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驾危害猛于虎。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达到11万之巨,由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更呈直线上升趋势,酒后驾车已成为危害交通安全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2.
酒后驾车危害猛于虎。有关调查显示,酒后驾车已成为危害交通安全的第一大"杀手"。为了切实维护公共安全,遏制酒后驾车行为,政府开始颁布实施刑法修正案和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不仅对酒后驾驶的处罚更加严厉,而且规定醉驾与飙车将入刑定罪,这令广大驾驶员谈酒色变,如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成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发现,开车与服药也有密切关系。有的文章还指出"药驾赛酒驾,量小危害大"。对于开车需要服药者,提请注意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有必要的,但两者的防治措施不宜等量齐观。药驾与酒驾不能相提并论从严谨的科学态度来讲,药驾与酒驾相比,其特点、危害还是不应相提并论的。开车不喝酒不但对身体无害,而且对健康有益,所以严禁酒后驾车已列入了交通法规。而服药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需,开车者患了病需要服  相似文献   

4.
武星户  钱虹 《健康》2010,(8):52-52
"酒驾"是指酒后驾车的意思。因为由"酒驾"引起的悲痛事件不断在媒体上曝光,以及对不要"酒驾"的反复宣传普及,加上交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司机朋友和广大群众对"酒驾"已有所了解,而标题上所说的"药驾"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所谓"药驾"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驾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酒后驾驶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以南通市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开展酒后驾驶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问卷2 538份,其中有效问卷2 517份有效率为99.2%。调查对象对"法律规定的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非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几年"、"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几年"和"醉酒驾驶受到的处罚"的知晓率分别为40.7%、38.5%、31.0%和46.6%。对"喝低酒精度的酒会影响开车"、"同意酒后驾车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大"、"反对酒后驾车"和"同意劝酒者应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的态度正确率均高于80%。无酒后驾车者占79.3%。酒后驾车最常发生的地点是亲友聚会、商务应酬等。结论南通市居民对酒驾知识的知晓和正确的行为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晓 《家庭医生》2011,(17):22-23
奇怪的换位 前不久,南京交警在进行例行的酒后驾车检查时,注意到远处一辆小面包车内的司机和副驾人员正在换位。按经验判断,十有八九是酒后驾车。奇怪的是,进行酒精浓度呼气检测,两人的结果显示均为零。原来,司机在网上看到传闻说,吃豆腐乳、藿香正气水或用漱口水后,酒精测试会显示酒驾结果,联想到自己刚刚在饭店吃了豆腐乳,才急中生智想出这么一招。  相似文献   

7.
正醉驾入刑以来",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成为大众的共识,酒驾交通违法行为明显下降。酒驾带给道路交通安全的潜在危险和引发的巨大危害已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除了酒驾,了解另一危险驾驶行为的人却为数不多,那就是药驾。所谓药驾,就是指驾驶人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导致驾驶失控的药物后驾车出行。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影响中枢神经的成分,人们在服药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幻视、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酒精浓度(BAC)与酒后交通肇事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酒后驾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2007~2008年江门市1518例涉嫌酒后交通肇事者的年龄、性别、各时间段BAC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1518例涉嫌酒后交通肇事者中20岁~50岁1330例,占87.6%;男性1368例,占90.1%。BAC"异常"者55.1%,其中"饮酒"驾车者11.5%、"醉酒"驾车者40.7%。2008年度交通肇事者BAC"异常"者59.8%,明显多于2007年度的51.4%,有统计学意义(2χ=10.6907,P0.01);"饮酒"者与2007年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χ=0.3152,P0.05);"醉酒"者45.8%明显多于2007年度的36.6%,有统计学意义(2χ=13.1051,P0.01);"饮酒/醉酒"者56.8%明显多于2007年的48.6%,有统计学意义(2χ=10.2505,P0.01)。2007~2008年国家法定节假周休日涉嫌酒后交通肇事者日均2.39例,多于非法定节假周休日的日均1.93例,有统计学意义(t=15.9534,P0.01)。