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藜芦醇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葡萄及葡萄制品中的、具有重要活性的植物化合物。本文对白藜芦醇的体内代谢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抗癌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雌激素样作用以及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白藜芦醇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葡萄及葡萄制品中的、具有重要活性的植物化合物。本对白藜芦醇的体内代谢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抗癌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雌激素样作用以及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综述白藜芦醇的主要生理功能,分析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和雌激素样作用在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方面的作用及可能性,展望白藜芦醇在高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白藜芦醇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resveratro1)是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松树、虎杖以及花生等天然植物及果实中,是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如真菌感染、紫外照射等)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     
<正>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松树、虎杖以及花生等天然植物及果实中,是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如真菌感染、紫外照射等)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1940年日本学者从毛叶藜醇(veratrumguandiforum)的根部得到白藜芦醇[1];1963年,Nonomura等指出该物质是某些草药治疗炎症、脂类代谢紊乱以及心脏病的有效成分[2];1976年,Langcake发现白藜芦醇仅在葡萄叶的表皮和葡萄皮中合成,而几乎不存在于果肉中[3];1992年,Siemann和Creasy认为白藜芦  相似文献   

6.
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原因非常多,其是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食物既可能致癌,同时也可以防癌。下面十种经常食用的食物,具有较确切的防癌作用。葡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约翰·佩朱托领导的研究小组,经对世界各国600多种植物进行调查和数百次实验结果,发现一种对防止血栓有效的白藜芦醇具有较高的抗癌价值。而在调查的植物中,葡萄含有白藜芦醇的抗癌性最好,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已恶化细胞的扩散。同时证实,葡萄皮中、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最高。因此研究癌症的专家已反复向人们提出防癌的新建议,多吃葡萄,尤…  相似文献   

7.
陈楠  饶嘉  李成江 《中国校医》2019,33(5):392-396
骨质疏松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或病态而骨质不断流失、骨微结构不断恶化且易致骨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全世界的发病率都在持续上升,这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白藜芦醇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且在骨骼中具有多向靶点,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增加成骨细胞增殖生长及抑制破骨细胞,白藜芦醇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日益增多并有一定的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白藜芦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的一般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中国药学会主办 ,北京龙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协办的关于白藜芦醇的生物学作用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2 8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共邀请 4位专家作了报告 ,分别为由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赵克森教授所作的《白藜芦醇的一般生物学作用》、美国Creighton大学DebasisBagchi教授所作的《植物雌激素、白藜芦醇与女性健康》、日本京都大学YukioYamori教授所作的《白藜芦醇对骨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与大豆异黄酮的作用比较 :实验和流行病学证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兆平博士所作的《白藜芦醇的雌激素样作用》。本刊于 2 0 0 2年第 3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白藜芦醇的生物学作用》的编译文章 ,文中简要介绍了有关白藜芦醇的一些生物学作用。与之相比 ,这次研讨会的内容又丰富了许多 ,因此本刊将赵克森教授的报告内容介绍如下 ,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酒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多酚、白藜芦醇及原花色素,三者在保护心血管、抗癌、抗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它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多酚、白藜芦醇和原花色素的最新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
在花生的食用方法中,以水煮为最佳。 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抗氧化剂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此外,其中的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不仅能抵御癌症,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死与脑梗塞。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对衰老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称为3,5,4’-三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年来发现,白藜芦醇具有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癌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逐渐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衰老是由于机体自由基生成和抗氧化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变性坏死或是凋亡。细胞功能丧失。最后出现整个机体的衰老。肝脏是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重要器官,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升高与衰老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宝红 《现代医院》2008,8(3):66-68
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化学名3,4’,5-三羟基-反-均二苯代乙烯,分子式C14H12O3,分子量228.25,为无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和丙醇,在波长365nm的紫外光照射下能产生荧光,并能和三氯化铁一铁氢化钾起显色反应。它有顺式与反式两种构型,后者是白藜芦醇的稳定结构,而且生物活性更加广泛。它主要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桑椹、松树等12科、31个属72种植物中。这种多羟基芪物质是在外来病菌侵入、紫外线照射: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由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自1940年该成分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医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彭晓琳  徐建  郝丽萍  应晨江  孙秀发 《营养学报》2012,34(5):501-503,506
目的分析我国各地区常见食物样品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方法采集华南、华北、华西及华中四地区常见蔬菜水果前处理后,用HPLC方法分析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结果华西地区的芹菜白藜芦醇总量最高,总量约7.85 g/g。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食物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不同,同一地区的同一类蔬果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也有差异,但其含量无明显的地区及种类特异性。白藜芦醇苷是蔬菜水果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且其含量多高于白藜芦醇。结论蔬菜瓜果是居民摄入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的主要食物来源,含量以红提皮和芹菜最高。  相似文献   

