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按照超节溃变机理,切除颈丛皮神经5~9天后,利用Gomori酸性磷酸酶改良法(AcP法),研究颈丛皮神经纤维对脊髓胶状质的节段(纵向)和区域(横向)投射。结果如下:1.切除耳大、枕小神经,见投射到脊髓C_1~C_4节段,AcP最大消失区在C_2及C_3节段胶状质的中外侧部,分两处存在,在C_3上段占41.5%±4.7。2.切除颈前皮神经,见投射到脊髓C_2~C_5节段。AcP最大消失区在C_3及C_4节段胶状质的中外侧部,在C_3中段占46.3%±4.98。3.切除锁骨上神经,见投射到脊髓C_1~C_5节段,AcP最大消失区在C_3及C_4节段胶状质的中外侧部,在C_3下段占40.0%±7.74。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胶状质突触小球的各种突起成分及突触联系。突触小球的中央轴突终未与周围两类 (一、二型)树突棘,树突干形成非对称的轴树突触。含突触小泡的二型树突棘、树突干与不含小泡的一型树突棘、树突干形成对称的树树突触,并与中央轴突终末形成树轴突触。周围轴突终末(P)与中央轴突终末形成对称的轴轴突触,并与小球内的树突形成对称的轴树突触。  相似文献   

3.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胶状质神经毡非小球的突触成分。非小球的突触大部分为轴树突触,此外还见到轴轴、树树及树轴突触。它们的轴突终末成分,按所含小泡的形状,区分为圆形小泡终末、扁平小泡终末、多形小泡终末及大颗粒小泡终末。圆形小泡终末根据小泡的大小又有大圆形小泡终末及小圆形小泡终末。本文还讨论了突触分类及各种轴突终末的机能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面神经颈支和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研究成果,了解其走行及变异情况,以利于手术中对其保护,避免手术损伤.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面神经颈支和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面神经颈支位置恒定,行程短,可作为逆行分离面神经干的解剖标志.面神经下颌缘支变异较多,行程长,在手术中易受损伤.结论:通过对面神经颈支和下颌缘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为头颈部手术路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剖标志,为手术中避免上述神经的损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文军 《解剖学杂志》1994,17(3):231-234
实验将30%HRP与1%CB-HRP混合液分别通过微波管电泳入小脑顶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嘴、尾段。TMB显色,结果如下:顶核电泳组:双侧迷走神经背核内见到标记细胞,以对侧为主,中,小型,梭形细胞居多、嘴,尾段无明显差别,此外,孤束核,舌下神经核、楔束核、楔外核、下橄核、下橄榄核及网状结构中均见到标记细胞、迷走神经背核电泳组;在顶核内未见到标记细胞、在顶核内未见到标记细胞,只有小脑前叶皮质及小脑蚓部有标  相似文献   

6.
7.
用切断后根方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大鼠后根第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内的溃变和突触联系。切断脊神经后根24小时后,胶状质内出现明显的溃变终末。量最多又持续时间最长的溃变是电子致密型溃变,此外,也观察到了少数的电子透明型溃变和神经微丝型溃变;溃变终末大部分位于胶状质突触小球的中央。据统计,电子致密型溃变作为突触前成分与胶状质内的树突或树突棘形成轴—树突触者占98.8%,作为突触后成分与周围轴突形成轴—轴突触者占1.2%。  相似文献   

