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离子射频消融和药物分别治疗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各56例,随访1年。结果手术组显效36例(64.28%),有效13例(23.22%),无效7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药物组显效6例(10.71%),有效30例(53.57%),无效20例(35.72%),总有效率64.2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等离子射频消融联用治疗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5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矫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发生鼻腔粘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6.00%、88.00%、80.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56.00%、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比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疗效更持久,存在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定期随访并判定疗效。结果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手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93.90%(77/82),6个月有效率为92.68%(76/82),1年有效率为89.02%(73/82)。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通过鼻中隔矫正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手术矫正中鼻隔治疗AR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常年性AR且愿意行手术治疗的103例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鼻腔变异情况后分成2组,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前筛开放术和(或)息肉摘除术,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鼻中隔偏曲的103例AR患者手术后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94.1%(97/103例),长期(13年)有效率为89.3%(92/103例)。结论:对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手术矫正中隔,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登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70-2271
目的:探讨在鼻中隔矫正手术中应用微波加骨折外移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疗效。方法:109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病例分为A、B、C三组,A组:42例行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微波治疗,B组:34例行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C组:33例只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微波治疗加骨折外移术组(A组)的有效率为100%,与骨折外移术组(Big)比较P〈0.05,与单纯鼻中偏矫正手术组(C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微波加骨折外移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改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为实验组,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5%和10.0%,且实验组明显并发症均少。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的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吸引剥离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中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是否优于常规鼻中隔剥离器。方法将符合手术适应症的89例鼻中隔偏曲随机分为两组,51例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38例使用常规剥离器,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少于常规剥离器组(P〈0.05),术后通气改善亦优于常规剥离器组(P〈0.05),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中使用自制吸引剥离器,优于常规鼻中隔剥离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双下鼻甲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76.7%(46/60),有效18.3%(11/60),无效5%(3/60),总有效率95%。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麻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予以全面分析。方法56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术,对照组24例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冷冻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取得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中的效果,并加以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41例,将其随机分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治疗组(观察组)21例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组(对照组)2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经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型术法具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彭亚  李湘胜  李琴  柳浩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20-2321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在伴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鼻腔清理及换药。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8%(59/65)、84.6%(5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45/65)、60.0%(3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233-235
目的探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收取我院136例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5月11日~2017年1月30日,并将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8例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复发率11.7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10.20±1.45)d、症状消失时间(3.05±0.27)d、住院费用(5678.11±245.36)元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后,治愈患者有60例、有效患者有5例、无效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伴有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能使患者较快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治愈率、并发症的影响,为在临床上选取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号排序后,取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其中观察组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其他基础指标监测以及操作均相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9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手术期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70例,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联合组患者72例,在常规护理干预上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临床治疗依从性、等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促进临床康复、明显降低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应用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hinocon 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I。Q)对62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偏曲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1个月、6个月患者症状、生活质量较术前均得到改善。术后1个月、6个月RQI.Q量表中各个维度的得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除总评分外,其余各维度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量表显示:术后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改善最明显的为鼻塞,其次为打喷嚏。结论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3~5d预防感染,应用呋麻滴鼻液连续3d滴鼻,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可于常规麻醉后利用鼻内窥镜系统及监视系统实施手术治疗。结果31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100.00%。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经分离后痊愈,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经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并发症发生率为6.4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厚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鼻中隔前脱位的鼻中隔成型术的特点和方法。方法 通过对59例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鼻中隔前脱位的患者进行鼻中隔成形手术,只是在手术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并对这59例患者的病史资料、手术方法、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9例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处中隔前脱位患者术后1~5年随访表明鼻中隔居中,无再发脱位,亦无穿孔。结论 经改进后的鼻中隔成型术对有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和(或)伴有鼻中隔前脱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