结论:酒后驾车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以国家法定节假周休日多见,酒后驾车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酒后驾车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市综合干预后酒后驾驶现况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采用路边随机拦截呼气酒精测试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南京市驾驶人酒驾率及相关行为特征。结果随机拦截机动车驾驶人员5 096人,检出饮酒者38人,均为男性,酒驾率为0.7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酒驾率最高(3.60%),大专及以上者最低(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固定职业者酒驾率(0.59%)低于无固定职业者(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凌晨酒驾率最高(1.45%),不同时间段酒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摩托车(5.92%)高于汽车(0.58%),非营运车(0.91%)高于营运车(0.18%),本次驾车时间≤0.5h(1.29%)高于0.5h(0.31%),未系安全带(头盔)(2.10%)高于系安全带(头盔)(0.45%),出行目的为餐饮(3.41%)高于因工作出行(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南京市酒驾率有所下降,但酒驾现象依然存在,仍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伤害一直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酒后驾车是重大的危害因素之一。酒精因其化学特性,对驾驶员的驾车带来严重的生理影响。随着驾驶员血酒精浓度的升高,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度迅速上升。酒后驾车的驾驶员主要以男性、低年龄层、低教育或文化程度、离异或单身、较高家庭收入、蓝领阶层、较早开始饮酒、有过酒后驾车经历的驾驶员居多。对酒后驾车的预防及控制需要从强制干预、经济干预、教育干预和工程干预四个方面共同进行。本文主要阐述了酒后驾车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机制、危害,酒后驾车的研究历史,目前全球及国内酒后驾车现状以及酒后驾车最新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马亚平 《健康》2012,(11):54-55
近几年,全国严查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一些酒后驾车、醉酒驾车者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有些司机仍然怀着侥幸心理,希望通过吃解酒药快速醒酒。对此,专家提醒——目前没什么药能真正解酒。A看看"解酒药"如何忽悠人市场上热销的所谓"解酒药",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药品,都是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这类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机动车酒后驾驶的现况和相关行为特征。方法路边随机拦截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测试及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拦截机动车驾驶员7 236人,查出饮酒者129人,酒驾率为1.78%,男性的酒驾率(1.97%)高于女性(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固定职业者的酒驾率(2.02%)高于学生、未就业者(1.40%),及专业司机(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凌晨时段酒驾率最高(2.58%),不同时段酒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的酒驾率(2.39%)高于城市地区(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摩托车(6.32%)高于小型乘用汽车(1.78%)、大中型汽车(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营运车辆(2.00%)高于营运车辆(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驾车时间在0.5~2h的(2.26%)高于其他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行目的为餐饮(3.84%)高于其他出行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对不同特征的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镇江市丹徒区综合干预酒后驾驶效果。方法采用路边随机拦截呼气酒精测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干预前后调查驾驶员,比较酒驾率的变化。结果基线调查的2014年,调查1 322名驾驶员中,酒驾率为2.87%;比较不同驾车时间、车辆类型、出行目的、饮酒频率及是否知道酒驾最低血液酒精浓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加强健康教育与执法干预1年后的2015年,调查1 328名驾驶员中,酒驾率为1.05%;比较不同车辆类型、是否知道酒驾最低血液酒精浓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调查的酒驾均为轻度酒后驾驶,酒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徒区酒驾综合干预后酒驾率下降,但酒驾依然存在,需继续加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欲晓 《药物与人》2010,(3):24-24
社会上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叫“酒驾”或“醉驾”,是指酒后驾车的意思。其所以流行是因为一桩桩.一件件,由“酒驾”引起血淋淋的车毁人亡的悲痛事件不断曝光在各媒体上,以及对不要“酒驾”的反复宣传普及,加上交管部站加强监督、管理,使司机朋友对“酒驾”已有所认知。这无疑有利于交通安全。而标题上所说的“药驾”就没有这种幸运啦。  相似文献   

15.