8.
将逆行追踪剂荧光金分别注射到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和极间亚核,观察到尾侧亚核Ⅰ~Ⅴ层的神经元均向同侧上述核团发出上行投射。值得注意的是尾侧亚核Ⅱ层(胶状质)也有神经元向上述各核团投射。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在尾侧亚核浅层(Ⅰ、Ⅱ层)约10%~30%荧光金逆标神经元呈calbindin-D28k样阳性.而在浅层仅偶见荧光金逆标神经元呈parvalbumin样阳性者。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支持Ⅱ层神经元有传出投射的观点,也提示calbindin-D28k样阳性神经元和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在尾侧亚核浅层可能分别代表着具有不同特性的两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小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的突触联系。该核内的连续性突触有:1.树—轴—树突触(D-A-D_1):树突D内只含少量扁圆形突触小泡,与轴突A形成树-轴突触(D-A);而轴突A又与树突D_1形成轴-树突触(A-D_1)。2.轴-树-树突触(A-D-D_1):轴突终末A与Ⅱ型树突D形成轴-树突触(A-D);而树突D又与Ⅱ型树突D_1形成树-树突触(D-D_1)。3.轴-轴-树突触(A-A_1-D):轴突终末A与轴突终末A_1形成轴-轴突触(A-A_1);而轴突终末A_1与Ⅱ型树突D形成轴-树突触(A_1-D)。  相似文献   

10.
我观察了哺乳纲主要各目的代表动物的脑切片,认定广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由三个路线连接小脑。这群感觉细胞通过前髓帆到达小脑基部、第四脑室的顶板,顶核以及蚓小结的皮貭。在上端,中脑核细胞深在第四脑室的旁壁;它们的中枢突起靠中央灰貭外缘纵行向后伸展。有些细胞可随着蓝斑、也可能连同结合臂进入小脑。中脑核主部的纤维经脑室旁壁向背侧弯行,直入顶核和小脑的髓貭;也有少数细胞沿此路綫散在。中脑核细胞可经前庭内侧、外侧和(可能)上核散入小脑,特是齿状核。除三叉神经外,中脑核细胞也连接动眼、滑车、外展、面、舌咽和迷走神经,它们的运动(和感觉)核团,以及延髓的网状结构。据此,“三叉神经中脑核”是一个误称。它不专属三叉神经,也不局于中脑地区。它实是散处脑干内部的一群一级的感觉细胞。这一系感觉细胞传导自受的和外受的神经冲动,这起于咀咬肌和连属的皮肤和粘膜。它们连接小脑,供给它必要的求心资料,以便它协调正在执行的进食动作。此外,它们似也调节眼肌、面肌、咽喉肌、甚至颈肌的运动。小脑皮质上有头颈部的自受和外受系的投射地区;本文阐述的事实给这个生理的发现若干形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是位于三叉神经脊束内的一些灰质团块,三叉神经的一些分支和舌咽、迷走神经均有初级传入纤维投射于此核.为了更确切地认识这些传入投射在此核内的分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Nissl引染色和未染色的透明大鼠脑切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首先重塑此核的立体构形,继之又重塑了经HRP跨节追踪方法显示的三叉神经分支的舌神经、眼下神经以及舌咽、速走神经初级传入终末向此核内投射的立体分布状况.结果显示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在吻尾方向上整体呈连续且中间膨大的桂形佳状结构;投射于此核的各神经的终末量多少、分布区域虽然都不尽相同,但三叉神经躯体初级传入和Ⅸ、X脑神经内脏初级传人终末在此梭形结构中段膨大部呈明显的重叠分布。本文结果为内脏传入和面目部躯体使人信息在三叉神经脊柬问质核神经元的汇聚提供了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12.
大鼠面神经核的纤维联系-HRP逆行追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大鼠一侧面神经核导入HRP,结果表明:延髓和脑桥同侧的Kolliker-Fuse核、三叉神经核、结合臂旁核和双侧的前庭内侧核、延髓中央网状核,中脑对侧的外侧丘系腹侧核、红核、上丘和双侧Cajal氏间位核均有向面神经核的直接投射。并在同侧下丘脑室旁核、未定带和底丘脑核发现逆行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3.
大鼠腋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圣望  胡松林 《解剖学报》1992,23(4):366-369
  相似文献   

