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学文  吕敏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29-113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患者行肾动脉CTA检查。采用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机扫描,造影剂使用优维显80-100ml.流率为3.5--4.0ml/s,延迟时间为25s-30s,扫描后将图像进行2mm层厚、1mm重建间隔重建。然后,将重建后的图像送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双侧肾动脉主干及支段肾动脉全部显影清晰,其中显示21支肾副动脉,有63段动脉管壁轻度狭窄,35段动脉管壁严重狭窄,2段动脉管壁完全闭塞,1例伴有腹主动脉瘤。其余动脉段均正常。结论16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显影清晰,安全可靠,是肾动脉血管成像较为理想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肾动脉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MSCTA行腹部增强扫描132例,重建层厚1.25mm,间隔0.625 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回顾性薄层重组图像52例患者共显示75支ARA,其中单侧35例,双侧17例共显示40支;后处理方法中,MIP图像显示ARA71支,VR图像68支,MPR只能显示节段性ARA。结论:MSCTA可直观地、准确地显示肾动脉变异;肾动脉成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IP和VR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动脉变异显示最佳;其能为外科手术前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腹腔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5例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部分病例增加曲面重建(CPR)。统计MIP和VR二种成像方法对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结果:36例正常腹腔动脉;6例变异腹腔动脉及分支;23例病变腹腔动脉。MIP和VR法血管分支显示率分别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脾动脉100.0%(65/65),肝右动脉80.0%(52/65),肝左动脉76.9%(50/65),胃左动脉73.9%(48/65),胃十二指肠动脉96.9%(63/65)。结论:MSCT血管成像(MSCTA)显示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在腹部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IP和VR法的显示能力相当,但VR比MIP重建的血管图像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对肾动脉变异和不同病变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肾动脉变异及异常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并对其行血管重组,方法包括MPR、MIP、VR、CPR.结果 62例患者中包括副肾动脉22例、肾动脉狭窄31例、肾动脉栓塞3例及肾动脉夹层6例.6例经手术证实,20例经DSA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副肾动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运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研究副肾动脉(accessory renal artery,ARA)解剖,并讨论其显示ARA的能力.方法 64层螺旋CT行135例肾动脉CTA,数据传至工作站重建并详细记录每侧副肾动脉情况.采用SAS 9.1.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56例(41.5%)患者发现ARA70支(20.9%).1支型43例(76.7%);2支型12例(21.4%);3支型1例(1.9%).左侧47支(67.1%),右侧23支(32.9%).腹主动脉起源者50支(71.5%);早发分支20支(28.5%).肾上端入肾者32支(45.7%);肾下端入肾者25支(35.7%);肾门周围入肾者13例(18.6%).结论 64层螺旋CTA能够较好显示ARA,为血管造影术以及外科手术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肝脏多层螺旋CT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肝脏血管的显示能力和测量肝脏体积的准确性。方法:40例患者行肝脏MSCT双期增强扫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MSCT肝脏血管重建,采用阈值法和层切法对全肝、肝叶体积进行测量,其中19例与手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管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5.0%、2.5%、12.5%;层切法测量全肝及肝右叶平均体积分别为(1269±345)ml、(726±199)ml,阈值法测量全肝及肝右叶体积分别为(1250±346)ml、(713±198)ml,2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右叶切除患者MSCT测量与实际肝右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肝脏血管和肝脏体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ulti-slice Spiral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是近年来泌尿系影像诊断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利用对比剂经肾脏分泌排泄的原理,对比剂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充盈,通过螺旋CT对泌尿系统进行快速连续容积扫描,将获得的原始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三维重组,从而获得整个泌尿系立体图像的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MSCTU日益为临床工作者所认识和青睐,本文将对MSCTU技术应用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因高血压怀疑肾动脉狭窄的8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全部均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所有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三维后处理,包括MIP、MPVR、VR,并与轴位图像做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能获得满意的肾动脉CTA轴位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能够准确判断狭窄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方法,可以对肾动脉狭窄进行准确评估,是非损伤性的、有效的成像技术,可常规作为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高速高压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原主动脉称为真腔,新形成的瘤腔称为假腔,夹在两者间的管壁称为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of aorta)。