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的特点,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根据标准筛选多重耐药菌株并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 2012年1月12月住院患者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736株,其中MDROs 232株;常见多重耐药菌前三位分别为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4.8%)、鲍曼不动杆菌(18.5%)、肺炎克雷伯菌(18.1%);在各科室中,重症监护病房MDROs感染比例最高,占25.4%;在各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MDROs比例最高,占46.6%。结论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院2012年多重耐药菌(MDROs)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控MDROs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检出的MDROs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MDROs 370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341株(92.16%),革兰阳性(G+)球菌29株[7.84%,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MDROs前5位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79株)、神经外科(65株)、神经内科(40株)、普通外科(39株)、老年科(32株)。29株MRSA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替加环素、利福平等抗生素耐药率均>60%,无万古霉素耐药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50%左右;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普遍不敏感,特别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几乎是泛耐药。结论该院分离的MDROs以G-菌为主,主要分离自收治重症及高龄患者的科室。需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MDROs播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县市级医院综合ICU多药耐药菌(MDROs)的定植/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咽拭子和人工气道吸痰标本,采样时间为入住ICU 24h内、第4天、第8天及以后每7d;两种标本均筛选MDROs,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测试;分析MDROs定植/感染、分布、变迁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筛查152例患者,检出MDROs 59株,其中前3位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7.6%、20.3%、13.6%;MDROs定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占36.4%,MDROs感染以鲍氏不动杆菌为多,占52.8%;入住ICU 24h内、第4天、第8天、≥15dMDROs检出分别占13.2%、22.4%、48.4%、52.2%,呈线性上升趋势(P<0.01)。结论县市级医院综合ICU患者入住24h内及24h后均有MDROs的定植及感染;MDROs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鲍氏不动杆菌;MDROs检出率随入住ICU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及早评估拔管,降低患者MDROs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和耐药性,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5年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结果共收集332份痰液,检出550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364株(66.2%),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1株(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55株(28.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除氨苄西林外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部分抗生素保持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真菌。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监测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对医院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调查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2008年7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646例次,MDROs感染比例为44.3%,医院感染中MDROs感染比例为52.2%,较MDROs总的感染比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科室中,重症监护病房MDROs医院感染比例最高,占68.5%;在各医院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MDROs感染比例最高占68.1%。结论在多药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重症监护病房以及呼吸系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相关感染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三年的多重耐药菌监测数据(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甲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做分析。结果2009—2011年检出多重耐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05株,其中(MRSA)402株,鲍曼不动杆菌388株,肺炎克雷伯菌444株,铜绿甲单胞菌362株,大肠埃希菌434株。主要集中在ICU,呼吸科,神经外科。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在ICU占比例高,肺炎克雷伯菌,铜绿甲单胞菌在神经外科占比例高。结论经分析2009—2011年,每年检出的细菌菌株呈上升趋势(1075—2188),有统计学意义(P〈0.01);MDRO检出率呈上升趋势(1.61%~3.02%),有统计学意义(P〈0.01);MDRO构成比呈上升趋势(39.34%-49.31%),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三种上升引起医院高度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遏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社区发生感染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社区发生感染(COI)的特点。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了解MDRO COIs情况。结果调查期间的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共1 646例次,包括COIs 1 148例次,其中MDROs感染470例次,占40.94%;医院发生感染(HOI)498例次,其中MDROs感染260例次,占52.21%,显著高于MDRO COIs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P=0.00)。MDRO COIs病原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或气管分泌物(36.38%,171/470),其次为尿液(35.32%,166/470),两者共占71.70%。在科室分布中, MDRO COIs比例以重症监护室最高,达64.75%。在各COI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MDROs感染比例最高,达60.71%。结论MDRO COIs情况严重,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管理,预防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微生物室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分析MDROs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400例次,MDROs感染2522例次,总感染率为39.4%,其中MDROs的医院感染率为67.9%,较MDROs总的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MDROs医院感染率最高为39.5%,部位构成比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9.7%.结论 在MDROs感染监控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手术切口和呼吸系统MDROs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2015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监测2015年丽水地区12所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2 1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 882株,占32.07%,革兰阴性菌8 223株,占67.93%;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8.6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产酸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51.59%、24.71%、30.03%、26.04%;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菌,越来越严峻;对医院感染的重要细菌进行重点监测,有效地利用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2013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分析其痰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调查SAP患者98例,痰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4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75株(占60.48%),革兰阳性(G+)菌44株(占35.49%),真菌5株(占4.03%)。存在混合感染的患者21例(21.43%),治疗过程中出现细菌变更者23例(23.47%)。检出菌株数居前4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占34.68%)、肺炎克雷伯菌(19株,占15.32%)、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18株,各占14.52%)。