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单用乙肝转移因子及联合应用干扰素 (IFN)对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的治疗作用。方法  5 2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采用乙肝转移因子与干扰素 (α - 16)联合治疗 ,B组单用乙肝转移因子 ,疗程均为 6个月 ,结果治疗 6个月后谷丙氨酶水平在A、B两组分别下降至 71± 5U/L和 74± 4U/L ,较治疗前 2 2 8± 2 19U/L和 175± 165U/L明显下降 (P =0 .0 0 2 9和 0 .0 0 0 3)e抗原滴度水平在A、B两组分别下降到 9± 19mEq/L和 17± 2 1Eq/L ,较治疗前 75± 98mEq/L和 73± 10 2mEq/L明显下降 (p=0 .0 0 18和 0 .0 2 0 )。结论 采用乙肝转移因子或乙肝转移因子联合IFN -α16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以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评估单独使用丽珠风 (泛昔洛韦 )及干扰素 (IFN ,赛诺金 ) ,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抗病毒和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34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分为A、B两组 ,分别用泛昔洛韦与赛诺金联合治疗及单用泛昔洛韦。A组 :用泛昔洛韦 50 0mg ,3次 /d口服 ,IFN - 1b3Mμ× 14,1次 /d肌注 ,以后隔日 1次肌注均为 16周 1疗程 ;B组 :泛昔洛韦 50 0mg 3次 /d口服 ,均为 16周。两组病例治疗前、中、后均作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结束时 ,ALT水平在A、B两组分别下降至 70 2± 5 76 (u/L)和 82 4±7 84 (u/L) ,较治疗前 2 86 5± 12 7 4 (u/L)和 2 70 5± 136 6 (u/L)明显下降 (P <0 0 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58 82 % (10 /17)和 4 1 12 % (7/17) ;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 52 94 % (9/17)和 4 7 0 6 % (8/17)。结论 采用泛昔洛韦与赛诺金联合或单独用泛昔洛韦均无严重副作用 ,两种疗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联合疗法似乎优于单独治疗 ,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 >0 0 5)。目前 ,我们正在扩大病例观察 ,其远期、持久的疗效正在随访中 ,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探讨干扰素(IFNα-2b)单用及联合胸腺肽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5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干扰素组.联合组28例,采用IFNα -2b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干扰素组30例,单用IFNα-2b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在治疗结束时和停药3个月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 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停药后3个月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60.71%和33.33%(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8.57%和53.33%(P<0.05).79.30%的患者注射IFNα-2b时出现短暂发热和流感样症状,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不同.结论:IFNα-2b单独或联合胸腺肽治疗CHB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组同时使用α 干扰素及拉米夫定 6月 ,随后单用拉米夫定 6月 ;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 12月。结果  (1)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 71.4 % (2 0 / 2 8)与对照组 6 3.3% (19/ 30 )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 4 6 .2 % (13/ 2 8)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 (6 / 30 ) (P <0 .0 5 ) ;(3)治疗组血清ALT及HBV DNA基线水平与病毒的完全应答率密切相关 (P <0 .0 5 ) ;(4 )在ALT >2×ULN及血清HBV DNA >1.0× 10 7拷贝 /ml的患者中 ,治疗组病毒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1)α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阴转率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无显著性差异 ,而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比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明显提高 ;(2 )对于ALT中度以上升高、HBV DNA高水平复制患者 ,α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巍  朱艳  何世荣  王百龄 《安徽医学》2004,25(6):482-483
目的 评价苦参素抗病毒、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作用。方法  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 3 7.1%和 6.7% (χ2 =6.85 ,P <0 .0 1) ,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5 1.4%和 10 .0 % ,(χ2 =10 .88,P <0 .0 1) ,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2 5 .7%与 3 .3 % (χ2 =4.64 ,P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 81.43± 41.3 8U/L和 12 0 .3 1± 60 .3 4U/L(t =3 .61,P <0 .0 1) ,ALB分别为 3 6.3 4± 5 .2 4g/L和 3 2 .46± 4.2 4g/L(t=2 .0 9,P <0 .0 5 ) ,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可靠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苦参碱注射液和α 1b干扰素 (IFNα 1b)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0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 5 6例和对照组 4 6例。治疗组采用α 1b干扰素 5 0 0万u ,三角肌注射 ,每周 3次 ,苦参碱注射液 15 0mg加入 10 0 g/L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滴 ,每日 1次 ;对照组单用α 1b干扰素 5 0 0万u ,三角肌注射 ,每周 3次。两组疗程均为 16周。治疗前后各检测肝功能、HBeAg及HBV DNA。