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类型 ,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别于收缩性心力衰竭 (SHF)。为加强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 82例中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2 1例的诊治做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心力衰竭患者 82例中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2 1例 ,发生率 2 5 6 1%。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4 6~ 82 (6 3 5 2± 7 38)岁 ,冠心病 12例 (5 7% ) ,高心病 8例 (38% ) ,肥厚性心肌病 1例 (5 % ) ;病史 2~ 12年 ;NYHA心功能分级 :Ⅱ级 6例 ,Ⅲ级…  相似文献   

2.
1984年Dougheay等首次报道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以来,单纯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即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舒张性组)和6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收缩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形态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记录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F、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心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心脏指数、 IRT、 E/A、 E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收缩性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舒张性组(P <0.05)。结论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比,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情更严重,应加强早期诊治,并结合血清NT-proBNP判断心力衰竭类型,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HF)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成为独立疾病,约占整个HF的1/3[1]。就目前DHF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1月 ,在本院住院LVEF≤ 4 0 %的CHF患者 2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2 0± 10 2 )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应用氨体舒通与依那普利 ;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与安慰剂 ,两组均进行CHF的常规治疗。观察时间为 6个月。本研究选择对象肾功能均正常。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各评定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2 结果结果显示 :⑴血压 :观察组降低 (11 2± 5 5 / 9±2 5 )mmHg ,对照组降低 (8 3± 3 6 / 6 0± 4 6 )mmHg ,P<0 0 5。⑵左室舒张末容积 :观察…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与氧自由基相关分析(附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氧自由基 (OFR)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对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亦有报道。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 (O2 - )、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 (H2 O2 )等 ,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 ,且心衰时抗氧化酶系统活力降低使OFR在体内积蓄 ,造成机体细胞的损伤。本文测定53例各种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超氧化歧化酶(SOD)及丙二醛 (MDA)的变化 ,以探讨OFR在各种心脏病心衰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 (NC组 ) :31例健康体检者 ,男 18例 ,女 13例 ,年龄 ( 5…  相似文献   

7.
刘翔 《中国医师杂志》2000,2(3):177-178
研究显示 ,在左室肥厚 (LVH)的病人中冠心病、脑卒中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2 ] 。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变化也与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心脏猝死有关 ,QT离散度 (QTd)能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 ,而高血压伴LVH者QTd显著增加[4 ] 。本观察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LVH及QTd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 1998年 11月~ 1999年 7月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58例 ,男 4 2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57 4± 8 9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功能。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选择反映左心室功能的部分指标进行无创性检测。结果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可能受损,收缩功能降低甚于舒张功能,其测定值的高低与心功能不全、心脏大小等有关,而与心率快慢、心律失常关系不大。结论 诊治左向右分流型先心合并心力衰竭时应兼顾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61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肺静脉血流和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评价左室舒张充盈类型,根据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收缩期三尖瓣口返流血液的峰值流速测肺动脉收缩压,同时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对血浆BNP有显著影响。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当左室舒张充盈类型由正常型到限制型逐渐递增时,血浆BNP水平也相应增高,且血浆BNP水平随着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而增高。结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肺动脉收缩压及左室舒张充盈类型与血浆BNP水平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超声心动图判断心功能时除常规的指标外,还需考虑舒张充盈类型和肺动脉收缩压,以全面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纳入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26例作为实验组,并在同时期选取26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心脏超声诊断。计算2组人员的舒张压、收缩压、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质量、左室重量、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质量、左室重量、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超声诊断,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予以直观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临床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了82例单纯轻中度肥胖组和120例健康对照组的左心结构和左室舒张功能。结果表明:肥胖组较对照组左室、左房扩大,室壁增厚,左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增加,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指标E峰及E/A比值降低,A峰明显升高。在肥胖组中,左室舒张充盈各指标在男女间无差异,且与LVMI间均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单纯肥胖者存在左心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及与之有关的左室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61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肺静脉血流和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评价左室舒张充盈类型,根据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收缩期三尖瓣口返流血液的峰值流速测肺动脉收缩压,同时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对血浆BNP有显著影响。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当左室舒张充盈类型由正常型到限制型逐渐递增时,血浆BNP水平也相应增高,且血浆BNP水平随着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而增高。结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肺动脉收缩压及左室舒张充盈类型与血浆BNP水平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超声心动图判断心功能时除常规的指标外,还需考虑舒张充盈类型和肺动脉收缩压,以全面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而以心室肌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DHF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资料显示,DHF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其次为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4.
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衰30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氯沙坦 (商品名 :科素亚 )自上市以来 ,以其降压平衡、副作用少等特点得到临床的认可。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该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效果显著。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应用氯沙坦治疗CHF 30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0例经洋地黄、利尿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扩血管药等治疗 2周以上仍无效的CHF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0~ 75岁 (5 5~ 10岁 )。风湿性心瓣膜病 5例、冠心病 9例 (其中陈旧性前壁梗死 3例 ,合并室壁瘤 2例 ) ,扩张型…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人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热点方法,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等症状.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笔者收集了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前及术后3、6月及1年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测定,显示心脏性猝死(SCD)组QTd明显高于进行性心力衰竭死亡及存活组(P<0.001)。伴与不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SCD患者之间的QTd无显著差异。QTd≥80ms预测CHF患者SCD敏感性71.2%,特异性88.3%,阳性预测值83.6%,提示QTd测定为CHF患者提供了一个有用的非侵入性心电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在治疗治疗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3例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对照组(35例)给予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应用地高辛片,消心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A峰、E峰、E/A、IRT均获得显着的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65.7%,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既有独立的影响,又有协同的作用,疗效显着、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近2年来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十二导联心电图结果,并对QRS间期进行测量记录;收集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并计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此评价左室收缩的功能状况。结果 QRS间期<100ms组QRS间期为(85±5)ms,LVEF为(39.2±6.9)%;QRS间期为(108±6)ms,LVEF为(34.3±6.7)%;QRS间期为(151±19)ms,LVEF为(25.3±3.9)%。QRS间期与LVEF呈负相关,且具有明确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QRS间期越长,慢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美托洛尔对于老年舒张性的心力衰竭病人中心脏舒张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抽取本院自2008年4月—2011年3月3年间共收治的确诊为舒张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共17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4例运用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临床常规的治疗;对于治疗组88例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使用药物美托洛尔,然后测定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室舒张期的最大血流速度,并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在治疗以后,治疗组的EA比值要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药物美托洛尔能够明显地改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舒张功能,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早期损害及降压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确诊高血压患者87例,其中高血压1级35例(H1组),高血压2级40例(H2组),高血压3级12例(H3组).全部患者予以卡托普利(开搏通)治疗3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情况.另设正常血压者为对照组(C组).结果高血压各亚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高血压各亚组血压明显下降,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逆转,EPFV、APFV及A/E均有明显改善,尤其H1组显著;而H3组患者EPFV及A/E改善不明显.结论高血压早期已有左室舒张功能损害,早期有效的降压治疗对逆转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