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2月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1例,9例行6钉固定,2例行5钉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为AO分型A型,爆裂性骨折4例,压缩骨折7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10°~30°。术后Cobb角矫正至5°~10°,爆裂骨折中2例椎管容积完全恢复;术后所有病例中脊柱稳定,内固定牢固,无断钉、断棒及拔钉等,Cobb角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对于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固定牢固有效,骨折复位效果好,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经椎弓根钉棒固定25例颈椎损伤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遂良 《华夏医学》2006,19(3):467-470
目的:探讨颈椎弓根螺钉结合棒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意义、适应证以及钉棒系统在颈椎内固定的价值。方法:应用钉棒内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治疗25例颈椎损伤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的X线片及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位满意,无手术创伤并发症。随诊观察效果满意,无断钉和松动。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钉棒内固定系统经颈椎椎弓根固定效果好,是颈椎骨折脱位整复和固定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08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按骨折类型的不同分为压缩骨折组,爆裂骨折组,骨折脱位组,多节段脊柱损伤组。对爆裂骨折组及骨折脱位组行两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5例术后出现损伤平面再次移位,而使用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者没有此现象,同时三或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方面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者。结论:伴有移位的脊柱骨折,在损伤椎体的上或下位两个椎体内使用两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减少术后再移位,维持脊柱稳定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程建崇 《浙江医学》2007,29(5):480-481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已普遍运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固定节段少,手术操作简单,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对于椎骨前缘高度压缩≥50%者,单纯依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并不理想,远期随访断钉、断杆、螺钉松动、Cobb角增加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原因.方法 随访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153 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了解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情况.结果 发生断钉18例,其中14例未行任何植骨,断裂部位全部在钉杆连接处1.5 cm之内.结论 置钉技术不当、未植骨融合和术后管理不当是胸腰段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松  蒙美运 《海南医学》2005,16(7):54-55
目的 报道椎弓根曩钉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经椎弓根曩钉内固定技术应用胸腰骨折、滑脱后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36例。其中腰4椎体滑脱10例。腰5椎体滑脱2例,胸腰椎骨折24例。AF系统内固定 植骨6例。RF系统内固定植骨12例,钉棒组合内固定系统 植骨18例。结果 椎体复位及内固定效果好,本组36例中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断棒现象。结论 椎弓根曩钉内固定技术是一项用途广、安全有效的脊柱内固定技术。植骨能确保治疗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与掌握椎弓根曩钉内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疾患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其所具有的手术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固定节段少、安全简便等特点已得到大家的认可。随着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一些相关的并发症,其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松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自1999年5月-2006年1月收治26例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椎骨折脱位21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骨折按Hanley分类,压缩骨折7例,骨折脱位9例,爆裂骨折1例,爆裂脱位4例。结果,21例患者共植入168枚螺钉,均获3~15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比术前改善Ⅰ级以上者19例(90.4%)。术后早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复查X线片或CT脊柱曲度基本恢复正常,160枚螺钉位置正常,8枚螺钉位置异常,无1例并发症。暂未见伤椎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棒断裂或松动现象,无假关节形成。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一定风险,但如果术前制定好个体化椎弓根进针方案,正确选择进针点、深度及进钉方向,胸椎椎弓根螺钉在胸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邹国耀 《华夏医学》2012,25(4):576-57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类型、不同术式对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影响。方法:分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时发生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患者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断钉12例,断钉率为4.69%。骨折类型、植骨的方法和横杆使用与断钉有关。结论:骨折类型、手术方式以及横连杆使用影响椎弓根螺钉断裂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短节段加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6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术前、术后X线、CT片变化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6-15个月的随访,65例术后伤椎高度及钉棒稳定性调查,本组伤椎高度与术后相比较无塌陷,无脊柱不稳、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现象发生,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病例。结论短节段加伤椎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椎体高度、恢复生理弧度,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1.
