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主要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性干细胞,可以从广泛的组织来源中提取,并可分化为多种细胞,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神经样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在体外培养MSCs过程中,胎牛血清和生长因子的选择,以及多能分化诱导控制等,对MSCs的体外繁殖和分化至关重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经体外分化繁殖的MSCs,在疾病的再生医疗和组织工程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能。牙周韧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PDL-MSCs)经体外培养,贴壁,伸展性良好,将它移植于生物相容性支架材料中,具有高度伸展性和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因此,应用PDL-MSCs和骨髓来源的骨髓-MSCs制成的有效的移植生物材料,可用于牙周再生中的骨组织工程治疗。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存在于多种组织内,是一种具有自我增殖和多项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MSCs体外易培养,且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使其成为实现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动物心肌梗死模型证实MSCs体内移植,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募集内源性心肌干细胞,分泌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特性能够防止和逆转心室重构。Ⅰ期临床试验表明MSCs移植具有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抑制心室重构、减少瘢痕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干细胞是指那些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幼稚细胞。干细胞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还含有另一类重要的干细胞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利用MSC的多项分化潜能,在组织工程、细胞因子替代治疗、基因治疗中以及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现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就目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已可稳定地在体外分离,且扩增迅速,由于其具有低免疫原性、支持造血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在多项临床治疗以及临床前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脑梗死、肝硬化、心肌梗死等等。随着细胞工程、再生医学的发展,相信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采取、易移植和低免疫原性等特性。通过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望修复或替代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受损的神经细胞或重要环路。本文综述近年来各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可塑性研究。提示其在体外能够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在脑内能够成活并增殖分化迁移。这无疑将成为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和免疫抑制能力等干细胞生物学的改变。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进行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分化为具有部分成熟肝细胞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并对这些肝细胞样细胞继续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CD4+T淋巴细胞共孵育实验检测细胞免疫抑制实验。结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后,虽然具备了部分成熟肝细胞的功能,亦丧失了间充质干细胞本身的一些特性;BrdU法测增值能力,其OD值从1.859±0.117降到1.24±0.103,抑制CD4+T细胞激活的能力从94.8%(100%-5.2%)降到68.8%(100%-31.2%)等;而且分化后的细胞处于不稳定的分化状态,继续培养后,其细胞生物学相关特性和功能均出现去分化的现象,比如增殖能力恢复到OD值为1.501±0.229,免疫抑制能力恢复到81.8%(100%-18.2%)。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进入体内后,是否会增加突变或致癌的概率,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比其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细胞更具安全性,更适合肝病治疗。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可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诱导分化,目前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等,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种子细胞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并进行细胞替代或转基因治疗这一方法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蛋白组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菊光  项鹏  余新炳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0):1204-1206
目的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成脂分化过程中蛋白表达改变,探讨脂肪形成机制.方法 以体外诱导人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脂肪细胞作为模型,收集诱导0,1和3周细胞,制成蛋白裂解液;采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方法,以0周为对照组,比较诱导1周或3周蛋白质表达改变.结果 成脂分化引起44个蛋白表达上调或下调水平超过2倍.这些蛋白功能类型主要属于代谢(39%)、细胞骨架(11%)、氧化还原(6.8%)、蛋白合成与分解(15.9%)、信号传导(6.8%)和分子伴侣(4.5%)等蛋白.结论 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被调节的蛋白在脂肪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SCs是研究多能前体细胞向包括前脂肪细胞在内的个体细胞系定向分化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具有持久的自我增殖和分化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不同功能的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干细胞按照细胞起源的阶段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按照其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3类。骨髓干细胞(BMDCs)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  相似文献   

10.
宫腔粘连本质上是损伤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并发生内膜纤维化.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包括上皮-间质转化、过度的炎症反应、血管生成障碍、低雌激素状态及子宫内膜干细胞缺失.现有的临床治疗如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激素治疗、物理屏障植入等,均不能有效改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情况及预防粘连复发.近年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组织及...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抗砷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低剂量NaAsO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获得抗砷细胞,探讨抗砷机制。方法用1μmol/L NaAsO2对MSCs进行低剂量慢性诱导,利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MTT)计算细胞生存率及半数致死量,观察细胞抗砷性的产生。结果NaAsO2诱导18周后,人骨髓MSCs产生稳定抗砷性,砷诱导组细胞LC50为25.8μmol/L,同步对照组细胞LC50为11.4μmol/L,砷诱导组细胞LC50是同步对照组细胞LC50的2.2倍。结论低剂量NaAsO2长期诱导人骨髓MSCs,可使细胞获得抗砷性。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化为各种组织的能力。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最危重的病症之一,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发病率。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给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行手术血肿清除术后,通过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3.5ml.选择同期入院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前后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行颅脑MRI、血生化指标,监测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移植6个月后与对照组及移植前比较,NIHS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升高(P<0.01).移植后6个月随访,颅脑MRI及血生化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是安全可行的,且在近期内疗效确定,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群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血支持和免疫抑制作用[1]。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器官移植和免疫性疾病治疗等领域[2,3],但尚未发现其治疗苯中毒的相关报道。我科于2009—2012年为5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MSC输注治疗,实现了MSC治疗苯中毒的初步探索。现将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纤维样成体干细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能分化成多种细胞系并具有很高的自我更新能力。MSCs不仅存在于骨髓,而且存在于其它多种组织中,通常根据它们的物理特性、表型特性和功能特性对其进行分离,因此该细胞群体有多个名字。由于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对造血作用的影响及其典型的免疫调控作用,在细胞和基因治疗水平,MSCs成为一种能在临床应用及预防医学领域发挥作用的极具吸引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其在脊髓损伤中的动物实验,综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新进展。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分泌了营养因子、保护了受损的神经细胞、促进了轴突的生长、恢复了运动感觉功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梁波  史明霞  李维佳  董坚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10-1411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1-2〕。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骨髓MSCs,但其必须通过有创伤性的途径获得,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干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因此,寻找更易获得、含量丰富且易于培养的MSCs来源,对MSCs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人羊膜组织中分离纯化MSCs,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SCs)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软骨、脂肪、神经等多种细胞,易分离,遗传背景相对稳定,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体内植入反应较弱,为肝硬化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BM-MSCs定向分化条件和纯化技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BM-MSCs作为基因和细胞治疗将在临床安全有效的应用。本组探究则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为提高肝脏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补肾法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进  徐志伟 《现代医院》2004,4(9):15-17
目的 在干细胞具先天之精属性新理论指导下 ,探讨补肾中药龟板对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诱导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以龟板水煎液对其进行体外诱导 ,免疫组化鉴定NSE、Nestin、GFAP等标志。结果 龟板可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但还没有被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补肾法可促进干细胞之间的相互转换 ,初步验证了干细胞具先天之精属性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