为临床的严重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明确诊断治疗,病死率很高,有一组尸检资料表明其平均发病率5~10/100万,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多层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全程的扫描和图像重建,并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而且MSCTA具有非侵入性和直观的特点,在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肾动脉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肾动脉相关性疾病病人的MSCT造影增强检查,使用GELightspeed Ultra16排CT进行螺旋薄层扫描,扫描条件:层厚1.25mm,螺距1.75:l,转速0.5s,120KV,350~400MA,扫描总时间10~15S。造影剂总量80~100mL,注药速度3.5-4mL/s。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肾动脉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肾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及其与肿瘤性病变的关系。[结果]全部病例三维肾动脉血管图像能充分显示肾动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为肾动脉性疾病与畸形病人做出明确诊断,而且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肾动脉与肾肿瘤的空间解剖关系,为手术提供较好的术前评价。其中空间结构显示VR最佳,狭窄测量及血管腔内观察2D-MIP最佳。[结论]MSCT三维肾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的显示肾动脉的立体解剖特点,为肾动脉相关性疾病的在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脏血管成像方面的应用。方法:阅读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果: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广泛。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有望成为肝脏疾病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杨海波  刘娇 《中外医疗》2009,28(13):165-165
近3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尤其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受到严峻挑战。无创诊断方法替代有创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螺旋CT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逐步成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就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对冠状动脉狭窄、斑块、钙化、支架放置术后及冠状动脉变异等方面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刘巍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01-10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在血管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98例病人进行了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顺利造影成像检查成功,能清晰显示血管分支和走形,病变部位、范围及重要的侧支循环路径。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快速、分辨率高、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楼俭茹  刘文亚 《新疆医学》2004,34(3):149-152
1972年X线、CT问世以来,不断地改进与发展。80年代末期,出现了螺旋CT。冠以螺旋一词是指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在X线球管连续快速旋转、曝光的同时,人体随扫描床以一定速度推进,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十秒)可采集大量容积数据,这使得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成为可能。1998年,在北美放射年会期间,GE、Siemens、Toshiba和Picker公司都展出了一种新型多层面螺旋CT机,它改变了以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何怡红  罗天友 《重庆医学》2007,36(9):884-887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头颈部血管成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表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扫描及重建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优化不同部位CTA的最佳扫描参数,并比较多种后处理软件的应用价值。方法:102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扫描方法:循环时间测定、智能启动、直接延时扫描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重建及容积漫游技术(VRT)等功能软件进行重建及评价。结果:本组100例血管显示清晰,满足CTA重建要求,CTA检查成功率达98%。其中图像质量良好以上比例占93%。100例中检查部位血管正常7例,异常93例。结论:CTA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无创的检查技术,扫描参数以循环时间测定法最为准确可靠,VRT重建的图像效果最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中多层螺旋CT双低剂量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接受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79例,依据多层螺旋CT管电流与造影剂量差异分组。38例行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mA、对比剂50.0 ml碘克沙醇(320 mgI/ml) 扫描者为对照组。41例行管电压100?kV、管电流80?mA、对比剂40.0?ml碘克沙醇(320?mgI/ml)扫描者为实验组。比较分析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辐射剂量与碘负荷量。结果 实验组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颈内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是(4.34±0.29)分,对照组是(4.32±0.3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积、有效剂量、碘负荷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双低剂量扫描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不仅可获取高质量图像,而且可减少辐射剂量,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MSCT作为非侵入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经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疾病患者50例的MSCTU影像资料。结果该组50例患者中,MSCTU诊断符合率为98%(49/50)。结论针对泌尿系疾病的治疗,MSCTU在诊断过程中是一种较为准确、高效且无创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