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莱姆病螺旋体简介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最早发现于美国的Lyme镇并由此得名,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疾病,通过肩突硬蜱感染人体宿主,可引起多系统器官损害,游走性红斑、神经炎、关节炎、心肌炎等.1982年Burgdorfer W等人成功从肩突硬蜱(Ixodes ricinus)中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螺旋体1,螺旋体感染通常是开始于肩突硬蜱幼虫阶段,  相似文献   

2.
龚震宇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11,26(8):669-672
在东、中和北欧一些国家、中国北部、蒙古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区,蜱传性脑炎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年报告约10 000~12 000个蜱传性脑炎的临床病例,但该数据显著低估了实际病例数。在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该病也通常局限于居住在森林中的人群。有些国家例如德国,根据报告的临床病例数确定地区危险程度。蜱传性脑炎没有标准的诊断标准,对危险性地区的判定也无确切定义。  相似文献   

3.
1982年发现莱姆病的病原体为怕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orferi).是目前最新的细菌性传染病.带菌体为野生蜱类等.硬蜱(Ixodes),属蜱为媒介体.可使人、狗、家畜等感染.本病可出现游走性红斑、慢性萎缩性肢端皮肤炎等皮肤病变、关节炎等关节病变、心脏炎等循环系症状.神经根炎、颜面麻痹等多种神经症状、难以确诊.在北美每年约1万人患病.已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87年日本由川端最早发现茱坶病患者.目前.已从患者红斑部位分离出带病原体的蜱(主要有全沟硬蜱1.persulcatus.卵形硬蜱I.Ovatus).有关本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治疗、带病原菌硬蜱的流行病学、病原性细菌学的特性等.可参考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新近认识的一种蜱媒螺旋体感染的炎性多系统疾病.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lyme镇首次发现和证实而命名为LD.临床表现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ECM)为特征,伴有“流感”或“脑脊髓膜炎”样症状,中晚期分别为神经、心脏及关节病变.本文就近年来救国L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Burgdorfer等1982年首先在美国纽约州shelter岛捕获的126只丹敏硬蜱残虫体内发现有一种新的螺旋体占60%,他的同事Barboux用改进的Kelly’s培养基获得该螺旋体的纯培养.用该螺旋体做抗原,在LD患者血清中查出了特异性抗体,用感染的螺旋体的蜱叮咬新西兰白兔,可引起类似ECM病变,1983年steerc和Benach又从本患者的血液、脑脊液、ECM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同种螺旋体而正式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主要传播媒介为几种近缘硬蜱,如丹敏硬蜱、蓖麻硬蜱和全沟硬蜱等.主要储存宿主为小型啮齿动物和家畜.通过蜱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而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北4省区蜱虫自然感染莱姆病螺旋体、土拉弗氏菌和Q热立克次体的情况.方法 采用布旗法收集西北地区内的蜱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文献调研显示:西北地区已报道的虫媒疾病共有15种.西北地区内共采集蜱标本2 460只,涉及11个不同蜱种.共有304只蜱标本检测发现莱姆病螺旋体,75只感染土拉弗菌,200只感染Q热立克次体,3种病原体在4个调查点内均存在.共采集到西北地区内当地人群血清725份,共有183份血清存在目标抗体,进一步证实调查疾病的存在.结论 证实西北四省区存在3种蜱媒疾病在,对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21,36(7):739-740
关于这个主题,我们已经知道什么?蜱传疾病是通过被感染的蜱叮咬传播的;美国每年约有5万例蜱传疾病报告。 美国目前还没有对蜱叮咬开展全国监测。 本报告介绍了什么?美国开展了医疗机构急诊科综合征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每2 000个急诊病例中就有一个因蜱叮咬而就诊,春季和初夏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这对公共卫生实践有何影响?蜱叮咬的综合征监测数据信息可以指导大众及时采取公共卫生行动,如避免进入蜱栖息地,在户外始终涂抹驱蚊剂以及在蜱叮咬风险增加时,需定期进行蜱检查。  相似文献   

7.
赵惠敏 《疾病监测》1997,12(2):76-77
蜱麻痹——华盛顿1995年蜱麻痹(蜱中毒症)——美国8种最普通的经蜱传播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急性、上行性、弛缓性运动麻痹,可误认为格里巴利综合症、肉毒中毒和重症肌无力。本报告概述了华盛顿的一例蜱麻痹的调查结果。1995年4月10日,居住在华盛顿Aso...  相似文献   