张德纯  蔚芃  王冰 《四川医学》2004,25(1):23-24
目的 通过对脊柱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的有关文献复习和认识,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的原因。方法 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其Lugue术后钢棒断裂2例。椎弓根螺钉断钉2例。螺钉弯曲松动2例。连接杆断裂1例。结果 Lugue手术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发生断裂松动的原因:①内固定未行一期植骨或植骨不够、不确切。②内固定物取出过迟。③内固定物由于长期不取发生金属疲劳。结论重视脊柱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的并发症。术中有效地植骨融合。内固定物取出时间适宜能减少脊柱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尽管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从介绍到广泛推广经历了重重困难 ,但最终大大推动了脊柱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进程。现就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历史、生物力学机制、固定原理和适应症、应用优势、与植骨融合相关的问题、术后并发症、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及期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1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历史1 891年Hadra对颈椎骨折和结核性脊柱炎病人首次使用铁丝进行内固定 ,以后king在退变性腰椎疾病中使用了经椎间小关节螺钉。 1 949年Michele及Krueger描述了椎弓根的解剖 ,并且使用螺钉从后路经椎弓根进入椎体。 1 95 9…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对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进行评价。方法:取5具新鲜小牛的胸腰椎脊柱标本(T12-L6),制作成严重前中柱损伤模型,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测试标本应用不同固定方法后在轴向压缩,屈伸和扭转试验中生物力学稳定性及长短椎弓根螺钉的握持能力,探讨伤椎固定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3种螺钉固定(包括:8钉固定、6钉固定、4钉固定)方式,均能提高骨折失稳脊柱的各向稳定性。而6钉固定(伤椎固定)与8钉固定对失稳脊柱的各向稳定性的加强程度较为接近(P>0.05),且均高于4钉固定形式(P<0.05)。结论:生物力学测试证明,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王振  郑沛中  萧锦瑜 《当代医学》2012,18(25):55-57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评价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和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观察术前、术后及随访2年后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32例患者的Cobb角(4.8±0.2)与术前(25.3±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32%)和椎体后缘高度术前(73%)和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3%和96%,并且这三项在随访2年后均无显著变化.神经功能方面,除2例A级外,其他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发生,也无断钉、钉松现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刘斌  肖丹  郑秋坚  曾时兴 《广东医学》2006,27(7):1032-1034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三维矫形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青少年脊柱侧凸行椎弓根螺钉三雏矫形,均采用美国Stryker公司的Diapason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三维矫形的节段性内植物。结果术前Cobb’s角由平均50°善为术后10°,平均矫正率80%,无脊髓损伤、血气胸、断钉、松棒、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随访0.5年以上,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具有更高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几种不需暴露脊柱横突的椎弓根定位法及螺钉进钉技术。方法:对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椎弓根螺钉(共计248枚)短哈氏棒、CD棒、Steffee钢板、BF、Dick等装置固定,根据其骨折复位、截瘫恢复等情况总结分析其进钉技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5个月,骨折完全复位46例,残留Ⅰ°脱位者15例,残留Ⅱ°脱位者1例,不全瘫者根据Frankel评分获平均2.3级的恢复,并发螺钉松动者4例,螺钉进入椎间盘和断钉各1例,发生轻度后凸畸形2例,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不暴露横突的椎弓根定位法及螺钉进钉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司军  曹涌  成红兵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7,27(3):185-186,188
目的:评价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27例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随访2年以上,对其并发症、脊柱矫形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植入椎弓根螺钉108钉,术中并发症4钉(3.7%),分别为置钉位置不当3钉(2.78%),椎弓根骨折1钉(0.92%)。术后矫形矢状位指数(SI)平均矫正约18.7°。随访24~38个月,平均29.3个月,SI在拆除内固定物之前有轻度丢失,之后有中等程度丢失。发生断钉、断杆2例(7.41%),发生松动5例(18.5%),不全瘫者22例至少提高Frankel一级者17例(77.3%),括约肌功能恢复2例。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对合并有椎间盘严重损伤、椎管侵占明显的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杜泽阳 《中外医疗》2013,(32):83-84
目的探析临床医师使用经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病变患者时,造成其螺钉松动的原因。方法以该院23例接受经椎弓根置入螺钉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过程,探讨诱发螺钉松动问题的具体原因。结果 23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均得到了有效固定,但在复查及取出内固定支架时,均发现螺钉松动问题,松动出现于T11、S1、L1、L2、L3、L4、L5节段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2、4、3、1、4、6,经检验,手术选择、术中操作、术后处理为造成螺钉松动的主要原因。结论脊柱病变患者接受经椎弓根的螺钉置入内固定手术地治疗,可以达到对于病变位置地有效固定。但是,手术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妥、术后处理不完善,均容易造成螺钉的松动,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一半以上,以往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后路跨伤椎4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其存在一些缺陷,如后凸畸形、断钉断棒、矫正角度的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治疗效果。2006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除脊柱感染外,几乎所有脊柱疾患,包括脊柱骨折、脱位、肿瘤、结核、矫形及脊柱退行性变等,均可通过椎弓根螺钉技术恢复脊柱序列,重建脊柱稳定性,从而促进脊柱融合。我科自2008年9月-2009年10月使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