14.
胡圣望  胡勇  胡松林 《解剖学研究》2002,24(2):131-132,144,I007
目的 对大鼠正中神经感觉秒纤维在脊髓胶状质 (SG)的定量投射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按照跨神经节溃变的原理 ,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FRAP)法和显微测量。结果 大鼠正中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5~T1。C5~T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所测均值 (mm)分别为 0 888、0 935、0 95 7、0 90 5和 0 776 ,而正中神经向C5~T1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 (mm)分别在 0~ 0 2 0 4、0~ 0 30 3、0~ 0 4 0 9、0~ 0 4 32和 0~ 0 336的范围。结论 结果显示正中神经投射区均位于SG的内侧带和部分中间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桡神经感觉纤维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投射。方法 按照跨神经节溃变原理 ,采用酸性磷酸酶(ACP)法在 10只切断桡神经的昆明大鼠观察桡神经感觉纤维在颈髓 5~ 8和胸髓 1上、中、下段胶状质内ACP的变化。结果 大鼠桡神经感觉纤维纵向投射 ,主要至脊髓C6上段至T1中段胶状质。其横向投射 ,桡神经主要位于整个胶状质的中 1/ 3区域。结论 桡神经投射区居外 ,尺神经投射区居内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初步探讨针刺麻醉作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针刺面部穴位(人中、承浆、新穴Ⅱ)对内脏痛反应有抑制效果的形态学基础,我们用实验形态学的方法做了下面的工作:分别损毁猫单侧三叉神经第Ⅲ支,第Ⅱ支及其相应的神经节,用改良 Fink 和 Heimer溃变染色法染色,观察一级溃变纤维进入脑干后的联系。当损毁三叉神经第三支或是第二支及其相应的神经节后,其溃变纤维可下降至颈髓第三节的后外束及后角胶状质细胞,在脑干部分终止于同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网状结构、孤束及孤束核、巨细胞核及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此外,蓝斑细胞及缝隙核区亦可见到少量溃变纤维。以上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三叉神经第三支及第二支与巨细胞核、网状结构、孤束核有着形态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认为是针刺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痛反应的形态学基础。蓝斑及缝隙核与三叉神经的联系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上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对针刺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痛的效果提供了依据,对初步阐明针麻原理中体表内脏相关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解剖 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颈袢缺如 (附图 ) ,现报道如下 :该例左侧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后伴颈部血管、副神经、迷走神经下行 ,在第 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0 .4cm处发出第 1交通支行向下外 ,于第 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 1.8cm处与迷走神经相连 ,此交通支起始处横径 1.4mm ,长 1.4cm。舌下神经在发出第 1交通支下方 0 .6cm处发出舌下神经降支 ,此分支起始处横径 1.2mm ,长 6 .9cm ,经颈内、外动脉的外前方行向下前 ,抵止胸骨甲状肌上部 ,支配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甲状肌上部和胸骨舌骨肌。舌下神经本干沿舌骨舌…  相似文献   

18.
<正>颈袢与迷走神经存在交通支,经查询国内解剖学文献未见报道。舌下神经与迷走神经存在交通支少有报道~([1])。颈袢上、下根不吻合有少量文章报道~([2])。舌下神经、颈袢和迷走神经之间存在诸多变异,它们的结构功能及其复杂,为积累国人体质资料和为颈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现报道如下。材料:一具75岁左右的男性标本(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红色乳胶、游标卡尺(分辨率为0.02 mm)。采用大体解剖形态学观测,在左侧颈部解剖观测颈袢和迷走神经的走  相似文献   

19.
用兔抗鸟核苷酸调节蛋白αo亚单位多克隆抗血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大鼠脊髓内αo免疫反应性,对鸟核苷酸调节蛋白进行定位。及其在切断脊神经背根(简称背根)后的改变。结果发现:正常鼠和对照组鼠脊髓后角浅层均出现强的αo免疫反应性,第二层(胶状质)最为密集,外侧脊核区也出现α免疫反应性纤维网。切断背根后胶状质内αo免疫反应性及其光密度定量均明显降低,表明胶状质内与一级伤害性刺激传入有关的神经元末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