8.
莱姆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并由包柔氏螺旋体引起的多系统炎性疾病。1975年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儿童被蜱叮咬后发生此病流行,1980年遂将此种蜱性环形红斑命名为“莱姆病”。1990年5月份我们在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组的指导下对我县的莱姆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方法本县在北纬30°线上,属亚热带地区。选择本县低山区的陵阳乡,调查了该中学201班的学生及所在学校附近自然人群共100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天台县山区蜱与蜱媒传染病的种类、分布以及危害状况,为建立蜱媒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等技术对该地区的蜱媒病原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对141只啮齿动物进行检测,染蜱率为17.02%,带蜱指数为0.4823;采集家畜和野生动物体表寄生蜱705只,在鼠脏器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核酸片段、埃立克体核酸片段、斑点热核酸片段;在长角血蜱中检测到斑点热核酸片段;在人血清检测到莱姆病IgG抗体及斑疹伤寒抗体。结论天台山区有莱姆病、埃立克体和斑点热存在,可能引起一些蜱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郝琴  万康林  徐建国 《疾病监测》2011,26(6):475-478
本文主要就莱姆病螺旋体从蜱到宿主动物的转移感染以及在宿主体内存活并致病的机制进行了的阐述,包括螺旋体在蜱内定居以及感染宿主动物过程中蛋白的变化及作用;螺旋体在宿主体内致病的各种机制(病原体本身的作用、免疫逃避、细胞因子的作用、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11.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种由蜱传播而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人被蜱叮咬或与携带有蜱的狗、猫接触而被感染.发病季节以4~10月份居多.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院共收治确诊或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1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城区公园蜱类的种群分布和病原体携带情况,评估衢州市城区公园蜱传疾病的传播风险。  方法  2017 — 2019年每年3 — 11月,选择衢州市6个县(市、区)共18家城区公园,利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进行蜱种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微小巴贝西虫、无形体/埃立克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  结果  共捕获蜱168只,春、夏、秋季分别采集蜱标本41、70、57只,季节间无明显差异;168只蜱均为成蜱,隶属于1科5属7种,以革蜱为主,其次为长角血蜱、中华硬蜱,分别占36.90%(62/168)、26.79%(45/168)、占14.29%(24/168);游离蜱39只(23.21%),寄生蜱129只(76.79%),其中宿主为鼠类的有96只(74.42%),远高于其他宿主;其中47只检测5类病原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7.98%;以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最高(13.10%),无形体/埃立克体阳性率最低(1.79%)。  结论  衢州市城区公园捕获蜱类以革蜱和长角血蜱为主,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TSV等病原体。 市民存在被蜱叮咬及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节肢动物传播病毒(即虫媒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的蚊虫和蜱叮咬传播给人类,西尼罗河病毒(WNV)是美国本土虫媒病毒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其他虫媒病毒也可引起神经系统侵袭性疾病(即脑膜炎,脑炎,或急性弛缓性麻痹)季节性暴发和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4.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9,34(6):581-581
<正>2018年初夏,俄勒冈州中部居民报告了4例科罗拉多蜱传热(CTF)病毒病病例。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确诊了CTF病毒感染。CTF是一种由感染的石山木蜱(安德逊革蜱)传播的CTF病毒属引起的疾病。这种蜱遍布美国西部和加拿大,通常在海拔1 219~3 048 m的鼠尾草丛附近的草地上发现。CTF病毒可引起急性发热性疾病,并伴有非特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疾病监测》2011,26(1):75-80
蜱是能够寄生各种脊椎动物(包括人类)体表专性吸血的节肢动物,是许多自然疫源性疾病及人兽共患病的媒介和宿主.蜱呈世界分布.近年来,许多新发蜱传细菌性疾病被发现.  相似文献   

16.
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又称森林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蜱传脑炎复合群。是一种具有高度人畜共患病潜力的病原体,TBEV通常分为三种主要亚型:欧洲亚型(TBEV-Eu)、西伯利亚亚型(TBEV-Sib)和远东亚型(TBEV-FE),我国的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远东亚型,全沟硬蜱为主要生物传播媒介。蜱传微生物感染人类的风险与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影响病原体以及病媒和宿主的生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省景洪市鼠类及媒介蜱中伯氏疏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及其携带的病原体特征。方法2018年3月在景洪市景讷和大渡岗2个乡镇7个调查点采集蜱标本,在勐罕、勐养、嘎洒、景讷4个乡镇4个调查点采集鼠的肾脏、膀胱标本,提取样本DNA;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伯氏疏螺旋体recA基因检测;对recA基因阳性样本用巢式PCR扩增5S ~ 23S rRNA基因间隔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共采集牛、羊寄生蜱724只,经鉴定均为微小牛蜱;35只鼠均为黄胸鼠;524只蜱及35份鼠标本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对200份蜱recA基因检测发现阳性3份;35份鼠标本均为阴性。 对3份阳性标本的5S ~ 23S rR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其为伽氏疏螺旋体。结论云南省景洪市蜱中存在伽氏疏螺旋体感染,微小牛蜱很可能是其传播媒介,应加强对当地人群、宿主及媒介的调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虫媒传染病是以蚊、蠓、蜱、螨、虱、蚤、白蛉等昆虫节肢动物的吸血叮咬引起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如在东北地区蚊子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全沟硬蜱传播森林脑炎病等。有迹象表明越来越严重。下面谈一下虫媒传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寄生于人体硬蜱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又名壁虱、扁虱 ,俗名草爬子、狗豆子。蜱是一种寄生于动物体表的寄生虫 ,又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 ,多数生活在野外、林区、草原、山地等 ,寄生于这些地区的动物甚至人体 ,城市少见。蜱叮人吸血时多无痛觉 ,故不易被发现。叮咬处可出现损伤及炎症反应 ,易与皮下炎性包块相混淆 ,现将我院 2 0 0 1~2 0 0 2年先后所遇误诊 2例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50岁。以右枕部肿物感染来院就诊。查体 :局部肿胀明显 ,皮肤破损 ,并有分泌物渗出。医生诊断 :炎性包块 ,皮肤感染。嘱门诊换药室护士换药处置。护士在常规消毒时 ,可见皮下包块有…  相似文献   

20.
莱姆病是蜱传播的全身性疾病。蜱的蛹期最易传播疾病 ,携带蜱的动物有鹿、鼠、马等。发病率 莱姆病好发于每年 4~ 1 0月 ,自 1 980年至 2 0 0 1年 1月 2 0日 ,美国已有1 584 48例病例报道 ,且发病率逐步增加 ,急性发病仅占 7%~ 1 0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类似流感症状 ,如发热、头痛 ,但流感常见于寒冷季节 ,如类似症状发生于夏季 ,应怀疑该病的可能。贝尔氏 ( Bells)麻痹为莱姆病的显著标志 ,游走性红斑或牛眼红斑是莱姆病唯一独特的体征 ,发生于 6 0 %的病例。不要将游走性红斑与蜱咬后的局部反应症状相混淆 ,蜱咬的反应在咬后几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