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检索近 15年的国外文献 ,成人的链球菌感染后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仅有 3例报道[1 3 ] ,国内极少报道 ,现将工作中遇到的 1例报道如下。患者 :女性 ,2 5岁。因反复左足底红斑 2年 ,加重 10d于 1998年 8月 14日入院。患者于 1996年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 ,体温 38~ 39℃ ,1周后出现左足底大片红斑、肿胀、疼痛 ,后又出现双下肢肿胀、疼痛 ,行走困难 ,外院诊断为“结节红斑” ,予青霉素、布洛芬治疗 1个月后痊愈 ,局部未留色素和瘢痕。入院前 2 0余天受凉后再次出现咽痛、发热 ,入院前10d再次出现左足底红斑 ,局部肿胀、疼痛 ,逐渐向小腿扩…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多动脉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冬梅  杨清锐 《山东医药》2003,43(22):60-60
结节性多动脉炎 (PAN) 186 6年由 Kaussmaul和 Maier首次提出。此后多年 PAN曾被用于小血管炎的通用名词 ,包涵了多种目前已独立出来的系统性血管炎 ,如 Wegener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等。近 10年来随着对血管炎认识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 1993年 Chapel- Hill会议新的分类标准出台 ,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MPA)也从 PAN中鉴别出来 ,PAN的概念更为明确。目前 PAN基本概念包括三个方面 :1中等或肌性小动脉受累 ,即不累及微小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系统 ;2PAN为非肉芽肿性的坏死性血管炎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阴性。1 诊断由于…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最早被阐述的系统性血管炎,是累及中等大小动脉或小动脉的一种坏死性血管炎,常有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往往没有肾小球肾炎、肺损害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PAN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检查,找出其重要线索如: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损害、高血压、HBsAg阳性等才能作出正确诊断。PAN的治疗主要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有重要脏器损害的患者使用细胞毒药物和血浆置换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在早期是指代大多数的血管炎.随着对血管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特异性血管炎被划分出来.以前的“PAN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现在被命名为“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而大多数“累及肺部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则改称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既往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随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查在临床中的普及以及对ANCA在血管炎中的致病作用研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也从PAN中被区分出来[1].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多动脉炎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师的诊疗行为,以切实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各专科分会从2002年1月起着手编写“临床诊疗指南”。为适用于我国不同等级和不同地区医院医师水平的需要,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了风湿病学专家编写了22种常见风湿性疾病的诊治指南。各位专家在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以严肃认真、严谨求精的态度完成了“指南”的编写。“指南”既代表了当前国际上的诊治水平,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实用性。历时1年余,几经易稿,终于完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陆续将“指南”以“草案”刊出,以进一步征集广大医师的意见。有任何建议及意见可与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唐福林联系。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邮编:100730,Email:Tangn@csc,pumch.ac.cn,传真:010-65296563  相似文献   

6.
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cutaneous polyarteritis nodosa,CPAN),临床少见,其影像学表现报道甚少,现报告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6 1岁 ,广东省开平市人 ,移居美国 10年 ,从事冷库工作。因无诱因发热并肩及臀部肌痛 4个月余 ,听力下降、突眼 2个月 ,加重并左眼视力下降、口角左偏 1周于 1998年 6月 17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 1998年 2月下旬 ,无诱因出现高热、头痛、伴双侧肩及臀部肌痛 ,发热时可见四肢及颞部皮肤充血。当地医院予抗生素 (药名不详 )静脉滴注 ,泼尼松 10mg每天 2次口服 ,效果不佳。 4月中旬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及双眼球外突 ,6月 10日左眼视力急剧下降 ,口角左偏 ,肩及臀部肌痛加重、活动受限并渐出现咀嚼困难而入院。体检 :体温 39℃ ,意…  相似文献   

8.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PAN)是以中小肌性动脉节段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一种非肉芽肿性血管炎。PAN是一少见疾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更为罕见。我院近遇1例伴有肾梗死、脾梗死及重症胰腺炎的PAN患者,经抢救治疗痊愈出院,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以善  牛俊英  王磊  袁云  陈清棠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4):278-278,T001
患者女,48岁。因全身麻木3月余,进行性四肢力弱1月余,加重20多天就诊。患者1999年9月底生气后出现口周麻木,发凉,逐渐累及四肢末梢、颜面部及全身。曾在当地数家医院按神经官能症治疗,无好转。11月底出现骑车抬腿力弱,但可独立行走;12月10日四肢力弱加重,以双下肢为著,独立行走困难,外院头颅、颈椎MRI检查未见异常,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亚急性联合变性?”。2000年1月3日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排尿便障碍,体重减轻约4~5kg。平素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无毒物、放射物及传染病接触史。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3岁,农民。2004年3月4日因多关节肿痛伴右肩胛下肿物3个月来诊。患者3个月前受凉后感胸闷、心悸,双肘及双肩关节疼痛,无肿胀。右肩胛下隆起一肿物,直径约10cm,无疼痛。伴有乏力、咳嗽、咳白痰、低热、盗汗。外院超声心动检查提示心包积液,曾考虑为心肌炎,给予中药治疗未好转。后抗痨治疗2个月(具体不详),咳嗽、咳痰、盗汗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感双肘及双肩关节疼痛,伴有口干、口腔多发溃疡及睾丸胀痛。近20d来左食指近端指问关节、左腕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无晨僵。无腰背部疼痛史。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高血压史,口服北京降压零号治疗。查体:体温36.5℃,血压130/70mmHg,全身皮肤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上腭可见多个米粒大小溃疡。右侧胸壁肩胛下可及一直径10cm皮下肿物,呈半球状隆起,质硬,无压痛,不活动,无粘连。左侧睾丸轻度肿胀,轻压痛,无结节。左食指近端指间关节及左腕关节红肿,皮肤温度不高,压痛明显。双肘及双肩关节压痛明显,无红肿,肩关节上举活动受限。左膝关节肿胀,皮肤温度稍高,有压痛,浮髌试验阳性。双下肢腓肠肌压痛。