结果 :治疗组谷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5 3.6 %(30 /5 6 )、 6 0 .7% (34/5 6 ) ,对照组分别为 39.0 % (18/4 6 )、 4 1.7% (19/4 6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期间 ,头痛、发热、肢体酸软、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苦参碱联合IFNα 1b可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并且能够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郭保营  李建忠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3):245-247,250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LMD)并干扰素α(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HBV-DNA和HBeAg阳性的CHB病人随机分为A、B、C共3组.A组给予LMD 100 mg/d,联用IFNα 5 MU,3次/周;B组单用LMD 100 mg/d;C组单用IFNα 5 MU,3次/周,3组均12个月为一疗程.3组均在6个月及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6个月时,A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9.646、11.332,P<0.05); 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4.158,P<0.05).疗程结束时, A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5.684、13.907,P<0.05),A组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88,P<0.05);A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649~7.016,P<0.05).结论 LMD联合IFNα是HBeAg阳性CHB病人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其YMDD变异率低于单用LMD,疗效明显优于单用LMD或IFN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 ( HD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ITP病人 2 9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 12例 )单纯 HDIVIg治疗 ,B组 ( 7例 )使用 HDIVIg加强的松治疗 ,对照组 ( 10例 )使用强的松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 A、B两组分别为 91.7%和 1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血小板计数对照组为 ( 5 2 .8± 3 5 .1)× 10 9/L,低于 A组 ( 76.9± 42 .6)× 10 9/L( P<0 .0 5 ) ,也低于 B组 ( 118.0± 78.75 )× 10 9/L ( P<0 .0 1) ;A、B两组间相比 ,后者高于前者 ( P<0 .0 5 )。结论 :HDIVIg治疗 ITP疗效优于强的松治疗 ,HDIVIg加强的松联合治疗 ITP对疗效的保持与巩固优于 HDIVIg组 ,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苦参素、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苦参素注射液、左旋咪唑涂布剂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 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B组、C组和对照D组。治疗A组给予苦参素注射液 4 0 0~ 6 0 0mg ,每天 1次肌肉注射 ;B组给予左旋咪唑涂布剂 5 0 0mg ,每周 2次涂于腿部皮肤 ;C组为两药联用 ;对照D组给予维生素及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 3个月。结果 :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血清总胆红素 (TBIL)复常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第 1、2个月末各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 ,但治疗结束时治疗A、B、C组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 33.3%、30 .0 %、38 .9% ,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4 6 .2 %、4 1.7%、5 5 .0 % ,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抗感染作用 ,与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应用优于单用 ,可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经济、方便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α1-胸腺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38例,用苦参素及α1-胸腺素治疗;苦参素组34例,单用苦参素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3、6、9个月HBeAg及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HBeAg、HBV DNA的转阴率均为15.9%vs14.7%,差异无显著性(x2=0.012,P>0.05).治疗6个月和9个月后,两组HBeAg、HBV-DNA的转阴率差异均有显著性(6个月后分别为36.8%vs 20.6%,x2=4.403,P<0.05;39.5%vs23.5%,x2=4.291,P<0.05.9个月后分别为47.4%vs 29.4%,x2=4.874,P<0.05;52.6%vs 32.4%,x2=7.213,P<0.01).结论苦参素联合α1-胸腺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单用苦参素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惠若舒对化疗后有白细胞减少但仍有手术指征的食管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 3 7例化疗后食管癌患者 (外周血WBC <4.0× 10 9/L)随机地分为A、B两组 :A组 (惠若舒组 ,共 10例 )患者化疗后 1周立即给予惠若舒肌注 ( 5 0 μg/d× 14d) ,B组 (鲨肝醇组 ,共 2 7例 )患者则立即给予鲨肝醇口服 ( 0 .1tid× 14d) ,每隔 3天查 1次患者外周血WBC ;14d后A、B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均为左6肋间开胸 ,食管癌切除加胃—食管左胸顶器械吻合术 ) ,并观察A、B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脓胸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日。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外周血WBC平均升高数 (A :( 3 .2± 0 .2 )× 10 9/L ,B :( 1.5± 0 .1)× 10 9/L ;P <0 .0 1)、外周血白细胞上升至 4.0× 10 9/L所需要的时间 (A :7± 1.1d ,B :14± 2 .3d ;P <0 .0 1)及平均住院日 (A :7± 1.5d ,B :11± 2 .8d ;P=0 .0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而术后总并发症 (含 :吻合口瘘、脓胸及切口感染等 )发生率 (A :0 .0 0 %,B :14 .81%;P =0 .5 5 71)和治愈率 (A :10 0 .0 %,B :92 .6;P =0 .99)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可能均与样本数较少有关 )。结论 一部分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而又能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 ,使用惠若舒治?  相似文献   

12.