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2%,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均10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呈现严重的多重耐药(MDR)现象,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8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3.33%。真菌中未检出耐药菌株。结论该院S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且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余均耐药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检出的891株多重耐药菌监测资料。结果 891株多重耐药菌中,以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居首位(342株,38.39%),其次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5株,21.89%)、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85株,20.7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38株,15.4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株,3.03%)、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2株,0.22%)、产ESBLs产酸克雷伯菌(2株,0.22%);主要集中在综合重症监护室(ICU;163株,18.29%)、神经内科(136株,15.26%)、普通外科(103株,11.56%)、神经外科(85株,9.54%)和呼吸内科(71株,7.97%)。痰标本分离多重耐药菌最多的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42株,50.63%),主要集中在综合ICU;尿标本分离最多的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141株,80.57%),主要集中在神经内科和泌尿外科。结论该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监控,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遏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中医院2007-2011年医院感染病例,了解其分布和流行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间医院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2868例,医院感染率1.89%;计3246例次,例次感染率2.13%,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率最高的院内科室依次是ICU(51.21%)、血液科(13.48%)、老年科(8.18%)、脑外科(5.26%)。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14.33%)、铜绿假单胞菌(14.23%)、肺炎克雷伯菌(12.67%)、白色念珠菌(9.90%)、鲍曼不动杆菌(8.25%)、金黄色葡萄球菌(6.59%)。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送检率逐年提高,但对传统中医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仍需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以及集束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方法对2012—2014年该院发生MDRO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及集束干预。结果 2012—2014年共检出MDRO1 909株。2012—2014年MDRO检出率分别为30.69%、31.04%、29.40%,床旁干预率分别为81.02%、92.05%、94.23%,临床隔离落实率分别为69.97%、82.98%、93.04%;2012—2014年MDRO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床旁干预率、临床隔离落实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2—2014年MDRO居前3位的分别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结论通过多部门联动及强化现场督查等集束干预模式,促使MDRO医院感染管理更加规范,临床隔离落实率不断提高,有效预防和控制了MDRO在医院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首次开展东莞市13所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东莞市三级医院医院感染情况,为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东莞市13所三级医院2014年9月24日0:00-24:00期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1 344例,发生医院感染379例,40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4%,例次现患率为3.56%。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最高(12.82%)。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173例次,占42.8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50%,以治疗用药(包括治疗+预防用药)为主(2 545例,占73.55%),一联用药为主(2 689例,占77.72%),治疗用药患者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53.79%。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299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株,占18.73%)、铜绿假单胞菌(54株,占18.06%)、肺炎克雷伯菌(35株,11.71%),检出多重耐药菌(MDR)92株,占所有病原菌的30.77%。结论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全市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应加强高风险科室、高危人群、高风险环节的识别,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某院2011年3-12月入住神经科ICU>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32例,发生MDRO医院感染72例,发病率为7.73%;居前5位的MDRO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血液系统。干预前MDRO检出率为11.70%(55株),干预后为3.68%(17株), 干预前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5, P<0.001)。结论神经科ICU住院患者易感染MDRO,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病区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及治疗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446株鲍曼不动杆菌资料。结果4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236株,52.92%),其次是呼吸内科(55株,12.33%)和神经外科(48株,10.76%);均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共占94.62%)。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最强,其敏感率均<20%;神经外科分离株耐药性次之,敏感率均<30%;而呼吸内科分离株敏感率均>50%,耐药率最低。结论不同病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ICU分离株耐药性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中脓毒症患者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脓毒症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住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送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检出及药敏试验结果,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选取175例脓毒症患者,检出241株病原菌,129株多重耐药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9株(57.68%)、革兰阳性菌68株(28.22%),真菌29株(12.03%);分离率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75%),肺炎克雷伯菌(14.11%),鲍曼不动杆菌(13.28%),白假丝酵母菌(12.03%),铜绿假单胞菌(9.54%)。检出率居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9/32,90.63%)、屎肠球菌(16/20,80.00%)、肺炎克雷伯菌(24/34,70.59%)、葡萄球菌属(14/21,66.67%)、铜绿假单胞菌(14/23,60.8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离率分别为68.00%(34/50)和17.65%(6/3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低,肺炎克雷伯菌仅对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多粘菌素敏感;肠球菌及葡萄球菌对糖肽类、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敏感;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该院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尤以鲍曼不动杆菌显著,酶抑制剂类、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菌药物仍然是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情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部15例MDROs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分布及标本种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发生MDROs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等有关;共检出病原菌1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29.41%,大肠埃希菌5株,占29.41%,铜绿假单胞菌3株,占17.65%,肺炎克雷伯菌3株,占17.65%,鲍氏不动杆菌1株,占5.88%.结论 加强MDROs感染患者的监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手卫生及抗菌药物的合理有效应用,是预防MDROs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