"过节必饮酒"、"无酒不成宴"、"酒缝知已千杯少"。自古酒就与过节、交友连在了一起。一些单位负责招待"关系户"的陪酒人员以及平时就爱喝几杯的爷们节前老早就备好了"解酒药"并收集了一些"解酒秘方",做好了"战前准备",就等到时放心地"畅饮一回"。去年以来,全国开展了严查酒后驾车违法行为,一些酒后驾车、醉酒驾车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有些司机怀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解酒药来醒酒或应对交警的检查。专家提醒:目前没什么药能真正解酒。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居民酒后驾驶(酒驾)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淮安市区常住居民1 05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的被调查者承认有过酒驾行为,16.2%的居民明知驾驶员酒驾仍然乘坐,20.2%的居民明知对方开车仍然对其劝酒,88.9%的有劝阻过试图酒驾行为,58.8%的成功劝阻酒驾。2.5%的经常饮酒者选择饮酒后驾车离开,酒驾行为主要发生在亲友聚会(38.2%)和商务应酬活动(32.3%)中,酒驾发生主要原因是酒驾者自认为没喝很多酒,头脑清晰。居民获得酒驾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结论淮安市城区居民酒驾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淮安城区居民有关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淮安城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1 051份有效问卷。淮安居民的"饮酒驾驶最低浓度""醉酒驾驶最低浓度""醉驾非营运车吊销驾照年限"和"醉驾营运车吊销驾照年限"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8.45%、17.51%、12.37%和4.47%。有驾照居民酒驾知识知晓率高于无驾照居民(P0.05),知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增高(P0.05)。95.24%居民认为酒驾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很大,94.58%居民反对酒驾。3.04%居民有酒驾行为。结论淮安城区居民酒驾知识欠缺,相关态度尚可,酒驾行为报告率较高,居民侥幸心理严重。应联合多部门,针对高发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酒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摩托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发生情况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收集合并2012年4月-2013年8月期间南京市10个交警大队机动车驾驶员呼气酒精浓度(BAC)测试和问卷调查中有关摩托车驾驶员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样本共468例,酒后驾驶(BAC〉Omg/100mL)发生率为12.18%,其中按照(GBl9522-2010)规定饮酒后驾车和醉酒后驾车发生率分别为9.40%和0.21%;晚上及深夜酒后驾驶发生率高于白天即=14.877,P=0.001);周末酒后驾驶发生率高于工作日(X2=9.513,P=0.006);驾龄3年以上的驾驶员酒后驾驶发生率高于3年及以下的驾驶员(X2=5.427,P=0.020);驾车时间在0.5时及以下驾驶员酒后驾驶发生率高于0.5时以上的驾驶员(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7);未戴头盔的摩托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发生率高于带头盔者(X2=6.247,P=0.012)。结论南京市摩托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发生率较高,提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及强化执法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省公众酒后驾驶相关知识和态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4月随机抽取3个城市监测点,2个农村监测点,各监测点选择3个社区为调查点,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答4 270人,酒驾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分别为(1.15±1.13)分、(5.01±1.20)分、(2.96±1.11)分;酒驾各知识点知晓率为4.38%~44.78%,正确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68.50%~95.88%、32.60%~87.87%。对"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非营运车辆和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按规定应该吊销几年"知晓率较低,仅为28.64%、17.63%、12.37%、6.91%。4个知识点知晓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有驾照者均高于无驾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95.88%的受访者表示"反对酒后驾车",63.79%认为应加大对酒驾的惩罚力度。过去6个月自我报告酒驾率8.02%,主要发生情形为亲友聚会(41.90%),其次为商务应酬(26.67%)。通过电视、广播获取酒驾相关知识,占83.95%。结论江苏省公众酒驾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应重点加强对女性、低学历、无驾照和农村对象的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京市公众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选择南京市3个城区和2个郊县,对成人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发放问卷2 950份,回收有效问卷2 804份。调查对象对"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非营运车和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按规定应该吊销几年"这项知识的知晓率仅为23.5%、15.6%、6.3%和6.1%。城区居民对"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浓度的知晓率均高于效县(均有P〈0.05)。92.4%调查对象认同醉酒驾车对于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很大。酒驾问卷调查发生率为16.9%,且郊县高于城区(X^2=19.33,P〈0.001)。结论南京市公众的酒驾相关知识十分欠缺,部分知识知晓率城区高于郊县。公众酒驾相关态度尚可。酒驾问卷调查率高于全国,酒驾相关行为亟需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