急性乙醇中毒与内源性一氧化氮水平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急性乙醇摄入与内源性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3 5只大鼠随机分成A、B、C三组 ,其中A组 (n =11)为对照组 ,以生理盐水 0 5g/kg尾静脉注入 ;B (n =12 )、C (n =12 )组分别以无水乙醇按 0 3和 0 7g/kg从大鼠尾静脉注入 ,取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清中NO水平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结果  (1)A、B组大鼠无明显生物行为上的改变 ;C组大鼠其中 3只即刻呼吸心跳停止 ,经心肺复苏无效而死亡。 (2 )A、B、C三组血清NO水平分别为 (3 9 2 7± 3 2 5 )、 (4 2 3 0± 4 60 )和 (4 7 86± 4 66) μmol/L ,C组与A、B组相比 ,血清NO水平差异分别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A、B、C三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 (74 2 7± 3 3 17)、(73 5 8± 11 70 )和 (81 67± 2 3 2 9)U/L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AST水平分别为 (182 82± 10 1 68)、 (186 3 3± 3 8 0 7)和(2 5 1 5 6± 99 84)U/L ,C组与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ST/ALT比值分别为 2 44± 0 46,2 5 7± 0 60和 3 0 3± 0 46,C组与A、B组相比 ,差异分别具有非常显著和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5 )。结论 大鼠急性乙醇摄入可引起肝脏损害及NO水平改变 ,并与AST/ALT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等方法 ,对 60例CHB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水平比较。结果 治疗 9个月后肝纤维化计分从治疗前的 13 4± 5 4下降到治疗后的 10 2± 5 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Ⅳ )、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黏蛋白 (LN)分别为 ( 165 2± 98 4)ng/ml、( 13 6 3± 5 8 9) μg/ml、( 187 6± 42 3 ) μg/ml、( 15 8 4± 10 8 6)ng/ml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血清HBVDNA水平 ( 10 5.8± 3 .6copies/ml)较治疗前 ( 10 7.6± 3 .4copies/ml)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IFN -γ治疗CHB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疗效 ,其对HBV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螺旋型鼻肠管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5 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 18例 )采用经螺旋型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 (EN) +肠外营养 (PN) ;B组 ( 2 2例 )采用经鼻胃管进行早期EN +PN ;C组 ( 19例 )采用经鼻胃管进行早期PN EN的序贯营养方法 ,对 3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3组患者血清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治疗后 14d ,A组血清白蛋白 (Alb)为 ( 3 2 .3 6± 4.72 ) g/L ,转铁蛋白 (TNF)为 ( 1.60± 0 .3 8) g/L ,前白蛋白 (PA)为 ( 178.2 2± 2 5 .63 )mg/L ;B组Alb为 ( 3 1.5 4± 3 .67) g/L ,TFN为 ( 1.5 9± 0 .2 2 ) g/L ,PA为 ( 174.63± 2 8.3 3 )mg/L ;C组Alb为 ( 3 0 .88± 2 .5 5 ) g/L ,TFN为 ( 1.5 9± 0 .2 9) g/L ,PA为 ( 171.85± 3 0 .62 )mg/L ;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①鼻肠管对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支持过程中的胃肠道耐受性及降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②早期EN +PN的营养方法更符合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选择 42例慢性乙肝患者用苦参素 ( 40 0mg/d)和拉米夫定 ( 10 0mg/d)联合治疗 (治疗组 ) ,选择 40例慢性乙肝患者单独服用拉米夫定 ( 10 0mg/d)治疗 (对照组 ) ,共治疗 12周。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HBVM及HBVDNA。结果 :疗程结束时 ,治疗组ALT下降幅度好于对照组 ( 3 93 .4± 5 0 5 .1nmol·s-1/L与 675 .1± 64 8.5nmol·s-1/L ,P <0 .0 5 ) ,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 ( 47.6%对 2 2 .5 % ,P <0 .0 5 ) ,HBeAg血清转换高于对照组 ( 2 6.2 %对7.5 % ,P <0 .0 5 )。提示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肝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张婷  金戈  王涛 《河南医学研究》2001,10(3):211-213