14.
单纯性肥胖主要归因于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白藜芦醇具有抑制脂肪细胞生长、促进脂肪细胞凋亡、调控生热作用、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等作用,因此,白藜芦醇成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白藜芦醇抑制肥胖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2-DE)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分析白藜芦醇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以探讨白藜芦醇防御UVB损伤的作用靶点及有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经或不经UVB照射的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2-DE实验分对照组、UVB组、白藜芦醇组、UVB+白藜芦醇干预组(共同干预组),提取各组蛋白进行2-DE实验,结合质谱(MALDI-TOF-MS)分析与数据库检索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筛选10个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点,质谱鉴定出8种蛋白质,除4种功能未知蛋白外,其余4种蛋白分别为转录起始因子IIE-β(TFIIE-β)、组蛋白H1.2、锌指蛋白、MAGOH蛋白。UVB组细胞内组蛋白H1.2水平较其它各组明显增高(P<0.05);UVB组、UVB+白藜芦醇干预组的TFIIE-β及锌指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UVB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UVB组的MAGOH蛋白较各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2-DE联合质谱技术发现了白藜芦醇对UVB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防护作用相关的差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葡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白藜芦醇及不同浓度葡萄汁作用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48h;采用生长曲线及噻唑蓝(MTT)法检测葡萄汁、白藜芦醇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峰。结果:葡萄汁、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TUNEL方法检测呈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图上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峰。以上各指标中,葡萄汁随着浓度增大作用加强;低剂量组的作用比白藜芦醇组差,中、高剂量组的白藜芦醇浓度低,但作用比白藜芦醇组强。结论:葡萄汁对抗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除白藜芦醇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抗癌成分的作用。葡萄汁、白藜芦醇对PC-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国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藜芦醇化学学名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广泛存在于葡萄酒中,具有降低血脂、减少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治癌症等作用,是葡萄酒中最重要的保健成分.本研究通过对国产不同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建立国产不同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数据库,研究白藜芦醇含量与葡萄产地、生长条件、酿酒工艺、发酵过程的关系,为通过饮用葡萄酒摄取白藜芦醇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防治癌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非黄酮类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酒精导致的人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经体外灌流、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测定白藜芦醇20μmol/L对酒精致肝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人原代肝细胞给予不同受试物(100 mmol/L酒精,20μmol/L白藜芦醇,25μmol/L Znpp9(锌原卟啉Ⅸ:zinc protoporphyrin-IX))24h,观察HO-1酶活性变化,孵育上清液AST,LDH释放水平,肝细胞内MDA,GSH含量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可显著升高酒精致肝细胞LDH释放率的EC50(从700 mmol/L上升至1050 mmol/L);白藜芦醇可使肝细胞HO-1酶活性明显增加,并可显著抑制酒精导致的肝细胞AST,LDH释放,降低肝细胞内MDA水平,提高GSH含量。但是HO-1抑制剂Znpp9却明显降低了白藜芦醇对酒精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导致的人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其诱导的HO-1酶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葡萄酒,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葡萄皮、葡萄籽越来越多。葡萄皮提取物含有葡多酚、原花青素、白藜芦醇、酚酸等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抑制氧自由基形成,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目前对葡萄皮提取物的研究主要在抗痴呆和抗癌等方面;葡萄籽提取物是一种多酚物  相似文献   

20.
白藜芦醇的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为研究白藜芦醇在体内的雌激素样作用 ,给刚断乳小鼠分别皮下注射和灌胃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 ,观察该物质对子宫和阴道的影响。结果显示 ,2 0mg kg .BW的白藜芦醇可明显促进未成熟小鼠阴道开口 (P <0 0 5 )和阴道上皮角化 ,显著增加子宫重量及其系数 (P <0 0 5 ,P <0 0 1) ,并可使子宫内膜柱状上皮增厚或腺体增生。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体内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而口服白藜芦醇的雌激素活性明显弱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