症状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遂出院。  相似文献   

16.
白蚀丸致肝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例59岁女性患者,因治疗白癜风给予白蚀丸2.5g,3次/d口服。2个月后血生化检查:ALT394U/L,AST171U/L,γ-GT63U/L,ALP158U/L,LDH226U/L。停用白蚀丸,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肌苷、维生素B6及葡醛内酯治疗,1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1岁。因患糖尿病于2004年10月5日开始自行服用格列美脲,2mg/d口服,2周后感觉腹胀、乏力,停药10d。再次服用2周后又感觉腹胀,以进食后和夜间明显,乏力,面色蜡黄,尿黄,腹泻便秘交替发生,口中常有金属铜样异味感,食欲减退,继续服用2个半月后停药,观察10余天症状未好转,于2005年1月7日来我院就诊。肝功能检测:ALT58U/L、AST125U/L、T-Bil33.29μmol/L、D-Bil8.5μmol/L。当日以“肝炎”收住院治疗。血常规:RBC1.52×1012/L,Hb69.0g/L,WBC4.4×109/L、中性粒细胞0.43,淋巴细胞0.41,PLT97.0×109/L。X线检查:两肺清晰,心膈正…  相似文献   

18.
多靶点抗肿瘤新药索拉非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药,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丝氨酸和(或)苏氨酸及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双重作用。Ⅰ期临床的推荐剂量为400mg,每日两次。Ⅱ及Ⅲ期临床实验表明索拉非尼对肾癌、肝癌、黑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FDA已批准索拉非尼用于肾癌、肝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重视中药的肝损伤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目前为止的相关报道,中药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病例的4.8%~32.6%。究其原因,除了没有遵照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基本要求,乱用、误用,成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培植药材中农药的残留及品种混淆等外,中药本身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本文就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与致肝损害机制,中草药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中药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加强预防措施等方面作一概述。希望重视中草药的肝损伤问题,提高中医药服务人民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