目的 :探讨肉桂酸 (CINN)及其联合α干扰素 (α IFN)对人肺腺癌A5 49细胞p5 3蛋白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本文以A5 49细胞为实验材料 ,以肉桂酸和α干扰素为诱导分化剂 ,分别用① 2mmol/LCINN(A组 ) ,② 2mmol/LCINN +2 5 μg/Lα IFN(B组 ) ,③ 2mmol/LCINN +75 μg/Lα IFN(C组 )三组加入到A5 49细胞培养体系中 ,另设阴性对照。用TRAP -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CINN单独或联合α IFN作用后的A5 49细胞 ,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 ,且p5 3蛋白的表达减少 ,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 :肉桂酸及其联合α干扰素均可降低人肺腺癌A5 49细胞p5 3蛋白表达和端粒酶活性 ,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 - 1b(IFNα - 1b)与利巴韦林 (ribaviri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C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4例CHC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IFNα - 1b 加利巴韦林 ,30例 )与对照组 (单用IFNα - 1b,34例 )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 93.33% ,病毒应答率为 6 3.33% ;对照组分别为 85 .30 %、47.0 6 %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随访 6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 40 .0 0 % ,对照组为 14.71%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联合治疗组副作用除贫血较对照组明显外 ,其他与对照组相仿。结论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较单用干扰素远期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HD MP)联合治疗对抢救极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入院时PLT <10× 10 9/L、出血倾向严重的极重度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IVIG+MP组 ,IVIG 4 0 0mg/kg·d-1连用 5d及MP15~ 30mg/kg·d-1连用 3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②IVIG组 4 0 0mg/kg·d-1连用5d ,改为强的松口服。结果 IVIG +MP组用药 2 .1± 1.2d出血开始减轻 ,4 .5± 1.8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6 .7± 1.3dPTL达到峰值 2 74± 75× 10 9/L。IVIG组用药 3.5± 1.4d出血倾向开始减轻 ,6 .8± 1.6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9.1± 1.2d达到峰值 196± 72× 10 9/L。两组 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极重度急性ITP伴严重出血倾向患儿的抢救中 ,IVIG、MP联合治疗比单用IVIG治疗作用更迅速 ,疗效更好 ,可替代新鲜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严重出血倾向患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干扰素联合苦参素胶囊组)、对照组(单用干扰素组),观察两组的ALT、HBeAg、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及停药6个月后两组ALT下降,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随访6个月完全应答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长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李拥军  王玉华 《中原医刊》2003,30(16):43-44
我院自 1991年 5月以来应用基因重组α 干扰素 (IFNα)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急性丙型肝炎 16例 ,并采用IFNα ,病毒唑分别作对照 ,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对象为 1991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期间住院患儿 48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0年第六届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 2 分组及用药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 :A组 :IFNα加病毒唑组 ;B组 :IFNα组 ;C组 :病毒唑组 ;每组 16例。三组病例治疗前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A组IFNα10 0万u/d ,每周三次连用六个月 ,病毒唑 1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