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正常。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结节性多动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结节性多动脉炎中心发言杨俊伟1病史概要男性患者,47岁,以高血压2年,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入我院。患者于1992年体检时发现高血压24.0/16.0kPa,伴轻度头昏、头痛,无明显视物模糊、耳鸣、浮肿等症状。当时未做全面检查,也未...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9岁,因“双侧乳房肿痛伴发热1个月”于2006年9月18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诱因出现双侧乳房局部红肿疼痛,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呈弛张热。伴全身关节酸痛、头痛,头皮、胸部及下肢皮肤反复出现结节,呈串珠样排列,压痛,热退后遗留暗红色斑痕,口服“消炎药物”症状无明显改善,体重减轻5kg。查体:体温39℃,头左颞部、左乳房外上象限及右乳房内上象限可扪及多个结节样改变,大小不等,表面红肿,质硬,压痛明显,活动度可,双侧腋窝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正常,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受累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有病案记录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心肌梗死的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及其他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和病理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1~52岁,平均(37.6±11.7)岁。胸痛6例,心力衰竭1例。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5例,除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外,未见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50%)3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例,室壁瘤形成2例,心肌病变2例,肺高压1例。4例有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资料,均累及右冠状动脉,3例为三支病变,1例为两支病变,其造影结果描述为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扩张、多发动脉瘤以及节段性狭窄、闭塞。这些患者均有其他多部位血管受累的表现和动脉造影检查的异常。结论结节性多动脉炎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其冠状动脉受累常为多支病变、多有右冠状动脉受累,动脉瘤伴血栓形成和节段性狭窄。对冠心病低危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完善血管检查,警惕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PAN)心血管病变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减轻患者缺血造成的永久性脏器损伤、改善预后。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8月PAN住院患者共64例,收集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PAN患者中,导致心血管病变者41例,PAN相关心血管受累发病率为64%。临床表现为缺血所致症状(腹痛、坏疽、胸闷,胸痛),但多数患者并无相应临床表现。PAN累及心脏者11例(17.2%),5例有胸闷、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表现,余6例无相应临床表现;7例冠状动脉受累,2例心包积液。41例PAN合并心血管病变者共197支动脉受累,每例患者平均受累动脉为(5±3)支。动脉病变以狭窄和闭塞最常见。多种表现可同时存在于1支动脉造成串珠样改变。对称性受累少见,非对称与对称性受累比例为57/46。内脏(25例)及下肢动脉(19例)受累最常见,其中以肾动脉(19例)、胫前(15例)和胫后动脉(12例)及肠系膜上动脉(9例)受累常见。41例PAN合并心血管病变者中,40例患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出现死亡或不可逆性脏器损害者5例(12.2%)。PAN合并心血管受累患者与未合并者在出现皮疹(46.3%vs.91.3%)、舒张压升高(68.3%vs.34.8%)、镜下血尿(4.9%vs26.1%)及激素治疗(冲击/大剂量/中小剂量)(13例/25例,3例vs.2例/19例/2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N合并心血管病变多见,数患者无相应临床表现。对有危险因素如舒张压升高者应积极予以筛查。PAN合并心血管病变易造成不可逆性脏器损害,早期发现、积极并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标准至今未能确定。几十年来,人们习惯将结节性多动脉炎(dyarterltlsnodosa,PAN)与微型多发性血管炎(mlcrosconlcnolvangiitis,MPA)等同考虑,甚至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PAN诊断标准亦未将PAN与MPA相区分。但近年研究表明,PAN与MPA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炎,现将这两种血管炎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介绍如下:三微型多发性血管炎(MPA)Dovson,Bull及Putt首先描述了微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的病理改变。他们发现,在PAN患者所见到的节段坏死性肾小管肾炎实际上是一种微血管型PAN,它与Maier及Kussmaul等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PAN)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任何系统脏器的动脉均可受累。对PAN的诊断,目前均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1]:(1)体质量下降≥4 kg(无节食或其他原因所致);(2)网状青斑(四肢和躯干);(3)睾丸痛和(或)压痛(并非感染、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4)肌痛、乏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多动脉炎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坏死性血管炎的一种,其特征主要是累及中、小动脉的节段性坏死性病变。该病是一少见疾病,不易早期诊断,而早期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本文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1990—2001年住院病人确诊PAN共16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尽早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多动脉炎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了18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分析其临床及清理特征,发现:①微型PAN占绝大多数,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严重,②肾外以贫血、心脏、消化道、盯脏、神经系统损害多见,高血压发生率较高;③绝大部分的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低(23%)。对PA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选择有赖于早期肾活检,ANCA只能作为辅助诊断工具,阴性并不能否定PAN诊断。同时本文资料亦表明,PAN的肾脏损害以免疫复合物介导为主,部分与ANCA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结肯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主要累及中、小动脉,产生节段性坏死性病变。临床上属少见疾病。因累及部位小同,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早期不易明确诊断我院发现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PAN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组主要侵犯中、小肌性动脉,以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以发热、皮疹、多系统受累为特征[1]。据报道该病也可以在多种组织内形成类似肿物的局限性假瘤为惟一的临床表现,而在肌肉内形成肿物为首发症状的PAN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